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代步車”方便背后隱患多
來源:京華時報 發布時間:2014-01-13
所謂的“老年代步車”在方便老年人自身出行之余,還成為了接送孩子上下學、外出買菜的“得力助手”,有些人甚至還利用它拉起“黑活兒”賺外快。相比于普通機動車,它價格低廉、駕駛方便,但由于質量原因及沒有牌照、保險等,這種車上路著實隱患不小。盡管“老年代步車”的泛濫早已引起了交管部門的注意,可目前它依舊有著很大的市場,路面上隨處可見。
□探訪使用者
接孩子買菜 只為圖方便
家住朝陽區左家莊的劉女士今年59歲。每天,她都會駕駛一輛鮮紅的“老年代步車”,往返于左家莊和東直門之間。早晚接送孩子,順便在路上買菜。
去年8月,在一次展銷會上,外形酷似小汽車的電動車讓她動了心。考慮到方便出行,買菜接孩子又都省事兒,她就花1萬多元買了一輛,“本來孩子們想給我買輛汽車,但是一直也沒搖上號,暫時就一直用著它”。
劉女士說,從她家到東直門這段路程,包括香河園路、春秀路、東直門外大街等高峰時段車流量較大的主干道。為了安全,她開車時都非常小心,車速盡量保持在20邁以下,“我都是貼邊兒上走輔路或慢車道,4公里都得花10分鐘,夠慢的了。”劉女士說,她平時注意遵守交通規則,近半年時間內,還沒有發生過一次剮蹭事故。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沒敢開車去太遠的地方,更沒敢在快車道上行駛過,“畢竟咱這車不結實,和真正的汽車比不了,我就是圖個方便,安全第一”。
拉活兒賺錢 紅燈隨意闖
近日,在地鐵6號線草房站周邊社區外,一些“老年代步車”逐漸加入到拉活兒大軍。
朝陽區常營地區連心園社區的崔先生是個上班族,由于自家距離公交站點較遠,且附近正規出租車很少,黑車和摩的一直是他出行倒短的選擇之一。最近,拉活兒的“老年代步車”成為了他的“最愛”。“這種車密封性還行,主要是價格比黑出租(汽車)還便宜5塊錢。”
崔先生同時也表示,這種車很輕便,因此在堵車時也可隨意穿行,即便遇到紅燈或駛到路口也不減速,因此,與其他車輛或行人發生剮蹭的事情時有發生。
上周四上午,記者在朝陽區常營地區連心園社區外看到,小區門外已有20多輛懸掛紅燈的黑車在路邊趴活。等候隊列之中,幾輛體形“迷你”的“老年代步”車尤為醒目。一名手里提著早餐的小伙子行色匆匆地從小區走出,跟司機簡單交談后,鉆進了一輛“老年代步車”中。代步車一個急轉,加速向前駛去,完全沒留意前方的紅色信號燈。
□探訪經營方
免搖號上牌 成促銷噱頭
上周,記者走訪了幾家電動車銷售點發現,“老年代步車”的樣式非常多,三輪的、四輪的、充電的、燒燃油的,價位從1萬元到5萬多元不等。這些車大都在號牌位置掛著一張標有“老年代步車”的塑料牌。
據一位店主介紹,他所經營的老年代步車大多產自山東。入冬以來天氣漸冷,購買這種封閉式的“老年代步車”的人也比平時多了一些,“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賣出去四五十臺”,購買者大多是送給家里的老人。“使用方便、成本又低,充電式代步車比燃油式代步車銷量更好。”店主指著一輛紅色雙開門的“老年代步車”說,和普通的電動車一樣,這種老年代步車每次充電需要10多個小時,充滿電后,一次性可以行駛40多公里。燒燃油的老年代步車100公里也只需要2升汽油,比開汽車經濟實惠很多。
該店主說,“老年代步車”在路上行駛很少被查,這也成了他們的銷售噱頭。不需要上牌,也不用駕照,買了就能開。“不用擔心搖號,也不用擔心限號,不會開車的老人練一會兒就能直接上路,只要老人不是反應特別慢或者眼神不好就沒問題。”
車體較輕薄 不宜開太快
為驗證老年代步車的性能,記者在回龍觀城北市場一家電動車店試駕了一輛充電式“老年代步車”。該車的說明書上寫著,車身自重為450千克,車長1.6米。記者注意到,車廂內有駕駛員座椅和后排乘客座椅,車廂內飾做工稍顯粗糙,但風扇、收音機、天窗等配置一應俱全。兩側的車門僅有5厘米厚,車門關好以后,可以明顯聽到車外的風聲,車子隔音效果很差。
代步車有剎車和“加電”兩個腳下踏板。發動代步車時,擰動車鑰匙,踩踏“加電”踏板,代步車便會很靈敏地啟動。行駛過程中,車內部的噪音非常細小。路上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時,車身晃動感非常強烈。記者試駕過程中發現,該代步車最高車速可達55公里/小時。達到最高車速時,采取緊急制動,需要使勁將剎車踩到底,剎車有效距離也比普通汽車長很多。對此,賣家表示,“老年代步車”僅作代步車用,最好不要開得太快。
■相關背景
四輪“代步車”被認定機動車
據一線民警介紹,目前出現的“老年代步車”有三輪和四輪的,根據長度、重量、驅動和設計時速等有不同的認定標準。雖然本市并不允許“老年代步車”銷售也不予上牌,但路面上有部分外地牌照的“老年代步車”,且大部分司機并沒有取得駕照。
早在去年4月下旬,交管部門便開始專項整頓,并正式認定電驅動或燃油驅動的四輪“老年代步車”為機動車,明確要依照對機動車的管理方式對這種車進行管理。最高時速超過50公里的兩輪電動車以及各類電動三輪車也被納入機動車管理,駕駛者需具備相應準駕車型的駕照。也就意味著:凡無駕照者駕駛“老年代步車”的,將被按照無證駕駛處以拘留的處罰。
□律師說法
“老年代步車”實為非標準車
北京雄志律師事務所律師姜健稱,考慮到駕駛人的安全問題,有關部門對殘疾人或腿腳不便的老年人所使用的電動代步工具有特別限制。正規的代步工具被劃歸為醫療器械類,設計參照標準是電動自行車的國家標準和電動輪椅車的國家標準。也就是說,真正的老年代步車,只是一種醫療器械,行駛速度基本控制在5-10公里/小時。
現在路面上所謂的“老年代步車”,主要是指以蓄電池或燃料油為驅動的,非法組裝、拼裝的三輪或者四輪車輛。“老年代步車”的名字根本不是規范的名稱,而是銷售者的一種商業叫法。它屬于非標準車,而且其生產許可證中大多也明示其用途為場(廠)內專用旅游觀光車輛。
這類“老年代步車”不在《國家機動車產品公告》的登記范圍之內,所以購車者不能在交管部門為其辦理牌照。即使有的“老年代步車”有生產和銷售許可證,但多數廠家又不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級產品》登記范圍內,所以同樣不能上牌照。
□消協提醒
明辨虛假宣傳 切莫盲目購買
中消協稱,市面上的“老年代步車”危害非常嚴重,除了自身安全隱患大,還存在無牌行駛、違章行駛、非法營運等影響正常交通管理秩序的行為。為此,老年人不要盲目購買,切勿輕信“不用掛牌照、不用考駕照”的虛假宣傳,做到不購買、不駕駛、不乘坐“老年代步車”。子女更不要把“老年代步車”當作禮物送給老人。
同時,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監管,以打擊非法“摩的”的方式,打擊非法的“老年代步車”,并從源頭上加強對其生產、銷售和改裝的控制,加大城市微循環公交建設。盡快出臺有關老年代步車的技術標準等法律法規,明確老年代步車的定義及生產標準、國家技術標準,嚴格使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