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做虛假廣告保健品當藥品賣
來源:沈陽晚報 發布時間:2014-01-03
買完房,開發商不但不交房,首付款等費用也不給退;一些經營者對銷售的保健食品進行虛假宣傳,貽誤治療……2日,沈陽市消協發布了2013年消費侵權典型案例。
案例1:
延期交房,開發商不給退首付款
消費者田某和幾位業主于2013年年初購買了位于于洪區某小區的樓盤,合同約定2013年10月1日交房,但因樓盤產權發生糾紛,至今處于停工狀態無法按時交付,首付款等費用也無法退回,消費者多次找開發商要求退房,開發商以各種理由一推再推未給解決。
點評:2013年,共受理營銷合同問題的投訴103件,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長114.6%,其中,受理的房屋投訴中涉及合同問題的有18件,同比增長80%,遠高于對其他商品合同問題投訴的比例。在房屋合同問題投訴中,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開發商違反合同約定,對于事先向消費者收取的“定金”不予退還,更談不上按定金雙倍返還;二是開發商任意延期交房,向消費者攤派不合理費用等;三是合同簽訂容易,解除難。
案例2:
保健食品,卻被違規宣傳成藥品
消費者李女士于去年5月初,在某電臺聽到“某蟲草膠囊”的廣告宣傳,花1500元購買了一個“療程”產品。服用一個月后出現四肢無力,排尿困難的癥狀,醫院診斷結果為腎功能不全。經查,該產品只是一種保健食品,但產品的廣告卻以藥品向消費者進行宣傳,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
點評: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追求健康心切,經受不住一些保健食品經銷商通過媒體購物形式進行違規療效宣傳的誤導,食用后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耽誤了治療時機。
案例3:
影樓拍照,服務縮水增加二次消費
趙女士花400元團購某影樓的個人寫真照,結果按約定時間攝影時,發現化妝要買粉撲、睫毛也要再多買一副,免費區的衣服也就幾件(包括男式服裝),其余只能自己掏錢,必須花700元選購影樓的衣服才能照180張個人寫真,否則只能照相30張。
點評:攝影服務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搞二次消費潛規則,經營者以較低的價格招攬消費者,卻將基本服務縮水,以提供額外服務項目為名增加消費者二次消費,且消費額度較大;二是惡意違約,有些影樓為了吸引顧客搞假打折,或者向消費者許下很多口頭承諾,消費者交定金之后店方卻以價格過低或者其他原因拒絕履行之前的條款;三是不能按照承諾日期交付照片;四是照片拍攝存在質量瑕疵;五是商家突然關門停業,給消費者造成損失。(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 張曉寧 見習記者 蕭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