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養老床位難填缺口
雖然數據顯示,僅2.5%的城鎮老人和4.1%的農村老人希望在社會養老機構養老,但目前上海目前養老床位總數僅在5萬張左右,盡管每年以1萬張數量增長,但養老床位仍遠不能滿足需求。
市民政局一位負責人指出,除大力發展社會化養老外,上海已在制訂養老機構新標準,其中重要一點是將公辦養老機構門檻向經濟困難且身體狀況不佳的人群傾斜,使條件優越者有序分流至民營養老機構。
該負責人認為,在老年人口迅速增長的現實下,作為準公共產品的公辦養老機構應做好“托底”。
不會出現勞動力緊缺
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 主任桂世勛指出,隨著大批退休人員的出現,目前上海戶籍勞動者(男性16歲至59歲、女性16歲至54歲)的人群正逐步下降。去年總數是905萬人,但到2020年將下降到687萬人。
對此,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目前上海常駐外來人口達到438萬人,其中75%都是勞動力,他們的有效補充使上海不會出現勞動力緊缺。也有專家指出,老年人退休并不意味著完全退出勞動。大多數低齡老年人在退休后,仍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勞動力儲備。
不過桂世勛指出,戶籍人口就業者下降還將帶來社保金減少的可能,如果工資增長幅度與其不匹配,就可能產生矛盾,這必須引起有關部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