68歲婆婆托養中心當義工
2013年08月07日 來源:南海網
“我給你拿了兩把扇子,可以扇風和趕蚊子……”昨日(08月06日)荔灣區居民、曾入選“中國好人”的練秀群如往常一樣上門看望102歲的聶婆婆,給阿婆梳發、按摩。據介紹,目前練秀群較為固定義務服務的老弱病殘人員有40多名。“幫助別人,大家都會開心快樂,我會做義工做到做不動、直到要去老人院為止。”
經常為百歲老人煲靚湯
出現在記者面前的練秀群,身材瘦小,穿著志愿者服裝,顯得十分開朗、健談。她出生于解放前(1945年8月出生),此前在荔灣區市政總公司所屬單位當一名職工。1995年退休后,她便用更多時間去關懷溫暖社會上有困難的人。認識她的人,都稱她群姐。
昨日記者跟隨群姐到荔灣區田間道48號1棟103之二,看望102歲高齡的聶婆婆。
聶婆婆膝下無“仔女”,靠政府低保生活,獨居在一間10多平方米的小房里,陪伴她的只有一臺電視機和一只貓。2011年,群姐從街坊那里得知聶婆婆的情況,便時常記掛著她,經常煲湯送上門。
“我給你拿了兩把扇子,可以扇風和趕蚊子……”群姐進門后就噓寒問暖,隨后幫婆婆梳頭發、按摩,邊做邊說:“這么多人來探你,是不是很開心呢。”聶婆婆笑了起來。
帶動孫子加入義工行列
“我沒什么一技之長,我的夢想就是盡可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群姐告訴記者。
荔灣區南源街有關負責人介紹,群姐一向樂于助人,目前較為固定義務服務的老弱病殘人員有40多人,其中百歲老人有幾位,包括115歲的曾婆婆。她的熱心也贏得了社會的認可,2011年初,66歲的練秀群就以高票入選“中國好人榜”。
如今,早上7時到9時,群姐總會身穿志愿者服裝來到南岸路公交站,為乘客提供指引、問路等志愿服務。此外,她還會經常到南岸路埗頭直街的家家樂長者托養中心做義工。托養中心負責人、50多歲的蔡大姐介紹,群姐每周來3至4次,指揮老人唱歌、喂老人吃飯,幫老人按摩、抹面、擦身、洗腳,和他們聊天解心結,“她叫老人們媽媽,老人們也把她稱作女兒”。
“我愛人已經過世,我有3個女兒,最小的孫子都15歲了,不用我操心了,與其在家對著四面墻壁發呆,還不如出來服務大家,我就是喜歡到處跑,閑不住。”群姐說,相比已經八九十歲的老人來說自己還后生,多關心他們也是應該的。
在“群姐”看來,幫助別人大家都會開心快樂。在她的影響下,最小的孫子也時常一起做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