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京冀醫療探路公私跨區域合作模式
2015-05-05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針對河北燕達醫院(以下稱“燕達醫院”)與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稱“朝陽醫院”)合作辦醫的試點,北京市市委書記郭金龍曾提出過他的期待:“形成可復制的模式加快推廣。”而實際上,這也是兩家醫院合作所留下的一個最大的期待和懸念。


       2015年5月9日,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就將迎來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共建協議的一周年。在過去的一年當中,由于兩家合作的醫療機構分別來自河北和北京,在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大趨勢下,雙方的合作很快便成為一個跨區域合作的典型試點。

  有了與朝陽醫院的合作,燕達醫院很快就在醫療服務的數量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來自燕達醫院的數據顯示,合作一年間的門診量同比2014年5月之前一年增長181%,住院人數同比增長196%,手術量實現同比增長217%。不過更為關鍵的是,雙方能否在機制的探索上取得突破。

  兩家醫院的跨地區合作,究竟能否為首都醫療資源的疏解探索出可行路徑,能否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分級診療格局、形成合理就醫秩序等方面產生實質性的效果,能否真正在打破地域限制方面取得突破。一連串的疑問,讓這場合作受到了持續性的關注。

  與此同時,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又是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之間深度合作的案例。國家新醫改一直堅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辦醫,尤其是對社會力量與公立醫院的合作表現出來越來越開放的態度。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之間的合作,能否為公私合作辦醫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在雙方合作一周年即將到來之際,21世紀經濟報道新健康周刊獨家專訪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燕達醫院執行院長李海玲,全面解析這場合作所取得的進展、面臨的問題,以及雙方在實踐過程中所產生的思考。

  京冀醫療合作樣本誕生記

  燕達醫院位于北京東燕郊開發區,東出京界即可見。由于近鄰京城這一特殊的區位因素,燕郊地區聚集了超過60萬人口,而此前一直沒有三級醫院。燕達醫院當初比照三甲醫院的標準進行建設和設備配置,正是瞄準了這一空白。

  燕達醫院的硬件條件,給包括各大公立醫院在內的來訪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問題是,他們也遇到了國內大型綜合民營醫院機會都會遇到的困境:缺少醫生,缺少患者。

  朝陽醫院是北京市屬的22家三甲醫院之一,也是北京市最早啟動公立醫院改革的五家試點醫院之一。醫院地處京城核心區,日門診量超過一萬人。此前朝陽醫院為探索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已在京東地區組建由11家醫療機構組成的“醫療聯盟”。這一次則直接將觸角伸向了京外。

  對此,童朝暉表示:“燕達醫院投資很大,蓋得很漂亮,條件設備比我們還好,但關鍵是沒有人、沒有技術。所以,他們前些年里經營上一直面臨著困境。為了能夠把醫院辦好,燕達醫院一直也在尋求同大醫院的合作。”

  “那從我們朝陽醫院的角度,此前我們就醫聯體做過探索。醫聯體可以使大醫院跟當地的、附近的甚至外地的醫療機構進行合作,相互轉診患者,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童朝暉說,“如果能夠與燕達醫院達成合作,他們的重病人可以轉診到我們這里來,我們的康復性病人、穩定期的病人、慢性病的病人也可以轉診到他們那里去。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初衷。”

  同大多數公立大醫院一樣,朝陽醫院面臨著空間和資源上的緊張,向外部尋求新的平臺也具有內在動力。實際上,在正式簽約前,雙方就已經在大型設備的檢查方面開始了合作,即應用燕達醫院的MRI設備,由朝陽醫院的專家進行操作病出具診斷報告。迄今,這樣的診斷人次已經超過2000人。

  相比過往的醫聯體,童朝暉說,既然是跨區域的合作,其實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更加緊密一些。不過,要緊密合作馬上就遇到的一個問題是,燕達醫院當時是民營營利性醫院。朝陽醫院方面擔心,這有可能會與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存在沖突。當然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最早建立醫院的時候,我們沒太搞清楚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到底有什么區別,但是經營過程中發現,營利性對醫院的發展還是有限制,比如醫保。但是跟朝陽醫院合作的話,畢竟雙方要做的是一個帶有公益性的事業,那我們也認可將醫院的性質轉變為非營利性。河北省政府對我們這樣做也非常支持,在政策上也給予了特別的優惠待遇。”李海玲說。

  雙方就此達成共識,2014年5月9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共建期20年。燕達醫院成為北京朝陽醫院醫療聯盟燕達醫院,并在隨后不久正式由營利性轉變為非營利性。

  探路公私、跨區域合作模式

  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基礎上,燕達方面負責醫院的資本和運營,朝陽醫院則負責醫療、教學以及學科建設。但這種在紙面上看起來清楚且理所當然的內容,在實踐中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經營跟業務怎么能夠分得開?分開后是一種什么關系?這確實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有過一些磨合。”李海玲說,“不過封理事長(朝陽醫院理事長封國生)還是很睿智,他當時就說,問題是討論不完的,而只要最終的目標理念一致,雙方在實踐中是能夠融合到一起的。”

  所以,關鍵的問題是要付諸行動。2014年6月18日,來自朝陽醫院的醫療管理團隊正式入駐燕達醫院,開始全面負責燕達醫院在醫療層面的管理。而這種醫療管理是如何實施的?

  “燕達醫院因為原來病人少,醫務人員也少,剛開始的時候,各個科室都是在一起的,就像我們的大外科、大內科一樣。那我們派醫療骨干過去以后,也會帶教燕達醫院的醫生、護士。開始的時候也是在一個大的科室里,等到病人慢慢多起來了以后,科室成熟了再獨立出去。”童朝暉說。

  目前,朝陽醫院已有40名骨干醫務人員長期或短期工作在燕達醫院從事醫政管理、臨床教學等工作,覆蓋科室達17個專科,其中包含心臟、婦兒、泌尿、普外、呼吸、消化6大重點發展科室。朝陽醫院下一步計劃把骨科作為提升重點。

  “我們派到燕達醫院的醫療骨干有幾種形式:一種是首席專家,每個月都會去,做指導、查房、出門診;一種是出診專家,每周一次或兩次門診;一種是退休專家,根據他們的身體情況,每周安排幾次門診;還有一種是周期比較長的,半年或者一年輪換一次。”童朝暉說。

  在此前外派醫療專家的不同形式中,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確定激勵機制來調動積極性。這方面,雙方從各自的角度都做了相應的努力。朝陽醫院作為公立醫院,主要是在工作經歷、晉升條件方面給予外派骨干激勵,而燕達醫院作為民營醫院,則有更為靈活的薪酬機制。

  李海玲說:“派來專家的薪酬都是由我們來發放的,而且是按照市場化的標準,體現專家的價值。另外一點,這種醫院間的合作是雙方認可的、穩定的,專家利用周末或節假日的時間到這里來出診,既有便利性又能夠體現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能夠降低風險。”

  目前,燕達醫院的醫療院長、醫療副院長、醫務部主任、護理部主任等重要崗位均由朝陽醫院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專家擔任。自合作共建以來,由朝陽醫院專家到燕達醫院進行會診、開展手術的案例共有285例,其中心臟、婦產、泌尿的轉診數量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有了與朝陽醫院的合作,燕達醫院也能夠在提升燕郊當地的醫療服務能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合作一年以來,在雙方的共同組織下,共舉行了6場大規模的研討講座活動,覆蓋的基層(鄉村)醫生達1510人次。

  醫療資源的對接與自我生長

  朝陽醫院的到來,包括后來與北京天壇醫院的合作,對燕達醫院的知名度、醫療服務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但非常明顯可以看到,目前這些收益的取得主要是基于北京大醫院專家的派駐。對燕達醫院來說,這顯然不是長久之策。

  “我們的工作主要是把醫院管理的理念傳遞給他們,提升整個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但關鍵還是他們自己醫務人員能力的提升,否則一旦到了雙方合作結束之后怎么辦呢?”童朝暉認為,在雙方合作之后,燕達醫院需要在人才引進、人才培養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燕達醫院當然對這個道理非常明白,取得了與北京的大醫院的合作后,也在積極利用各種條件來建立良性的人才引進、培養和儲備機制。自去年以來,燕達醫院招聘的醫護人員超過200人,通過校園招聘的本碩博有80多人;同時,燕達醫院還派出醫務人員到朝陽醫院進修。

  “一方面是業務量比以前大了,需要更多的醫務人員;另一方面,朝陽、天壇到來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帶教能力,這對很多無法到北京去學習的醫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有了這樣的因素,也增加了我們醫院對外地醫療骨干力量的吸引力。”李海玲說。

  在各項人才引進和對接中,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一項是2015年初,燕達醫院成功與河北醫科大學達成合作協議,成為其附屬醫院。李海玲認為,有北京的專家資源為依托,通過河北醫科大學新鮮血液的注入,將更加有利于醫院各層級醫療人才的培養。

  能夠與北京的這些大醫院合作,很大程度上也幫助燕達醫院獲得了河北醫科大學的認可。

  “通過我們醫院這個平臺,可以實現北京的專家來帶河北籍的學生。很快,我們醫院會有第一批的兼職教授在河北醫科大學受聘,這樣就可以跟河北醫科大學建立更深層次的對接合作關系。而且,我們雙方也已經有了初步的意向,就是將來在燕達醫院這附近建河北醫科大學的分校。這對于解決民營醫院人才來源的問題,將會有重要影響。”李海玲說。

  燕達醫院的設想還不止于此。“一家綜合醫院要體現自己實力必須來沉淀,沉淀不是短期內的一個手術兩個手術,醫院要想持續發展,醫教研一體化是分不開的。可能教育和科研對于醫院短期效益門診量不會有迅速提升,但這是一個醫院沉淀底蘊的一個體現,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李海玲說。

  李海玲表示,燕達醫院希望在打基礎階段能把基礎夯實,并不會追求短期的目標,比如從河北周邊的醫院多往這邊轉幾個患者,這不是醫院的最終目的。

  “我們還是希望跟河北幾家兄弟醫院,包括河北醫科大學的幾家附屬醫院,能夠建立起從科研到教學的聯動性,讓醫院的綜合實力能夠獲得整體的提升。”李海玲說。

  與此同時,燕達醫院在爭取與北京大醫院的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新的進展。繼朝陽醫院、天壇醫院到來后,北京中醫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也將很快進駐燕達醫院。這也將進一步增強燕達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

  體制機制仍待破題

  正是順應了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大趨勢,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天壇醫院等的合作,已經成為醫療機構跨區域合作的代表性嘗試。一方面吸引了眾多高層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決策部門的關注。

  去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繼2012年之后第二次到訪燕達醫院。京冀兩地高層官員也在2014年密集到訪,包括北京常務副市長李士祥,河北省長張慶偉、常務副省長楊崇勇等。

  與此同時,一些重量級政策規劃的調研也陸續來到燕達醫院,包括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相關調研,國家編辦針對事業單位法人治理機構的相關調研。此外,還有來自國家衛計委、河北省等方面組織的各種主題和層級的調研。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受到了北京、河北兩地政府和衛生主管部門的重視,燕達醫院還獲得了在政策改革中先行先試的機會。

  除了擁有“廊坊市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三河市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等醫保資質,燕達醫院還成為了“北京市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和“河北省直屬醫保定點機構”。這樣的條件,對于大多數民營醫院來講,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不過,目前燕達醫院也面臨困境。“雖然醫院的門診量和住院量都在大幅增長,但并沒有完全達到我們之前預期。尤其是門診量,大概只有我們之前預期的一半。”童朝暉分析,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一方面當地患者對雙方合作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另一方面則是醫保異地報銷的限制。

  目前,雖然京冀兩地的新農合以及河北省直醫保都已經將燕達醫院納入其中,但北京地區的醫保仍讓未對燕達醫院開放。這對于工作在北京而居住在燕郊的人來說,赴燕達醫院就醫的報銷就面臨障礙。而且,朝陽醫院的康復患者也難以轉至燕達醫院。

  “從技術角度講,河北的價格水平低,北京的水平高,開放醫保的報銷并不會增加北京醫保的壓力。而且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北京醫療資源的角度來講,真正取得成效,也需要在政策上取得突破。”李海玲說,“我們并不要求更多優惠政策,只要能夠享受同等待遇就好。”

  當然,這還僅僅是雙方合作的第一年。無論是燕達醫院自身能力的提升,還是醫療政策改革和完善,都需要一個過程。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重大戰略。這樣一個政策趨勢,也給各方都留下了巨大的探索空間。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