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從籠子里飛出來,像清晨的白鴿,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人生就是一個試驗室,每一次追求都是一次新的試驗,無論成功與否,我相信都會留下芬芳的記憶…… ——摘自晨飛日記 用鼻尖和下頜,一個重度腦癱女孩在鍵盤上敲出了一篇篇令人怦然心動的生活樂章,兩年來在網上發表了幾百篇日記、詩歌、散文。在她看似虛弱的身體里,卻有著一顆快樂而又堅強的心靈。她叫趙晨飛,在鐵嶺西豐縣被人們叫做“張海迪”。 晨飛的不幸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經注定,母親難產造成她大腦缺氧,嚴重腦癱的她注定將與輪椅相伴一生。16歲時到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于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晨飛格外珍惜,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生理上的困難,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著關愛她的人們。五年來,她先后被評為縣、市“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 2003年10月25日,經常資助晨飛的西豐縣委書記張志國給她購買了一臺電腦。自己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如何才能操控電腦呢?她決定試著用自己的鼻尖和下頜去代替雙手來使用電腦。就這樣,晨飛硬是用鼻尖的碰觸試出了每個鍵子的功能。汗滴流下來了,鼻尖紅腫起來了,可是她漂亮的小臉上卻洋溢著笑容,因為她可以通過電腦打字寫作業和與人交談了,雖然很短的一段話都要用上她兩三分鐘才能完成。 后來,她在一位老師的幫助下,注冊了屬于自己的網頁。從此,網絡便成為她心靈釋放的舞臺,她將發生在她身上每一件難忘且感人的故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在網頁里。用最平凡的生活語匯,痛快淋漓地燃燒著她的激情。每天放學回家,除了做作業、看電視新聞,就是坐在電腦前用鼻尖和下巴抒發著自己的情懷。兩年來,她在網上發表了近20篇詩歌、散文文集,300余篇日記,寫作水平突飛猛進。晨飛告訴記者,她的一首詩歌從創作到打字編入文集,需要好幾個小時,而一篇散文則需要花費好幾天的工夫才能完成。鼻子累酸的時候,媽媽會心疼地幫她揉一揉,揉完之后繼續她的寫作。晨飛說:“只要對我有一點好處,我都會堅持去做1 在網絡中,晨飛結交了許多朋友,這令她不再孤單。心情不好和遇到困難時,同伴們會在網上鼓勵她、開導她,而她堅強與樂觀的人生態度也感染著網絡里的每一個人。一位網友這樣寫到:微笑面對人生,你教育了我,向你學習快樂地生活。
對話晨飛:我想當作家 3月22日,記者和趙晨飛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采訪。她告訴記者,自己的理想是當一名作家。 記者:是什么讓你這樣堅強,笑對人生? 晨飛:是許多人的愛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從一個沒有信心,對生活沒有希望的孩子變成一個勇敢去挑戰生活,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我要加倍努力做出更大的成就來回報他們對我的關心與厚愛。 記者:你的理想是什么?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晨飛:是學校和老師給了我這么多文化知識,又有那么多好心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在我的生活中沒有煩惱,只有幸福。我想報考殘疾人大學,當一名作家,我相信,有那么多好心人在支持我,我的作家夢一定能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