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海淀培智中心學校依照學生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和實際接受教學的能力,將學生分別編制在學科中心部和生活中心部。生活中心部的學生基本上是中、重度智障學生,他們的智力水平偏低,接受能力差,認知速度慢。在教學中以生活自理、實用語文、實用數學和活動訓練四個領域課教學為主。我擔任生活中心部活動訓練領域里的感知覺訓練課教學工作。
怎樣教會中、重度學生利用感官知覺去觀察、判斷周圍的生活,提高學生感知覺的分辨能力。這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我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學習參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學會比較、判斷。
一、 教學組織的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個別化教學和小組教學的形式相結合。我采用的是個
別化教學與小組教學形式。個別化教學是具體的個別輔助支持性教學。當我進行感官知覺學習時,首先是利用講授、演示法,使學生能觀察、看到、并能隨時可動手模仿、操作,進行小組式的學習。例如講利用視覺追視光源時,先集體小組講授,并集體練習,在實際中觀察到個別有困難學生時,進行個別化的強化訓練,給個別的支持幫助,使之能夠達成教學目標。
二、 教學過程的安排:
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過程是貫穿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
我從弱智學生的特點出發,把教學過程的全過程安排在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和技能,把抽象的概念知識,滲透到活動之中。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例如我們學習分辨味道,讓學生在活動中去親自品嘗醋和山楂片,酒和麻辣鍋巴,鹽和醬油等不同味道和相同之處,利用嗅覺去分辨。一次一次地品嘗,去分辨不同與相同點,從而使學生能較快地區分、準確地判斷,提高了嗅覺和味覺的分辨能力。
三、 教學方法的選擇:
我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不止是一兩種,而是采用了
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是綜合性的應用。教學方法綜合性是由于我們的教學任務和面對的特殊學生而決定的。一節課中我最常利用的是情境法,將學習內容編設出情境,在情境教學中進行講演法的運用。在講讀后讓學生進行模仿操作法,進行練習。通過操作,使學生學會概括歸納的學習法。當教學進入鞏固階段時,我又采用了評估法。經過評估,及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又采用了個別補救法。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常是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使學生通過觀察、模仿、操作,進行認知加工。提高感官知覺分別力。以此達到教學目標的完成。
四、 教學語言的表達:
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語言的表達是對學生的教育起著
較大影響作用。我們在講課中,教學語言要具有教育性、科學性、簡明性、接受性、啟發性和趣味性。我在教學中非常注意語言的趣味性,在講課中要語言生動、形象、有趣味,特別是弱智兒童要有兒童語言,通過編的兒歌,順口溜,摹態,擬聲來進行教學。,同時還要注意語言的親切,使學生能在歡快、輕松中聽課,學習知識。例如在講授比較排列大小時,我們將瓶子排成大哥、二哥和三哥,還有小五和小六。哥六一塊排排隊。使學生喜歡上觀察課。利用視覺看,觸覺摸和兒歌的趣味,學會了判斷實物的大小。
五、 教具學具的運用:
感知覺教學的訓練課是對學生的眼、耳、鼻、舌、身等進行
多種的刺激,并使學生親口嘗一嘗,嗅一嗅,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中,得到知識,學會觀察、分析、判斷、比較。這樣就需要有針對性的教具和學具的選擇,并具有實際操作意義。
在教具上我是利用觀察,通過物品呈現和利用錄音機、錄象機、投影儀等媒體進行觀察,提高分辨歸類等判斷能力。
在教學中,學具對學生更為重要,特別是智障兒童的學具,許多都是教師特地精心為學生制作的,在上感知覺課時,我為學生每人做一份操作學具。例如分辨不同顏色,分辨輕重顏色,圖片,圖形的比較大小,判斷物品的粗細等,我都為學生每人制作一份,使學生在操作中學到知識,提高認知水平。 保證在有效的時間內,較高速度地學到應學的內容,確保教學目標的效果。
六、 重、難點的突破:
在感知學習過程中,如何突破智障學生的認知歸類,抽象的加工重難
點,我運用“小步子”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的難點分成若干個教學程序進行操作,堅持從少到多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從易到難的學習過程的訓練,使學生能夠突破難點,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分辨粗糙與光滑時,先從視覺觀察入手,看一看誰光滑,誰粗糙,再蒙上眼罩,用手摸一摸,分辨出粗糙與光滑,最后由兩種物品到變換成三種物品的比較判斷,使學生知道當兩種物品出現時,某一種是粗糙的,而當又增加物品時,這個粗糙的物品可能就發生了變化,而成為光滑的物品。培養了學生視、觸覺的判斷能力。
七、 教學強化的手段:
在感知教育訓練中正確適當地運用教學強化手段也是很重要
的,他是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我在課堂教學中,面對中、重度學生的低級實際需要出發,常常是每當學會一個技能,明白一個道理,就吃上一個豆,一片山楂片,一根小蝦條,利用師生的語言鼓勵大家拍手夸一夸。開展雙人競賽活動,評選互幫小組,對先進隊,采用獎勵,玩一玩玩具,發給張小圖片印朵小花等方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保持,并喜歡上感知訓練課。
以上是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教學的目的是把學生教會,而教會學生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而異實施恰當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