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扶人遭訛是一場盲人摸象
來源:金陵晚報 發布時間:2013-12-4
“老外街頭扶摔倒大媽遭訛1800元”,3日,網上一組圖片引起廣泛關注。
隨后調查證實,事實有出入,大媽的確和老外發生輕微剮蹭,目擊者稱,老外駕駛無牌摩托車撞人后,用中文辱罵被撞者。
老外和大媽發生剮蹭,一天出現多個版本新聞,從最初大媽訛詐1800元,到老外無證駕駛摩托,并用國罵辱罵倒地大媽。
公眾和輿論陷入羅生門,態度也跟著轉了360度。普通的交通事故,被迅速貼上敏感標簽,源自人們習慣性判斷。老人倒地,和人產生糾紛,一定是訛詐。當事實隨著信息增多露出全貌,大眾這才尷尬地意識到罵錯了。罵錯了,轉而又指責信息傳播者的不負責任。
怪信息發布不全,還是怪大家太著急下結論,越理越亂。公眾選擇立場先行,因為道德評判可以輕易發泄不滿,即便錯了也無代價。而追求真相則很艱難,且要有耐心的,許多人不愿等。于是,在信息紛擾中,人們一次次上演集體的盲人摸象。
道德評判求的是真相,可它看上去很真,常常只是被扭曲的投影。人們追著這個虛幻的假象,最后換來的是善良被戲弄,社會信任感被劃得遍體鱗傷。還要摸到什么時候,才能明白大象該怎么摸怎么看。尤盼大媽與老外的一場道德虛驚,能警醒人們,聽風未必有雨,慢下來等一等答案。(趙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