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政府網發布了《重慶市“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將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到2020年,我市將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全覆蓋。
人均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8歲
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市將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范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綜合監管體系、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其中,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居民醫保二級醫院及以下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居民健康指標進一步改善,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8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4/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5.5‰。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將實現全覆蓋
《規劃》提出,按照“居民自愿、基層首診、政策引導、創新機制”的原則,我市探索推行多種形式的分級診療模式。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推進分級診療的重要措施。”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以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為主要內容,將圍繞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優化服務流程,豐富服務內容。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市所有人群,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全覆蓋。
在醫保方面,全面實施以總額預算付費為基礎,門診按人頭付費,住院按病種、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按床日付費等多種方式相結合,以適應不同人群、不同疾病及醫療服務特點的復合型支付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擴大擇期手術術前檢查費用醫保支付試點范圍。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公立醫院和醫療服務。
政府辦公立醫院將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按照《規劃》,我市將積極探索公立醫院管辦分開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健全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
所有政府辦公立醫院將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片),降低藥品、醫用耗材和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重點提高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技術價值的項目價格。
建立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機制,支持本地企業參與國家小品種藥物集中生產基地建設和用量小、臨床必需、市場供應短缺藥品的定點生產試點。(記者 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