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醫院確診一例膿腫分枝桿菌感染
2014-11-26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深圳11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每天發燒、咳嗽、氣促、全身奇癢無比、脖子腫痛,以上癥狀出現任何一樣,都會讓人渾身難受,但來自海南的羅女士卻同時“中招”,從今年3月起,足足被折磨了半年多,寢食難安。直到港大深圳醫院的專家鍥而不舍追查到病因,確診為一種亞洲罕見的膿腫分枝桿菌感染,她才從對癥的治療中恢復了健康。
港大深圳醫院25日發布消息稱,膿腫分枝桿菌感染診斷非常困難,目前國內外沒有確切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均為個案報道,在國際醫學文獻中,整個亞洲僅有10余例報告。目前羅女士已經出院,身體狀況良好。
今年55歲的羅女士3月份被一只老鼠咬過,之后就出現了咳嗽、氣促、頸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皮疹,輾轉多家醫院治療2個月都沒有起色。
5月初,在深工作的女兒帶她來到了港大深圳醫院呼吸內科。醫院迅速啟動了跨學科合作的機制,而初步的病理報告結果提示羅女士可能患上“鼠咬熱”。
在等待病理結果期間,羅女士出院又輾轉到廣州、深圳兩家知名醫院求助,但按照“鼠咬熱”進行治療卻沒有效果,她的體重不斷下降,瘦成皮包骨頭。
7月,羅女士在深圳另一家醫院切除脖子左邊淋巴腫塊作病理活檢時,她的女兒主動提出將部分切下的組織同時送到港大深圳醫院做活檢。在過去2個月持續追蹤病因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港大深圳醫院臨床微生物與感染控制科主管袁國勇教授和團隊,終于確診病人受到一種特殊病原體——膿腫分枝桿菌的感染。
膿腫分枝桿菌1953年被發現,袁國勇教授解釋說,此菌具有超強的耐藥性,被稱為“抗生素的噩夢”。
據接診羅女士的港大深圳醫院呼吸內科駐院醫生汲陽介紹,膿腫分枝桿菌感染多見于自身免疫缺陷疾病(如HIV)、肺移植、囊性纖維化、慢性肺部疾病,或者在手術過程中發生感染。
袁國勇教授團隊進一步追查感染這種桿菌的原因,發現是羅女士體內產生了某種異常的抗體,導致免疫功能異常,身體不能自動清除入侵的膿腫分枝桿菌。
羅女士于9月再次入住港大深圳醫院。呼吸內科團隊根據膿腫分枝桿菌感染的國際診療指南進行了對癥治療,羅女士的癥狀迅速好轉,體溫恢復正常,咳嗽、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消失,進食、睡眠也好轉,于11月初康復出院。
負責為羅女士進行病理化驗的港大深圳醫院病理科顧問醫生張文鳳認為,膿腫分枝桿菌在泥土、污水中都存在,她懷疑正是四處爬行的老鼠在咬人時將桿菌傳染到羅女士的血液中,進而擴散到全身。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