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報( 本報記者 李 馨) “孩子們工作都忙,想讓我們住到養老院,可以有專業的護理員照顧。可是在這邊生活了一輩子,老朋友都在,我們怎么舍得離開呢?全家討論了幾次,最終還是放棄了。”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江西省有654萬老年人,有失能老人40萬,半失能老人100余萬,而只有1%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為應對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社會問題,自2006年起,江西省便積極探索多樣養老模式,真正為老年人提供關愛保護。目前江西省已培訓老年介護師資67名,省級師資972名,普及培訓人數超過1.4萬。
支持發展社區養老服務
據了解,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支持社會力量建設小微型社區養老院、參與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舉辦或運營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就近就便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
江西省政府工作人員向《慈善公益報》記者介紹:各級政府可通過購置、置換、租賃、收回等方式,將具備條件且長期閑置的廠房、醫院、辦公用房、培訓中心、療養院等設施,按規定程序,整合改造成養老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并通過競爭性方式提供給社會力量運營。“此外,鼓勵社會力量投資或捐資建設農村自助式、互助式養老服務設施。鼓勵公益慈善、志愿服務、專業社會工作組織對農村留守、困難、空巢老年人提供關愛保護、心理疏導等服務。”該工作人員說。
“護理本身是在醫院里面給病人治病搶救,在社區讓病人康復,這樣才能達到一個延續的護理。”“章金媛愛心奉獻團”名譽理事長章金媛表示,這種醫養結合的專業化服務提升了社區居家照料老人的護理質量,彌補了護理員少、專業知識匱乏的短板,既滿足了老人居家養老愿望,也緩解了中心城區養老機構"一床難求"的困局。
強化人才支撐
“護理員都非常專業,每次哪里不舒服,從飲食上就有人幫助調整,我們都覺得非常放心。”72歲的王大媽告訴記者。
據了解,江西鼓勵和支持民辦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參加崗位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對參加養老服務技能或創業培訓且培訓合格的人員,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同時鼓勵高校畢業生創辦養老機構,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對養老機構新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最長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并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意見》還提出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小微型養老機構,優先給予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并按規定給予財政貼息。鼓勵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申請設立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同等條件下可優先承接政府實施的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培訓項目。扶持培育一批養老服務中介組織、社會組織及具備管理經驗的市場經紀人、職業經理人,搭建老年人、服務機構、政府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梁,做好養老服務供需對接。
推廣應用智慧養老模式
不久前,江西省下發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記者了解到,到2020年,該省將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建立2-3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基地,培育2-3家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江西將依托現有互聯網資源和社會力量,搭建養老信息服務網絡平臺,提供護理看護、健康管理、康復照料等居家養老服務。鼓勵養老服務機構應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便攜式體檢、實時監測、緊急呼叫等設備。
此外,該省將推動傳統健康服務與移動互聯網、可穿戴設備等技術服務的融合,推廣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支持智能健康產品創新和應用,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提升居民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