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騙子打著醫藥公司的旗號,先辦班,再送藥,又謊稱“買多少錢藥便返多少錢現金”,最后卻收了錢卷款溜走。這一看起來并不高明的騙局,竟然蒙了大連市120余名老年消費者。昨日,記者從大連市中山區工商部門了解了此事的始末。
“每天還能領兩包免費藥,吃了覺得效果還挺好。”受騙者王先生說,3月初,他聽說有一家北京的藥業公司在春海街附近某酒店舉辦“心腦血管靈”新藥培訓班。“還真是不賣藥,只講課,免費送藥,吸引了很多人,到第3天就有100多人。”王先生說,第4天時,工作人員要大家留下住址和電話,說是為跟蹤了解藥效情況。
變化是從第6天開始的。買了4000元藥的張大娘回憶說,這天下午,“培訓老師”打電話來,問她用藥后的感覺,并說就在她家樓下。張大娘下樓,上了對方坐的一輛本地牌照面包車。對方親切地詢問了她的身體和用藥情況后,指著車上的幾大箱子藥,說是公司特地連夜從北京運來的新藥,數量有限。對方還說,一個療程藥費3000元,現在是新藥推廣,買多少就返多少錢現金,買4000元返4000元,買1萬元返1萬元;不想返現可參加免費的北京五日游,第二天早上講課時就能領現金或火車票。張大娘一聽覺得很合算,就拿錢買了藥。
“他們不像別的藥騙子,講了6天都沒說賣藥,迷惑了大伙兒,再說免費給的藥效果確實還不錯,買多少錢返多少錢太吸引人了。”張大娘悔不當初。當天下午,多數人都和她有著同樣的想法和遭遇,基本都買了3000元以上的藥品。可第2天早上大家陸續來到酒店,準備領錢時,卻再也等不到3個“培訓老師”———他們早上6時就退房了。再仔細看買的藥,一些老人發現,說明書上寫的藥效主要是降血脂,并不針對心腦血管疾病。
春海工商所受理這起投訴后,組成專門小組調查。酒店負責人說,酒店只知這些人是來培訓的,租期6天,別的不清楚。而買藥的消費者中,竟沒有一個人能提供購藥發票。執法人員又聯系北京工商部門,發現當地根本沒有這家公司,藥品說明書上留的電話號碼也是空號。顯然,這是一起精心設計的詐騙,工商部門建議受害者到相關部門報案。
“這樣的騙術其實不算高明,主要還是利用了貪小便宜的心理,可天上怎么會掉下餡餅來?”春海工商所負責人對記者說。工商部門還提醒消費者,一定要養成購物索票的習慣,保留好原始證據,出了問題才能有據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