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了祖國揮灑熱血,在歲月中砥礪前行。重陽節到來之際,為向曾經保家衛國、奉獻青春的退伍老兵表達敬意,安徽師范大學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協同蕪湖市心連心愛心協會開展了致敬、慰問老兵的志愿活動,于10月13日前往魯港社區看望了抗戰老兵及其家眷,聆聽他們的故事,致敬中國英雄。
細雨綿綿,志愿者們帶著一些禮品,首先拜訪了91歲高齡的吳顯林爺爺。爺爺慈祥和藹,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忘卻許多事情,但是一談起在部隊里的經歷,便意氣風發滔滔不絕。為了保家衛國,吳爺爺義無反顧地參軍,后來成為劉伯承第三志愿軍的步兵,跟隨部隊不遠萬里去到鴨綠江岸,作為抗美援朝的后備軍。去朝鮮作戰時天氣惡劣,條件異常艱苦,當他提及犧牲的指揮員和現在已去世的戰友時,爺爺不禁掩面流涕道:“在一場戰役中,我們17個人的隊伍里有15個都當場犧牲了。我是幸運的,我活下來了!”1953年退伍之后,吳爺爺回到家鄉,親眼見證了蕪湖這些年的發展變化。他語重心長的告誡志愿者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堅定地跟隨中國共產黨,報效祖國!
與吳爺爺合影留念后,志愿者們接著來到84歲的陳昌木爺爺家中。爺爺和他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家里的墻上還掛著兩人在天安門前的合照。陳爺爺18歲便入了伍,在部隊中還有神槍手的稱號,十分厲害。陳爺爺動情地回憶了那段不凡的歲月:1957年下半年,中蘇關系惡化,蘇聯撤回了所有支援中國的水陸坦克武器以及裝甲部隊顧問。為了保家衛國,毛主席提出:“我們要自力更生,制造自己的國防武器,打造一只堅強的人民軍隊。”在提到1959年參與的平定西藏、青海叛亂時,爺爺為志愿者描述了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小雷鋒們聽著戰爭時的艱苦情況,更明白了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最后小雷鋒們來到了錢忠萬爺爺家中,爺爺住的地方雖然不大,但依舊井井有條,十分整潔。志愿者們陪著爺爺奶奶閑話家常,聽著他們說著過去的故事,并給爺爺奶奶倒茶水、還幫忙整理了床鋪上的被褥。錢爺爺熱情地向志愿者們展示了他參軍時期獲得的榮耀,一個個金光閃閃的勛章和榮譽證書彰顯著爺爺為祖國所做出的偉大貢獻。
重陽佳節至,敬老傳風骨。三位爺爺在年輕時為祖國奮不顧身,不辭辛苦,為后代打拼出太平盛世。值此中國民間傳統佳節,青年一代的我們理當前去看望慰問,關心他們當下的生活,向他們“取經”學習,傳遞他們的精神風骨,秉承著濃濃的愛國熱情,為祖國建設接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