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孤兒院是因為手頭實在沒有什么選題,突然想起來我大學時一位外教在孤兒院成立了一個收養公益組織,于是我沒二想就去了。
Dave的收養機構是在西安市孤兒院內,他們租用了孤兒院的4、5兩層宿舍樓,辦公人員都是洋人,而保姆大都是當地村民和留學生,因此他們之間的溝通基本是全方位的,簡單的漢語和復雜的手勢。他們的責任就是給這些孩子找到最合適的新父母(當然也是發達國家的有錢家庭)。并且我在他的辦公室里,看到了十幾本飄揚過海的相冊,孩子們儼然大都有了混血兒的特征。
現在已經忘了是誰把我帶去看孩子的了,只記得她說,他們基本收留的都是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而且大部分都是入院時情況最不好的孩子。
首先看到的是嬰兒房,初看起來,他們都特可愛,只有走近了,你才發現這些孩子小則兔唇、顎裂,重則心肺功能障礙、腦癱。我清醒的記得一個小寶貝,躺在小毯子里,睡得特安靜,可愛的像天使,一問才知道是個重度腦癱兒,已經1歲多了看起來不到半歲的樣子,他每天基本都在睡覺,只是偶爾睜一下眼睛就又睡了。
第二間是1到3歲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特別活潑,每個人都以英文名相稱,偶爾還可以說流利的英語。媽媽說這是為他們能順利被洋爸媽認領所做的必要準備!這些孩子即使有些毛病,也都是做過一些手術,基本恢復正常生活的孩子,因此他們一點不怕生,看到你就會抱著你不放手,工作人員說,這些孩子在最好的認領階段,每個月幾乎都會有1到2個孩子找到洋爸媽。
第三、四間是在一起的,這是個極其特殊的環境,孩子大小不一,不過基本都是5歲以上的孩子,大到十四五歲。顯然,我去的時候他們正圍成一圈做游戲,其中2個孩子是先天精神分裂,一個拿著板凳上下磕,一個做在小板凳上傻笑;其中3個十幾歲的孩子是重度腦癱,兩個必須被特殊的裝置固定四肢,但基本還是軟做一攤,坐也坐不住,張著大大的嘴巴,不停的“啊——啊——”亂叫,但我似乎看出來他們在對我微笑,盡管表情很猙獰。第三個重度腦癱兒似乎平靜許多,而且白白胖胖的,但她始終躺在躺椅上睡覺,盡管媽媽在不停得和她說話,拉著她的手參加游戲,可她都無動于衷;剩于的孩子至少是活動的主力,有1個孩子是小兒麻痹,1個孩子面部畸形,1個孩子癡呆……主角是那個左腿小兒麻痹的女孩,她的嗓音特別明亮,她給我唱了一首歌,似乎是英文兒歌,她很活潑總是跳來跳去,根本不覺得自己腿有問題,媽媽驕傲的說,下個星期有一對美國父母要收養這個孩子。
我實在不能過多的打擾他們的游戲,因為其中一個精神分裂的孩子,已經不斷地向我發起局部攻擊,為了保護我的鏡頭我必須撤退了。可是在我撤退的時候,一個孩子抱著我的腿不放,真是忙壞了兩個媽媽,最終我狼狽地逃回了Dave的辦公室。
Dave 還給我拿出了精心制作的檔案卡,是每個孩子從入院開始的記錄,他們還給每個孩子制作了精美的像冊,這一切都是能讓他們盡快在國外找到合適的洋家庭。
之后又去過兩次,都是在特殊的節日去拍一些企業捐助,大概也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有理由去看看他們.
后來有一次在西安機場,等候行李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國外旅行團,似乎有7、8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1到2個中國孩子,這些孩子都很fashion,而且講純正的美語,經打聽才知道,他們是回來探親的,看看曾經出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