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張芯月已是第四次踏進考級的考場了,不過,比起前三次考級的輕松來說,今年報考鋼琴九級的她卻顯得有點緊張。張芯月的緊張,一方面是擔心九級比較難,自己最近練琴又有點不在狀態,另一方面,則是她前三次考級時一直沒有被看出來的秘密今年暴露了——她的眼睛不好。
張芯月是南京市盲童學校五年級的學生。昨天是省音協南京地區音樂考級的最后一天,下午記者在南師大考級點的考場門口第一次見到了她。
和很多別的一點都看不見外面世界的盲童不一樣,張芯月患的是視神經萎縮癥,視力只有0.01,基本上看不清東西。不過,小芯月的眼睛和長相都很漂亮,從外表看,別人不太會注意到她的眼睛不好,以致前三次考級時,評委都沒有留意到這位在考場上進出自如的考生原來是一位盲校學生。但是今年這個秘密可沒法再保住了,因為鋼琴九級有書面的樂理知識考試,看不清試卷的張芯月向老師道出了她的實情。
省音協的老師聽了非常驚訝也十分感動,因為張芯月告訴他們:“不想讓評委老師知道自己看不見,他們可能會給點照顧,我想憑自己的實力來考。”
直到這次考九級,她也依然想憑實力考過去。當記者在7月份樂理考試后得知張芯月的情況后,打電話給她媽媽表示想到她家采訪時,張媽媽婉言謝絕了,她怕采訪會讓孩子更緊張,也怕報道在考試前出來,讓評委們看到后生出憐惜之心,影響打分的公正。
細心而敏感的張媽媽,心中的一切全是孩子。
張芯月的媽媽林俊松,是中央商場的一位職工,因為張的爸爸同樣也是視神經萎縮,陪孩子學琴、考級的任務,就由張媽媽一手承擔著。“孩子(眼睛)這個情況,平時不出門,也沒啥小朋友一起玩,就考慮讓她學琴了。”2000年冬天,林俊松開始為剛上一年級的小芯月物色鋼琴家教。
頗具意味的是,張芯月遇上了一位好老師。
當時還是南師大鋼琴系學生的劉妍從校家教中心接到這個特殊“客戶”后,乍一開始還以為學生就是“視力不好”,等到一見面,方知小芯月原來基本看不清東西,琴譜要復印放得很大,用放大鏡才能看一點,而且只看一會就模糊了。
雖然教起來有點麻煩,但劉妍很快喜歡上了這個學生。“她記憶力非常好,彈琴也肯動腦筋,她學琴可以說比起普通孩子來都順利。”張芯月從2001年起考鋼琴三級,之后兩年跳考五級、七級,都順利通過了。
林俊松告訴記者,張芯月去年參加南京市里的一次作文比賽拿了個一等獎,作文里面就寫到了她學琴的經歷。學琴,在小芯月的生活里,的確有著太多的意義。不過,她也答應孩子接下去不再考十級了。“孩子跟我說,媽媽,今年考完我不再考了。我知道她為考級練得挺辛苦的。”
林俊松說她曾經在孩子小時候為(眼睛)這個病治不好差點精神崩潰,但現在,在和林俊松的交談中,記者能感受到她用一顆慈母之心平靜地在為孩子計劃將來。她說,讓孩子學琴,希望她以后能當上盲校的音樂老師,那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看不清世界的張芯月,心里則有著自己的憧憬。張媽媽的選擇如今也是張芯月的理想,問她為什么想做音樂老師,她頓了一頓平靜地說:“想讓盲校的同學們能聽見大海的聲音,聽見花開的聲音……”天真的話語言之切切,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