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殘障老人的養老孤島
2015-01-19來源:北京青年報
 

  希希要和每一位老人聊天哄他們開心

  希希幫老人在房間里活動

  希希給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喂飯

  導讀:據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戶籍老年人口262.9萬,并以每年15萬人的規模遞增。預計2020年戶籍老年人口將超過380萬人,北京將如何面對洶涌來襲的“銀發浪潮”,又將如何實現 “老有所依”?

  一方面是公辦托老所的人滿為患,一方面是民辦敬老院老人入住率不足,中國式養老如何才能走出困局?現在,一個名叫希希的北京女孩也許找到了一種新的模式,她在自己的家里辦理了托老所,讓5名殘疾、癡呆、生活難以自理的老人跟她一起生活。

  曾經月入兩萬 賠本開起托老所

  在海淀區溫泉鎮的一個小區內,一處300平米的單元房被改造成了“愛夕托老所”。托老所的老板叫希希,一個北京女孩兒,是個“80后”。托老所里居住著5位老人,年齡最大的84歲,年輕的只有54歲。他們有的患有老年癡呆,有的長期臥床無法言語,還有的坐著輪椅行動不便。

  “我想著,以后自己的父母老了,也需要人照顧,不如我現在就開始開養老院,照顧更多的老人。”希希這樣解釋創辦養老院的初衷。她說,老人們的孩子其實年齡不小了,生活都有壓力,而且很多人現在都很希望享受生活,“有人每天寧愿打麻將也不愿照顧老人,所以花錢送養老院應該也是一個趨勢吧”。

  與許多80后獨生子女不同,希希是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從小父母離異,母親輾轉不同地方打工,她就被寄放在不同的人家,由家里的老人帶著,“所以我和老人很親近,不嫌棄他們,在干托老所之前,我還去月壇的一家養老院工作了一個月,沒覺得有什么難的。”

  沒上大學就踏入社會的希希,從普通的售貨員干起,又進入房地產作貸款,再到后來進入擔保公司作信貸,曾經月入兩萬。然而,這已成為歷史,現在的希希,每個月還處于負收入的狀態,“一個月基本開支就有16000多,5個老人,一個人收3000還不夠,但現在只有兩位行動不便的老人收到了3000,其他都是2000多”。

  “我希望我的托老所能夠像家一樣,設在家里,我們都穿著家里的衣服,不要讓老人覺得像在醫院里,每個人都穿著白大褂,希望他們能夠在這里隨意、快樂”,希希說。

  老人陸續來 房東拒絕托老所

  去年的7月10日,希希的愛夕托老所正式開辦,月收費定在每人2500元到3500元。一個月,第一個“顧客”胡奶奶上門了。當時的愛夕托老所還在頤陽山水居小區的另一棟樓里,面積有100平米左右。

  第二位老人是王奶奶,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她永遠不知廁所在哪里,有時半夜會在宿舍中大便。

  王奶奶來之前,女兒崔秀英正考慮給她單獨租房請護工或者送養老院。“我考察了一下,養老院一個月也要3000多,恨不得一個人看一層樓,不如送到這里,像家里一樣,2000多塊也不貴,我覺得這兒不是為了掙錢,對老人更有愛心。”崔秀英說。

  但是,房東知道了希希在自己家里辦起了養老院,非常不高興,“他說我干什么都行,就是別在這里養老人,不讓我住了,三個月就要提前結束合同。”希希說。

  沒有辦法,希希只得重新尋找合適的房源,在物業的幫助下,她找到現在這處300多平米的房子,補修暖氣,建起了11個床位的大托老所。11月1日,愛夕托老所正式搬家,又迎來了趙阿姨、魏老、徐老三人。

  趙阿姨癱瘓一年半,保姆換了幾十個,敬老院住了20天便退院。女兒趙魏說,敬老院一個護工照顧十幾個人忙不過來,她仍然每天都要去為母親擦洗,他們實在顧不過來。希希和護工每天會為趙阿姨翻身、擦洗,為她撲上痱子粉,以免生褥瘡。“雖然這邊的設施可能暫時不如大型養老院,但護工能精細地照顧我媽,從長遠看,我覺得這樣還是不錯的。”趙魏說。

  用對待孩子的心情照顧老人

  幫趙阿姨穿衣起床,喂老人吃飯,扶坐輪椅的老魏走路,陪他們看電視聊天,給他們買菜,幫助他們上廁所,為他們洗腳——這是希希每天的日程表,周而復始,她卻也不覺辛苦,不感無聊,“這也是我的工作啊,哪怕只是閑著看著他們,我也很安心”。

  與希希一同工作的還有兩位護工。還不到二十歲的護工夢雨剛來沒多久就在徐老“發瘋”時被扇了一耳光,“當時挺委屈的,后來也就想開了”。護工梁姐第一天上崗就“遭遇”了魏老的拉褲子,她迅速為魏老擦拭、清洗、換上尿不濕。在每天夜里,她都要醒七八次,為魏老和其他人蓋被子、換尿布,“其實和帶小孩子一樣,沒什么大不了,習慣了就好啦。”

  正如希希在朋友圈里發布的這樣一段話:孩子怎樣成長,老人就怎樣退化。他們沒有“癡呆”,只是回歸孩子的狀態。“正月正,老太太去看蓮花燈”,看電視時,希希拉起王奶奶的手,一同唱起了這樣的兒歌,給寂靜的托老所增添了幾分活潑的氣息。

  調查

  社會老齡化提速

  養老院一床難求?

  “當前北京正以跑步的速度進入老齡社會,老齡化程度日趨嚴峻,養老形勢十分急迫。”2013年2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藍皮書指出,中國將迎來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突破2億大關。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將每年增長100萬人。

  據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戶籍老年人口262.9萬,并以每年15萬人的規模遞增。預計2020年戶籍老年人口將超過380萬人,北京將如何面對洶涌來襲的“銀發浪潮”,又將如何實現 “老有所依”?

  據媒體報道,目前,北京市有養老床位8萬多張,距離滿足260多萬戶籍老人中4%入住養老機構的目標還有距離,即使是這樣,依然面臨入住率偏低的問題,大約有30%床位空置,有的養老院入住率甚至只有不到50%。與此同時,雖然養老床位空置率較高,可城區內的公辦養老院和福利院卻呈現“爆滿”、“住不進去”等情況。

  市民李女士的姥姥今年已經90歲了,老人意識清醒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和大多數人一樣,李女士一家選擇了最傳統的“居家養老”。“我們也想把老人送到朝陽區的一家福利院去,都說那里條件好,是政府辦的老人有保障。家里人詢問了好久,可是對方說等著進福利院的老人都排滿了,想要進去最少要等3到5年。”李女士說。而一些沒有什么名氣的福利院李女士一家也不會考慮,“聽說一個護士要照顧幾個老人,根本忙不過來。把老人送到那里去,不是受罪么!”

  福利院的床位可以等,但是老人真的等不起了。最后,李女士一家定下了一個制度,由李女士的母親、姨媽、舅舅等人輪流去“值班”照顧老人,每人去3天,負責給老人洗澡、做飯、喂藥。“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我媽媽已經60歲了,讓一個60歲的老人去照顧一個90歲的老人,看著實在不忍心。在照顧老人方面,自己也是有心無力。我的孩子才2歲多,平時上班,下班后照顧孩子,周末的時候才能抽空去看看姥姥,一周下來快要忙死了。”李女士說。

  一面是老齡人口的飛速增長,一面是養老資源的分配不均與巨大缺口,“養老困局”迫在眉睫。2013年10月16日,北京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養老服務列入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去年11月8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本市養老機構建設實施辦法的通知》,進一步降低了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的門檻,對社會辦養老機構,明確將按床位給予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并上調床位補貼標準;社會資本愿意投資建設養老機構的,政府會優先支持其建設,未能完成(床位建設)任務的區縣,將按每床55萬元的標準上繳統籌建設資金。

  這一政策的出臺,讓李女士和希希的養老院仿佛看到了一縷陽光。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