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嵩老人
4月2日清晨,早春的天氣還有著些許的寒意,6點剛過,張吉嵩老人就騎著他的機動三輪車來了英雄山公園北門。在幾位晨練老 人的幫助下,他認真地將幾十塊展板掛在樹間的繩子上,又從三輪車上拿下十幾個馬扎,仔細地擺放好,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將反映濟南戰役的碟片《中秋夜奪城》放進影碟機,打開電視。這時,他才安心地坐下來,喘了口氣。
不一會兒,電視和展板前就聚滿了圍觀的市民……
從1999年至今,整整七個年頭,幾乎每個周六周日的清晨,張吉嵩老人都是這樣渡過的。七年間,像這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義展、義演,他共舉辦了620多場,參觀群眾達65萬人次。
“我是在盡義務”
現年73歲的張吉嵩老人是濟南市精神病院的離休職工。1999年,他自費購置了機動三輪車、影碟機等設備,又將自己多年收藏的剪報、掛歷等做成展板,開始了宣傳革命傳統的義展生涯。
老人義展的圖片包括共產黨人、共和國的元帥和將軍、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內容。為了做好展板,他自費訂閱了《人民日報》、《大眾日報》、《濟南日報》等報紙,七年間,光照片他就翻拍了2500多張。
老人放映的光碟也全是自費購買的革命歷史題裁的影片,像《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周恩來外交風云》、《共和國將帥》、《抗美援朝》等,共26套,60多盤。
展板前聚集著圍觀者
張吉嵩制作的展板
迄今為止,為了辦好義展、義演,他已經花費了三萬余元,這對于工資并不高的張吉嵩老人來說,并不是一個小的數目。但他說,這個錢花得值。
老人說,他16歲參加革命,是黨培養和造就了他,“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當然要做些事,盡義務,報黨恩。”他辦這個展覽,一是給老同志起個回憶過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導和教育現在的年輕人,讓他們不忘歷史,珍惜現在。
記者注意到,在老人三輪車的后面,還掛著一個改裝過的小拖車,上面寫著“便民服務車”,里面放著馬扎、充氣筒、針線包等便民用品。老人說,給大家一個方便,“這也是盡義務”。
把“八榮八恥”掛上展板
在張吉嵩老人的展板中,有一塊特別引人注目,“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醒目的大字書寫著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吸引了很多市民凝神細看。
老人說,3月4日他從電視上看到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政協討論時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他就認真地記了下來,3月8號就做成了展板。
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
除了展板,張吉嵩老人還把“八榮八恥”的內容做成了宣傳單,自費印制了一萬多份,贈送給參觀展覽的市民。“‘八榮八恥’概括地相當全面,也相當精辟,告訴我們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對年輕人很有教育意義,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宣傳”。老人說。
張吉嵩老人義展的內容非常注意“與時俱進”,黨的最新的方針政策,在他的展出中都能有所體現。每到重大節日,他還會組織一些專題性的展覽,像今年“三八”節,他就組織了一個關于婦女的圖片展,包括“革命的八大媽媽”、“女烈士”、“女老模”、“革命伴侶”等多方面的內容,效果非常好。
總是能吸引眾多觀眾
“只要走得動,就要繼續下去”
張吉嵩老人的身體并不是很好,他有高血壓、心臟病,還有較為嚴重的哮喘,騎機動三輪從南辛莊東街的家到英雄山公園,他都要喘上好大一陣。但他說,只要走得動,他的義展、義演就要繼續下去。
老人告訴記者,在英雄山公園,現在每個周六周日都會有四五百人看他的展覽,有時到下午3點多鐘才能收場。每天早上他一來,都會有很多人熱情的幫他掛展板,擺馬扎,如果哪一天他有事來不了,就會有好多人打聽、詢問。他的義展、義演能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老人感到特別的欣慰。
本子上記錄著觀眾感言
更令老人念念不忘的是很多單位和個人對他展覽的支持,濟南市國防動員委員會給他捐贈了一臺電視機,山大、山師等很多學校、部隊和社區都請他去展覽。他說,現在最希望的是有關單位能給他提供一些展覽的資料,特別是圖片資料,以使他的展覽內容更為豐富。
“我的展覽是小車不倒只管推”,老人幽默地說。(記者 趙永剛)
老人的機動三輪車
記者 王涪京 趙永剛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