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近距離觀察鳥類,老人與他的相機形影不離。記者劉珂攝
81歲高齡的日本老人村本義雄與朱鹮結下了不解情緣,為了陜西朱鹮的保護事業,他不遠萬里先后21次來到陜西洋縣朱鹮保護區,將在日本籌集的2000萬日元全部用于保護朱鹮事業,昨天,老人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陜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授予“護鳥使者”榮譽稱號。
今年已是81歲高齡的村本義雄家住日本石川縣,是當地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自小老人就與各種鳥類親密接觸,對鳥兒充滿了無限的喜愛。1993年,在我省洋縣朱鹮自然保護區第一次見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老人當時的心情無比激動,用老人自己的話講,“終于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找到了自己的‘情人’”,老人與朱鹮從此便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年的5月份、9月份,老人都會來到洋縣朱鹮自然保護區“看望”自己的“老伙伴”,除了“敘舊”,喂食外,還不忘“合影留念”。十幾年來,老人前后共21次來到陜西洋縣為保護朱鹮默默地奉獻著。
為了保護朱鹮,老人每次回國都會四處募捐,籌措錢款,至此,已累計捐助2000萬日元用于陜西洋縣朱鹮保護事業。有一次,老人在洋縣看望朱鹮期間由于過度勞累病倒了,陪同人員馬上把老人送至西安救治,當時院方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好在治療及時,老人最終轉危為安。村本義雄的老伴和兒女都勸老人,年紀大了就不要再來回跑了,但老人的心里對朱鹮的牽掛卻難以割舍。次年5月,剛剛康復的村本義雄老人又帶上善款、背著設備如期踏上了去洋縣的路程。
在日本的時候,老人時常走上街頭宣傳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的知識,同時,老人專為保護朱鹮寫的一本書的部分內容也被收入日本小學的教科書中。除此之外,老人還定期在石川縣的濕地上撒上稻子,為從西伯利亞遷徙路過的天鵝提供食物。
今年4月9日,正值全國暨陜西省第25屆“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舉行,老人也專程趕來參加此次活動,并參觀了“鳥語林”,還在西安交大為學生作了熱情洋溢的愛鳥演講。昨日,老人不顧旅途勞累,又興致勃勃地來到東郊灞河岸邊,看到成群的白鷺、野鴨暢游湖面,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只見老人頻頻舉起相機,“咔嚓”聲響個不停,老人是想用鏡頭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
“我只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為保護鳥類多做點貢獻,這是我一生的心愿。”村本義雄老人由衷地說出了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