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保障社會捐助發放到困難群體手中
民政部副部長李立國日前說,通過對款物分發的村評、鄉審以及登記造冊、張榜公布等措施保障,我國慈善事業和社會捐助募集的資金、物資能夠及時通過地方各級民政部門下撥、調運地分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
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工作、廣泛開展慈善事業和公益活動,是民政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為方便群眾捐贈提供條件,民政部門每年10月都開展全國“捐助月”活動,而且在全國城鄉建立了3.2萬多個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站點,建起4000多個慈善超市和愛心超市,每年都形成了較大規模和數額的捐贈效果。
民政部門還培育發展民間組織,并支持促進它們更多、更好地募集資金和物資,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共同發展新的歷史時期的慈善事業。
李立國說,社會捐助和慈善事業發展對社會救助體系的完善和救助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民政部門要進一步發展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站點和慈善超市,還要依托互聯網搭建社會救助的信息平臺。(完)
民政部設8個網站論壇聽取網民2006年
民政部“關注06民政”網上建言獻策活動日前結束,網民提出的不少“金點子”將被吸納進2006年的民政工作計劃中。據介紹,為了廣泛聽取民政干部和社會各界人士對民政工作的建議,為2006年民政工作出謀劃策,促進公眾多渠道參與民政工作,加強民政工作決策的科學化,民政部去年底舉辦了這次活動。
民政部將網絡門牌納入地名服務工作建言
民政部區劃地名司日前將萬通國際網絡連鎖集團的網絡門牌系統納入全國地名公共服務工程,使其成為全國地名公共服務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民政部部長深情寄語孤殘兒童:你們也是福娃!
鞭炮、鮮花、歌聲和一張張綻放的笑臉,讓民政部大院里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氣氛。大年初一的上午,21個剛剛康復出院的孤殘兒童來到了這里,和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副部長李立國、姜力等一起吃年飯,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