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一封信連起接生情誼
這位老人正是成都市二醫院退休職工段儀明。走進位于雙林中橫路她居住的家時,在客廳墻上,看見一張很醒目的畫,畫面上段婆婆身著紅色唐裝,眉飛色舞地摟著懷中一本小說,書名叫《我的故事》。“這本書可是瓊瑤專門寄給她的!”段婆婆的兒子郭恒大說,自從2001年瓊瑤主動致信成都市二醫院后,大家才知道,一生中曾接生近兩千嬰兒的段婆婆,當年竟還接生、護理過瓊瑤。
一提起瓊瑤,剛剛睡完午覺的段婆婆馬上興奮起來,她指著《我的故事》上這樣一段文字———“1938年4月19日晚8點,母親開始陣痛,住進成都市四圣祠的仁濟醫院(記者注:今成都市二醫院)”,隨后在醫院生下瓊瑤和她的龍鳳胎弟弟說,“瓊瑤有5斤多重,弟弟比她略重一點。”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段婆婆回憶不起更多的細節,但她對這點仍很清晰。
平時:最迷瓊瑤小說電視劇
“老媽以前就喜歡看瓊瑤的作品,知道瓊瑤是她親手接生的后,就更加入迷了,瓊瑤的小說、拍出的電視劇,她都愛看。”郭恒大說,老人高興時,還會對兒女和孫輩們擺她搜集到的瓊瑤的故事。對瓊瑤的作品,段婆婆掰起指頭說,她看過《青青河邊草》、《梅花三弄》、《一簾幽夢》等等,覺得瓊瑤的作品很感動人,“有人情、有親情,充滿悲歡離合”。她還說,她很喜歡《還珠格格》三部曲,而且最喜歡趙微主演的。
從2001年得知瓊瑤是自己親自接生的后,段婆婆對瓊瑤的喜愛和關注,漸漸從書本和影視,過渡到瓊瑤本人。因為和瓊瑤從未有過直接聯系,段婆婆想瓊瑤時,只好翻出她的小說,一頁一頁撫摸著書上的文字。“這幾年,只要她一拿起瓊瑤的書,我們都知道,她又在想瓊瑤了。”郭恒大說,直到前段時間,媒體報道瓊瑤有可能回大陸重拍《一簾幽夢》時,段婆婆才告訴他們,自己好想在有生之年,再見瓊瑤一面。
愿望:有生之年再見她一面
段婆婆說,她知道瓊瑤平時很忙,可一想到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又壓抑不住“想跟她見一面”的想法。段婆婆的家人們說,看到她為瓊瑤如此牽腸掛肚,真希望即使只通通電話,讓老人聽聽瓊瑤的聲音,也可“滿足她一生最大的愿望”。
得知老人的這個心愿,成都市二醫院表示,他們也正在聯系瓊瑤,希望能促成老人的愿望。(記者 楊琴 攝影 李國東)
新聞鏈接
94歲的段儀明是我省最早的護士之一,也是我省目前最老的護士之一。1938年,她親手接生下瓊瑤。2001年瓊瑤寫信到醫院,這件事才被眾人所知。2002年,瓊瑤專門從臺灣寄來一本簽名的《我的故事》,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段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