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市屯溪區黎陽鎮閔口村84歲老人戴某,2014年12月30日在該區社會福利院去世。戴某被工作人員發現去世時,遺體雙眼缺失。黃山警方2日向家屬通報稱,對戴某雙眼損傷的成因,傾向于系嚙齒類動物對尸體啃咬所致。(據1月2日 人民網)
老年社會福利院,就是享受國家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助,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起居生活、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給每個人的印象應該是那些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老人們的安身之所,給孤寡老人提供溫暖家。可是現實生活很多“福利院”常常因為服務態度惡劣、管理漏洞、環境、條件不合格等而被曝光。現在,安徽黃山市一社區“福利院”竟然還發生了84歲老人在死亡后沒有被及時發現情況下被嚙齒類動物對尸體啃咬導致雙眼損傷。雖然該事件是極個別現象,但也折射出基層敬老養老機構的管理之殤。
筆者認為,老人發病,不是意外,畢竟老人也是因病無人照料才被子女送入“福利院”的,但是老人離世之后慘遭如此不堪“福利”,這才是意外當中的意外。意外是怎么發生的呢?罪魁禍首就是管理上的漏洞。如過,在平時對老人居住環境進行改善,杜絕一些鼠類動物出入難道此類事件還會發生嗎?如果我們的護工人員平時多加看護,多盡一些心,難道老人還會慘遭如此“福利”?
悲劇發生了,責任心姍姍來遲,有用嗎?哪怕你的細心多那么一點點,老人就不會死得這么沒尊嚴。雖然事發之后,屯溪區社會福利院院長宣立軍違反行政紀律的問題進行立案調查,屯溪區人民政府已決定對其暫停執行職務。可并沒有挽回這家福利院的信任危機:老人們在這養老,難道僅僅是找個地方吃飯、有個地方住宿嗎?無微不至的護理,難道僅僅是個傳說嗎?
福利院跟教育資源一樣,城鄉之間的養老資源,也是不平衡的,并不是每一位老人,都能處在政府監管的視野之中。大家會看到,類似的養老悲劇,往往發生在基層,這也再次印證了,我國的養老事業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盡管有客觀困難,但無論如何,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悉心照料,讓他們在關注中走完一生,這是對養老機構最底線的要求。而這個目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完善的制度去糾偏,民政部門到底能不能作為,能有什么作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