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經濟困難”?突破了低保等身份門檻限制
南京市十多年前即啟動為低保、低保邊緣戶和殘疾困難老人中的獨居、空巢老人提供政府買單的居家養老服務,即家政鐘點工每周5個工作日上門為老人提供打掃衛生、聊天等鐘點服務。此次擴大了服務對象,“符合條件”指符合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人員、低保及低保邊緣的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歲及以上的計生特扶老人、百歲老人等。其中,“經濟困難老人”將有新的認定標準,有望根據老人實際收入情況,打破低保、低保邊緣戶等現有門檻的限制,獲得政府購買服務。目前南京市尚未施行,待正式施行后將他們納入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范圍。目前凡符合上述條件的老人,可自己或子女向所在街鎮提出申請,由區民政局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分為自理、半失能、失能三種等級提供政府購買服務。其中自理老人不享受政府買單的生活照料服務,可以自費購買。另外,自理老人自愿申請購買智能腕表或其他信息呼叫終端,政府補貼80%的費用;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根據評估情況由政府按照每月400元(失能)或300元(半失能)的標準購買照料服務,老人需要智能腕表或其他信息呼叫終端的由政府無償提供。
助餐之后,聯合社會組織推廣社區助浴
針對老人關心的社區助餐點設置及服務,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介紹,2015年南京市老人助餐服務將力爭覆蓋1/3的社區,在全市服務老人不少于10萬人次。助餐服務將覆蓋玄武、秦淮、建鄴、鼓樓主城區所有社區老人;其他區的區政府所在街鎮全覆蓋,其他街鎮至少建成1個助餐點。老人在助餐點就餐,根據情況將獲得政府一定補助。記者了解到,根據2014年助餐點在全市的推廣,政府對每位符合條件老人每頓飯的補貼金額,與當年初規劃的金額相差較遠—實際補貼給老人的資金只有規劃的10%,因而可以相信,在2015年,民政部門及參與助餐點服務的社會機構,將有望把政府給予的更高補貼還利給老人。
針對獨居高齡空巢老年人所急需的助浴服務,今年將進行試點建設,主要由第三方社會專業組織或機構來承接政府購買項目服務,全市獲得助浴服務的老人不少于5000人次。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社區依托社會組織或養老機構,拿出一些養老服務用房,在助餐外,推進助浴服務。每位老人來洗澡,都有專門的社工或住院者提供服務,自理老人如果需要,也可以來社區或機構洗澡,費用在幾元到20元之間。
服務滿意不滿意,由老人說了算
讓全市80歲以上老人欣慰的是,以往每半年或一年發放的尊老金,今年將按月“打卡”。每月將80周歲以上老人的尊老金打入老人的市民卡。目前標準是80歲及以上老人每月50元,90歲及以上老人每月100元,100歲以上老人每月300元。分別由區財政和市財政負擔。沒有辦理市民卡的老人請抓緊辦理。記者獲悉,全市統一發放時間將另行發布,目前市區兩級政府部門正在測試尊老金發放信息系統。
為規范養老服務員隊伍,今年市區民政部門將聯合專業養老培訓機構,在全市重點培訓2000多名養老管理服務員。其中養老護理員上崗培訓880人、社區居家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培訓400人、養老服務組織負責人培訓300人、養老評估員120人、承擔居家老年人長期護理任務的資質培訓400人等。專業的養老服務員不僅在機構,也將在社區和社會組織中承接為老服務。
作為在全國率先進入老齡化城市的南京,老年人對各類服務滿意不滿意?2015年將由老人來評估。據悉,今年市民政局將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在每個社區隨機抽取10名老人,對本社區、街道、區和市里的養老工作提出建議,并進行滿意度測評。在全市建成一個面向全體老年人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便于老人或其家屬通過網絡預約實現購買養老服務,該平臺主要內容包括上門照料服務、入住養老機構指南及相關的老年產品等,政府部門負責對出現的市場行為進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