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因為智障,他們意愿的表達、他們的情感、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曾被人忽視甚至蔑視。在北京市朝陽區天賦園藝術調理康復中心,這些智障人士接受情感和藝術的調理,通過肢體語言和自然的感情抒發來調整心緒。昨天,康復中心負責人王春紅老師帶著15名14歲至37歲的學員來到索家村藝術營,與那里的多名藝術家進行交流,并在藝術家的協助下進行藝術治療。 臟腹之音說出自己名字 藝術治療在一間三十平米的藝術展室里進行,展室里陳列著六七個農民形象的雕塑,雕像的造型或跪,或爬,或臥。 簡單地了解了展室后,藝術治療開始。“舉起一只手,說‘藝’!”王春紅老師讓學員們舉起一只手,用發自臟腹的聲音來說“藝”字,“這是臟腹之音,來自自然的聲音,可以調解人的心理狀態。”王春紅隨后教給學員另外兩種手勢,同時說出“術”、“家”二字。此外,王春紅還教每個學員用臟腹之音說出自己的名字,“說自己的名字可以訓練人的注意力,同時讓他們堅信自己的存在。”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20歲的男孩小偉(化名)用力地大聲唱著電視劇《西游記》的主題歌曲,臉憋得通紅。每一個音節的收尾都格外用力,歌曲最后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似乎在半空中拐了三四個彎,最后在眾人的注視下結束。 小偉唱歌并非藝術治療安排的內容,他是在眾人休息的時候,突然一個人大聲唱起來的。一開始,所有人全都用好奇的眼神看著他。就在小偉唱第二遍的時候,王春紅老師揮動兩只手,大聲地和小偉一起唱起來,隨后所有的智障學員都跟著一起唱起歌來,在場的藝術家和觀眾也一起大聲歌唱。最后,歌曲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治療不只是上課做的事,對他們(智障學員)的關懷要從每一件事做起。”王春紅說。 “他們很多天分都被忽視了” 索家村藝術營的藝術家黃巖對智障學員的藝術治療十分感慨。“我們的農民雕像表現的是社會中的最底層,而智障學員們一直生活在精神的最底層,他們的很多天分都被人忽視了。”黃巖說他覺得這些智障學員精神里一定有超出常人的光芒和智慧。 據了解,在前不久的索家村藝術營面臨拆遷之時,這些性情稚真的智障人士曾為藝術家們進行聲援,讓很多人感動得落淚。 “在我們(索家村藝術營)最危難的時候,他們站出來給我們最堅定的聲援。”藝術家張建華說,只要條件允許,他們會一直支持智障學員們的藝術治療,為他們提供最理想的藝術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