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身殘志堅的陽光女孩周婷婷
2006-04-05

幾天前,21歲的周婷婷把美國加勞德特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捧在懷里,幸福的淚水無聲地劃過面頰……


  從萌生出推動更多聾人融入主流社會理想的那一刻起,能考進世界上對聾人心理研究最多、最新的美國加勞德特大學攻讀心理咨詢專業碩士,就成了她最大的夢想。

  靜心傾聽這個漂亮、聰穎而又充滿了靈氣的女孩的世界,你會發現,生命的奇跡竟然如此難以預測。

  婷婷從出生起就不曾聽過這世界的聲音,三歲半時父母親發現女兒已是全聾全啞。然而,5歲時她就認識2000多個漢字,8歲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后1000位,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上小學,她不僅與正常孩子坐在一起讀書,竟還連跳兩級。10歲她又與父親合寫出版了12萬字的《從啞女到神童》一書。11歲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16歲被遼寧師范大學破格錄取,成為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17歲被評為全國最年輕的自強模范,在人民大會堂7000人大會上做了精彩發言,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接見。18歲,她又在以自己和另一位殘疾女孩為原型改編的電影《不能沒有你》中擔任女主角……

  講到周婷婷的燦爛,不能不提她的父親周弘。周弘是老三屆,曾是南京一家工廠的普通技術工人。面對女兒全聾的殘酷事實時,他惟一的信念就是:即便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萬分之萬的努力。他與妻子背著女兒走上了大江南北尋醫問診的漫長道路,即便對方是江湖游醫。聽說針灸能醫耳聾,周弘數不清女兒小小的耳朵上被扎了多少萬針,每一次針灸,都是父親緊緊地握住女兒的小手,女兒趴在爸爸的頭頂上哭,爸爸在下邊流淚。

  針灸并沒有挽救回婷婷的聽力,但磨煉了婷婷的毅力。正如父親后來對她說的:人一生中要經歷許多痛苦,如樹開杈一般,第一個杈總是最大的,以后,杈上分杈,痛苦會越來越小。

  婷婷三歲半時,父母不得不放棄治聾,轉為治啞。

  奇跡發生在一個下午。那天午睡起來,婷婷指著床頭的餅干盒子向奶奶比劃。奶奶抱起餅干盒子,引導她:“餅干!餅干!”

  婷婷由于喪失聽力,對語言沒有任何概念,只伸著小手要,奶奶鐵了心就是不給。婷婷“哇”的一聲大哭起來,五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一老一少僵持著,一個淚眼模糊,一個淚流滿面。奶奶的嗓子啞了,但依然抱著餅干盒子,不懈地重復著“餅干”二字。

  終于,婷婷停止哭泣,嘴唇蠕動了半天,模糊不清吐出了兩個字:“布旦”。這“布旦”兩字,開啟的不僅僅是周婷婷語言的心門,也改寫了一個父親今后的人生。

  婷婷能叫出“爸爸、媽媽、奶奶”時,一家人幸福地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爸爸的大拇指豎得都有點抽筋了:“你不是天才誰是天才?”

  激動過后,一看鄰家三四歲的孩子,早已會說會唱,能背唐詩講故事了。周弘想,讓女兒從口語能力開始起步趕上或超越正常孩子永遠不可能。但書面語言不同,婷婷有眼睛,她可以盡情地看。于是他從漢字入手,開發女兒的智力。女兒哭,他就在手上寫個“哭”字;女兒笑就寫“笑”。女兒指著星星,寫“星星”;指月亮,寫“月亮”。常常是帶女兒出去時周弘身上清清爽爽,回到家則“披文帶字”。

這種周弘發明的“母語玩字法”,使婷婷5歲多就認識了2000多漢字。一天,他偶然看到一本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鈴木撰寫的《幼兒才能開發》一書。鈴木認為,培養神童“最正確的、人世間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孩子學說話的教育方法。”因為它充滿了人情味,充滿了生命力。鈴木每年為日本培養出800個達到莫扎特同等水平的小提琴神童。

  周弘眼前一亮,體會鈴木所講的教育方法,貫穿了一個字:愛。從那時起,他暗下決心:鈴木能把正常孩子培養成小提琴神童,我為什么不能把聾女兒培養成天才。他辭去了工作,在家專心教育女兒。

  一張《美國天才兒童行為表》壓在婷婷的寫字臺下。當婷婷看書不肯吃飯時,周弘指著行為表上“看起書來廢寢忘食”一條對女兒說:“婷婷,你完全符合,你不是天才誰是天才?”

  為了給女兒找天才的感覺,周弘買來美國著名殘疾女作家海倫.凱勒的書,興奮地對女兒喊:“婷婷,爸爸一直奇怪你怎么那么聰明,那么有靈性,原來你是海倫.凱勒的轉世啊!”

  又盲又聾又啞的海倫.凱勒是婷婷一直仰慕的人。周弘說:“海倫.凱勒的生日是1880年6月27日,你的生日是1980年6月27日,剛好相差100年。”婷婷剛要歡呼,忽然發現不對勁:“我好像是29日生的。”周弘不慌不忙地說:“你出生時是難產,正好耽誤了兩天。”

  在婷婷的腦海里,父親對她的評價永遠是棒極了,周弘開玩笑:我的大拇指豎得都有點抽筋了。婷婷第一次做應用題時,十道題做錯了九道,很是沮喪。誰知周弘看了,錯的題目沒有打叉,對的題目打了個大大的勾,真誠地說:“真是了不起,第一次做應用題就做對了一道。爸爸像你這么大的時候,碰都不敢碰它呢。”
  既不膨脹,也不壓抑,做個快樂舒展的“人中人”

  周婷婷出名以后,數不清多少聾兒的家長懷揣周婷婷和周弘合著的《從啞女到神童》,帶著孩子從遙遠的新疆、山西、內蒙古等地來到南京找周弘,都羨慕地說:“你真偉大,生了個天才,你女兒是個神童。”

  周弘明白,女兒根本就不是神童。只是他用愛和信心讓女兒成為今天的婷婷。

  他發現,踏入學校的女兒有些飄飄然了,驕傲得像個小公主。因為她的傲慢和聽力問題,同學們都遠離了她,不肯和她做朋友,婷婷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她的學習成績下滑,有時甚至不及格。婷婷的情緒一下子降到冰點,第一次正視自己是個聾人的事實,第一次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神童。

  女兒的挫折讓周弘突然醒悟:人的生命是那么脆弱,因為脆弱才需要有人欣賞,需要得到別人肯定。這些年來,他只注重對女兒智力的開發,卻忽略了對女兒心態的調整,差點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驕傲會令人膨脹,膨脹的人處于一種“人上人”狀態,自認為天下第一;而自卑又令人壓抑,壓抑的人處于一種“人下人”狀態,世上誰都比自己強。周弘決心要讓女兒做一個快樂的“人中人”,既不膨脹,又不壓抑,心中始終處于一種舒展狀態,開開心心,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

  以后,無論哪一天,婷婷一跨進家門,父親都會說:“婷婷,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好消息可能很小,但婷婷的心情總是為之一爽。不管發生了什么困難,父親總設法找出好消息與女兒共享。直到現在,婷婷最喜歡談心的對象仍是爸爸。婷婷說:“父親這種積極的思維方式一直都影響著我,這也許是父親給我的一生都享用不盡的寶藏。”

  當笑容和自信重新寫在女兒臉上,周弘感到對女兒的教育方式也進入新的境界。他由對女兒的研究,轉入對教育的研究,對人的研究。他啃下了一本本心理學、教育學,他悟出,過去光是一個“愛”字,現在還得加上一個“行”字。這個“行”,滿足了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無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所有孩子再到所有的成年人,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求———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社會的肯定。

  周弘這樣詮釋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每位家長都用過,無意中又遺忘的教育;是讓家長回歸到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的教育心態。賞識教育讓人熱愛生命,善待生命,少了它,一個人的自信就會營養不良,甚至枯萎。”

  他決心用這套理論,向人們揭示周婷婷的成功培養不是個例,而是一種普遍的教育規律。他與賞識教育志愿者們一道創辦了南京婷婷聾童學校、婷婷聾童幼兒園,面向全國招生。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人們已欣喜地看到,已有一批像婷婷小時一樣、甚至比婷婷小時更出色的早慧聾童。

從對“快樂天使”的仰慕,打開賞識教育這扇窗

  婷婷16歲那年被遼寧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破格錄取,成為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

  盡管是第一次遠離父母,婷婷的大學生活卻適應得很快。平日與人交流,婷婷一般是看口型,但南方人口型與北方人口型不一樣。剛進校時也鬧了不少笑話……但很快同學們就開始喜歡上這個純真善良、活潑開朗的小同學。同宿舍的姐姐都稱她為“陽光女孩”、“快樂天使”。

  大學四年里,婷婷不僅學會了英語的書面語言,還掌握了口語。一位從國外回來的朋友說:也許婷婷是第一個能說一口英語的聾人。至于計算機,婷婷更如魚得水,她是學校網吧里的小明星,還開設了自己的個人首頁。

  伴隨著女兒的成長過程,周弘逐步將賞識教育的研究視角從聾障兒童轉入正常兒童。幾年間,他深入到全國各地的學校、社區,為家長、教師、學生做了近2000場認識推廣賞識教育方法的報告。

  一次演講報告結束后,周弘要求家長們在紙條上寫出自己孩子的十大優點,結果100多位家長中竟有一半人寫不出。他大聲疾呼: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本該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被異化了,做家長的完全忘記了對子女作為一個人、一個有著精神生命的人的應有的尊重和信任,更忽略了孩子之間所存在的差異,都視自己孩子是“神童”,一味地相互攀比,甚至不惜拔苗助長,最終導致家庭教育的徹底失敗。

  我國青少年研究專家孫云曉說,賞識教育給人的是一個法寶,讓你由失敗走向成功,由痛苦走向幸福。豈止兒童,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上下級之間、單位之間甚至國家之間,都渴望賞識與成功。賞識猶如陽光滋養萬物生長,而賞識教育是生存教育、發展教育和成功教育,它是一把打開希望之門的金鑰匙。

  賞識教育的理論研究也得到了中國青少年中心的高度重視,并專門成立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賞識教育研究室,周弘出任主任。

  婷婷笑著說:“我想說,爸爸你真是個偉大的爸爸,了不起的爸爸!”

  記者問婷婷,這次被加勞德特大學錄取,父親有沒有幫忙?她認真地說,從托福考試合格后,就不斷地通過互聯網向加勞德特大學推銷自己,最終引起該校聾教系主任理查德博士的重視,才被錄取進心理咨詢專業的研究生。

  作女兒的是怎樣評價父親和他的事業?婷婷笑著說:“我想說,爸爸你真是個偉大的爸爸,了不起的爸爸。小時候并沒有覺得賞識教育有特別之處。長大以后,當我遇到許多事時,再回頭想想,賞識教育讓我懂得熱愛生命、珍視生命,追求快樂的人生價值。”

  想為聾人做一點事,這是周婷婷一心想考進美國加勞德特大學的原因。因為,她深知聾人的不易。她在大學畢業論文《聾人如何適應主流社會》中這樣寫道:“獨自一人的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群中的孤獨……久而久之,深深的強烈的孤獨感就不知不覺地深埋心中。最可怕的就是自己已經麻木不仁到了全然不知。”

  還有6個月,周婷婷就要出國深造,臨走前她還要做些什么?婷婷自信地說,要完成她的另一個夢想,就是像海倫.凱勒一樣,寫一部自己的自傳。目前,這部自傳定名為《無言的歌》,已與江蘇文藝出版社簽約,預計今年9月正式出版。我們期待著一個中國的“海倫.凱勒”的誕生。


  美國加勞德特大學特殊教育管理專業畢業的聾人學生周婷婷,最近同時被美國波士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為博士生,目前她選擇的波士頓大學的特殊教育系主任將擔任她的博士生導師。今年24歲的聾人學生周婷婷從小失去聽力,曾是個全聾全啞的女孩。多年來,她在父母的幫助下進行語言訓練和智力開發,8歲時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熟背圓周率小數點后1000位數字;10歲創作了一部6萬字的科幻小說;16歲考入遼寧師范大學;18歲主演故事影片《不能沒有你》。周婷婷曾是中國第一位少年聾人大學畢業生,2001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被美國加勞德特大學錄取。她的事跡曾感動并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如今周婷婷是一個既會講英語又會美國手語的聾人學生。在美國的三年時間里,婷婷不僅經歷了歡笑和喜悅,也經歷了不少挫折。在人生的歷練中,婷婷不斷地成長著,進步著。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