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殘疾人“釀造”的甜蜜事業
來源: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2013-11-14
“我是一個殘疾人,沒想到養蜂讓我有了今天的幸福,日子過得并不比別人差……”日前,說起蜜蜂,李海成的臉上寫滿了自豪。今年54歲的李海成是黃龍縣崾崄鄉馬蹄掌村農民,他身殘志堅,依靠養蜂走出一條致富路。
18年前一場意外的車禍導致李海成肢體殘疾,不久妻子也因左腿患股骨頭壞死,喪失了勞動能力。3個孩子要上學,面對重重困難,他自強不息,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林木資源,開始了中華蜜蜂(俗稱土蜂蜜)養殖。起初,養殖數量只有十幾箱,加之養蜂技術不夠嫻熟,一年收入不過三五千元。微薄的收入,遠遠不夠家里的開銷。正當他為此發愁時,眼前出現了一道曙光。
2012年,黃龍縣出臺了一系列大力發展中蜂的扶持政策。在政策扶持下,李海成創建起自己的蜂槐莊園。由于他采取在自然林中放養,釀出的蜂蜜不僅質地純正,色澤清亮,而且味道清香,每斤賣到80元,比其他養蜂戶的價格高出了一半,且供不應求。如今,他的蜜蜂養殖數量已發展到300多箱,蜂蜜產量達到3500多公斤,年收入達33萬元。
養蜂釀出了李海成甜蜜的事業和生活,一家人告別了過去三代同居破窯洞的歷史,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平房,家里現代化電器一應俱全,嶄新的別克小轎車也成了家里的代步工具。今年7月,延安遭受嚴重水災,李海成率先向災區捐獻了價值2萬余元的蜂蜜。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李海成為了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還成立了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模式,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實行統一產品包裝,統一對外銷售,統一打造品牌。如今,在他的帶動下,已有30多位殘疾人加入到他的養蜂隊伍。同時,李海成還開班搞培訓,向鄉親們傳授中蜂養殖技術。目前,已培訓200余人次,其中殘疾人80多人次。帶動周邊新增養蜂大戶6戶600箱,一般養蜂戶16戶500箱,戶均達到30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