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總結幾類求職陷阱典型手法
來源:廣州日報 發布時間:2014-02-11
春節過后,進城務工人員將陸續抵達,新一輪的招工大潮又將到來,一些不法分子和“黑中介”又將伺機而動,借招聘之名行騙。記者從東莞警方獲悉,求職者找工作,一定要找正規中介,并認清楚假中介、“黑中介”真面目和行騙手法,以防在求職過程中落入“陷阱”中招。千萬不要輕信中介先交押金,或向不明賬戶匯錢。警方總結了幾類陷阱的典型手法,提醒求職者切勿上當。
溫馨提示:
人社部門提醒廣大求職者,凡是向求職者收錢的,要么是騙子,要么是企業招聘行為違規;凡是收錢,且要求打款到私人賬戶的,即為騙子。求職者如果遇到這些情況,可以撥打用人單位座機進行確認,或是在官方網站核實準確郵箱,避免受騙上當。
找工作先交押金體檢費
據警方介紹,一些不法分子設立招聘點,吸引求職者前來后,填完表后,允諾工作崗位,并稱現在企業急需大量工人,只需要交一點押金和體檢費,檢查完以后就可以馬上上班,不論是交現金還是銀行匯款都可。
而在完成了所謂入職手續后,不法分子還可能會急需要求繳納一定的手續費或者培訓費。
警方提醒: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求職者就要警惕了,在還未正式入職前就要求繳納各項雜七雜八的費用,肯定有問題,一旦上當,最后很可能落得個條件不符,但是錢已經交給不法分子,工作也沒有著落。一般單位的招工都有一套較為嚴格的招聘制度,如果要求先交錢后上班的,一定要謹慎對待,小心上當。
網絡求職要求先匯款
網上求職需警惕各種虛假招聘信息可能出現的陷阱,比如,網站稱招聘行政人員,最后崗位卻變成了銷售,還有不法分子往往先在網絡上公布一些待遇誘人的招聘信息,要求求職者提供身份證號碼或復印件,這在求職人員看來是很正常的要求,有時甚至還被要求提供房產證甚至銀行賬戶。一段時間之后他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才知上了當。
警方提醒:
網絡求職千萬不要被高薪和或者看上去很美的職位所迷惑,更不要貿然向對方提供賬戶匯款,只要對方要求求職者先匯款,都有可能是求職陷阱。
“男女公關”高薪騙局
警方還介紹,一些街頭廣告,打著招聘“男女公關”,學歷不限,性格外向即可,月收入一兩萬元的幌子,其實就是騙局。這些不法分子往往在求職者打電話應聘后,稱一個月收入可以達到一兩萬元,只要愿意做,就可日進斗金。對方甚至還會稱,酬金可以按天結算。但最后往往落腳點是,要求應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報名費”。不論是真“公關”還是假“招聘”,就算是應聘成功,也有可能是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警方提醒:
此類招聘多為騙局,即便不是騙局,也有可能是從事一些非法行業,因此求職者不要有天上掉餡餅的想法,不要為高薪和優厚工作條件所動,應該踏踏實實找合適自己的工作。
假冒公司招聘卷款走人
警方表示,此類陷阱和騙局也是非常常見,不法分子的行騙手法非常簡單,就是故意大批量許可報名并收取報名費,目的在于謀取利益而非真正招工。一旦達到一定的報名人數,收取了巨額報名費后,就會人間蒸發。
而等到求職者打電話向求職公司求證時,往往會被告知,該公司并未在外設立招聘點,求職者人財兩空。
警方提醒:
應聘者在與用工方簽訂勞動合同時,要注意審查其主體身份,如有疑義,一定要及時到勞動監察部門咨詢清楚;發現有收取報名費、登記表費、抵押金的,可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
虛假招聘信息8個典型特征:
1.招聘單位只有手機單一聯系方式;
2.收取服裝費、伙食費、體檢費、報名費、辦卡費、押金等各種費用;
3.幾乎不面試就給出錄取通知,且到外地就職;
4.薪資明顯高于同職位同工種薪資水平;
5.通知面試職位明顯與實際工作崗位不同,向求職者索要煙、酒等禮品;
6.公司地址含糊不清,面試場所不正規,類似臨時租借來的賓館等地;
7.非正常工作時間段預約面試或者面試地點在偏遠的地方;
8.扣押或是以保管為名索要身份證、畢業證等證件。(文/記者代希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