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寄出表格卻被退回
這件事得從老吳年輕時說起,他曾經患過腦垂體腫瘤、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醫生曾斷言他“命不久矣”。但頑強的老吳通過不間斷的鍛煉和尋找偏方醫治,不但活了下來,而且原有的許多病也慢慢治愈了。老吳自己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他想,去世后應該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療科研機構,看看是否對此類病癥的研究與治療有用。
1996年,老吳寫信給當時的浙江醫科大學校長鄭樹,希望他們能接受他的遺體捐贈。很快,對方回信了,并給他寄了一份《自愿捐獻遺體登記表》,讓他填好后寄回浙大醫學院。通過多次做思想工作,老吳的想法總算讓老伴、女兒以及單位領導接受了,他們分別在表格上簽了字。老吳的這一舉動迅速在同事、鄰居之間流傳開來。
老吳以為一切已經辦妥,但就在今年初,他收到浙大寄來的一封信,里面竟是他10年前填寫的那份表格。老吳懵了,但又不知道去哪里咨詢。老伴打趣說:“你看你,死了都沒人要。”
媒體牽線,紅十字會“收容”
老吳不甘心,下決心要把這件事辦成。于是,他打電話到桐鄉市廣播電臺,希望獲得幫助。經過電臺記者的多方聯系,最終獲知遺體捐贈應該找當地紅十字會。桐鄉市紅十字會雖有一套簡單的“辦理遺體捐贈程序”,卻也是第一次接到捐贈人的申請,特意從嘉興領取了《嘉興市公民生前志愿捐獻自身遺體申請登記表》后,于3月27日為他辦理了登記手續。這下,老吳10年來的心愿總算得償。
無獨有偶,就在老吳前去登記的這幾天里,平湖市一名57歲的男子也因不知道去哪里辦理手續,找到嘉興市一家媒體。在媒體記者幫助下,嘉興市紅十字會為他辦理了登記手續。
據一位曾經從事遺體捐贈登記工作的離休干部介紹,嘉興最早的一例遺體捐贈申請發生在1991年,申請人是平湖的一名醫生。這名醫生已于去年過世,其遺體已捐贈到嘉興學院醫學院。嘉興市紅十字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省實際已捐贈遺體9例,其中嘉興就有6例。到目前為止,我市登記在冊的共有44例,實際捐贈的已有8例。
“紅會”與捐贈人呼喚《遺體捐獻條例》
據桐鄉市紅十字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造成想捐卻不知怎么捐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是,當地沒有相應的法規條例可供參考。市紅十字會負責人也認為,沒有相應的法規條例,對捐贈者和紅十字會都不方便。作為主管單位,“為了避免以后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得讓捐贈者本人立下遺囑,并請公證處公證。”而捐贈者又往往不知道去哪里辦理手續,要辦哪些手續。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目前,國家還沒有制定《遺體捐獻條例》,只有上海、重慶、山東、武漢、烏魯木齊等省、市已制定地方性的法規。我省也只有寧波市已制定相關條例,捐獻人只需查閱條例,就知道該如何捐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