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我們到哪里去養老(六)
2005-12-23

  在今天,老人們面臨這樣的尷尬:一方面他們希望得到子女的照顧,享受親情;,一方面他們為了子女的前途與發展,又不得不與子女分開居住而十分孤寂。但目前我國這種單一的住宅方式、這種單元樓與鄰里不相往來的格局,使空巢老人生活又有諸多的孤獨與不便。

  從習慣上,老年人比較留戀過去,在居住方面總希望繼續居住在自己曾長期生活過來的地方,因為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子女工作壓力較大,老人們平時也就和老鄰居、老熟人有
 
 
些來往。所以很多老人對社區養老模式很依賴,即使有的社區對老人的幫助服務并不好,老人們也不愿意離開家。而且,對一些喪失生活能力、需要有專人護理的老人來說,一般的養老機構收費相對較高,經濟是對很多家庭是不小的負擔。對子女來說,請一個保姆照顧,每月也就幾百元,從經濟上更合算。

  這也就使得我國目前住進各種養老設施的老年人不足100萬,不到老年人口總數的1%。而我國目前8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900萬。另一項調查表明: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進養老機構。還有一個數字更耐人尋味:在各種養老設施中,最好的入住率也只有30%。

  在很多老人心中,老年公寓與過去的敬老院沒什么區別,他們覺得耄耋之年再從家庭走向社會,學會過集體生活,已經無法適應,不是萬般無奈,不會走這條路。然而,高齡老人在家獨處,形影相吊,孤獨難遣,會感到晚年的凄涼和落漠無助,又會失去生活的信心。

  對養老模式的爭論,社會學家們一直難以形成統一的看法,我卻覺得,對于高齡老人來說,安全是第一重要的,生命最重要。有的老人,在發生意外情況時,如果當時身邊有人的話,及時送到醫院,沒準兒就救過來了呢!我覺得,面子上的事兒與老年安全比起來,太不算個事兒了!而老年公寓呢,恰恰是在社會化的環境中,創造了一種家庭氛圍

  養老設施收費偏高,也是老年人難于接受社會養老的另一問題。據調查,對于生活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城區養老機構每月人均入住費為817元,鄉鎮為600元左右;半自理的收費標準為城區1021元,鄉鎮為700-800元;完全不能自理的收費標準為城區1200元,鄉鎮為800-1100元,如此的收費標準,對于那些收入偏低的老年人來說很難承受。

  一般來說,現在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80歲左右的占多數,到了這個年齡,孫子也大了,不用自己操心了,操持一日三餐也力不從心了,呆在家里對兒女來說是負擔。但在我國,這一年齡層的老人退休工資都比較低,一般都需要兒女資助才能入住,這使很多老人心理上產生很大負擔。

  有一個例子很典型,是新華網上的一篇報道。大連西崗區工人村街道的董家長老人今年76歲,每月的退休金600多元錢。老伴75歲,患糖尿病,無退休金(據說這樣"一老養一老"的家庭在大連市還有很多)。董家長和老伴早就想進養老院(注意:是養老院,他們還沒敢想老年公寓),但他們跑遍了全市的養老院,一般收費每人每月都在500元以上,最低的也得450元。董家長有5個子女,雖然都很孝順,但其中2個下崗,2個退休,剩下1個在崗的,月收入只有600多元,而且家家都有上學的子女,對資助老人進養老院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實,董家長的退休金在大連市還不算低呢!大連市7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數的退休金比他還低,他們都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退休的。那時的工資水平很低,在大連市這個年齡段的老人的退休金大多數都在500元左右。如果進養老機構,要么不夠,要么連看病吃藥等必需的零花錢都一點兒剩不下。在大連市還有一部分享受每人每月221元國家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難老人,還有一部分只靠每人每月154元遺屬基本補助金生活的職工遺屬老人。這部分老人如想進養老院,按目前的收費標準,更是連想都不敢想!

  很多老人想住到養老機構去,但如果問起他們,卻都說去不了。設施好的收費太貴,去不起;去得起的,條件又太差,不愿去。有位孝順女兒,為了讓她的老母親晚年生活得好一些,跑了好幾家養老院。在一家收費幾百元的的養老院中,她看到七八個老人合住一間房,而且還沒有衛生間。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不錯的,每月收費2000多元,于是只好"知難而退",因為她老母親的退休金每月只有700多元。

  據說在河南開封市有一家辦得不錯的老年公寓,收費合理,生活環境也好。院內鳥語花香,食堂很寬敞,室內都有衛生間和暖氣,兩人住一間。當地幾位老教師去住了沒多久,就都選擇了放棄。原來一對教授夫婦只在那里吃了一頓早飯,就因為不合口味而打消了念頭。有一位教師是聽到那里一個月只能洗一次澡,就放棄了。

  現實的情況是:老年人需要住進老年公寓和各種養老機構的人很多,但社會能提供的數量、品種和居住價格遠不能滿足。

  據測算,在目前的社會生活水準下,要想把養老機構經營得能達到老人生活的起碼要求,每人每月收費不能低于500元。今后,國家不再包辦養老事業,依靠社會力量經營養老機構將是今后的主要方向。因此,沒人會去干賠錢的買賣。

  而且一些養老機構也面臨經濟問題。有的人將老人遺棄在養老機構就不管了,因此造成很多糾紛。

  據報載,天津市河北區勁松護養院的李久茹院長講一個他們護養院里發生的一起不太愉快的事情。

  有一位老人是在2001年的7月30日住進來的。老人入住時的健康狀況不是很好,不僅患有比較重的老年癡呆,而且還有腦梗塞的后遺癥,全身都不能活動,同時他右腿骨骼性骨折,也就是說這位老人一點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老人入院之后,完全靠院里照料她。到今年2月27號,老人因為感冒有點咳嗽,發燒,院里跟家屬溝通過,給老人吃點藥,當時他們也同意了,用藥之后老人的病情沒有控制住,家屬到院里就提出,這個藥是假的,然后就搶走一瓶藥,從那以后使院里和家屬的關系緊張起來了,再給家屬打電話他們幾乎不接,一打電話他聽出是護養院他們就把電話放了。還有一次,他們給老人的女兒打電話,她女兒說,你不要再給我打,你有事情給我哥哥打電話,以后他死了,我可能都不去。這頗讓護養院的同志反感,但是老人的病情控制不了,3月6日他們把老人送到醫院,在住院期間,每天老人的用餐是護養院定點去送,每天24小時派專人在那兒照顧他,兒女幾乎不去,到老人病情好轉,應該把老人接回去了,院里又跟家屬講,希望他們能把老人接走,但是他還是不接,護養院只好把老人又接回來,一直到現在她還住在院里。但是從二月份以后,家屬就再也不交費了,而且很少到護養院看老人一眼。

  目前,在一些養老院,類似的糾紛不少,有的人把老遺棄在那里就不再過問,養老院只好將老人的家屬告上法庭。

  除了觀念之外,經濟問題也是困擾老年公寓遍地開花的原因。我個人認為,為了應對老齡化的高潮,國家應盡快出臺相應的政策,使老年公寓這個巨大的市場得以開發。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