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512汶川地震的國人感同身受,此刻,我們都是尼泊爾人。因為唯有此刻,最知道人的渺小和自然的力量;唯有此刻,最知道每一個人都不是孤島。
災情就是命令,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想災區婦女群眾之所想、急災區婦女群眾之所急,雖然地震發生時在雙休日,但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刻,從秘書長到工作人員,全部緊急到位,快速反應,迅速行動,啟動了緊急救援行動。
一、開辟通道,迅速啟動應急機制
4月25日15時,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第一時間與西藏婦聯取得聯系,了解災情及災區婦女兒童的情況,緊急召開秘書長辦公會議,根據災情,迅速做出部署,成立了“4.25尼泊爾西藏地震緊急救援小組”,明確牽頭部門和接收救援物資及災后重建物資、資金使用落實信息的披露辦法,并向社會發出援救倡議,開辟了8條捐贈通道。
二、50萬元“母親郵包”啟運西藏
為解決災區群眾急需的生活物資,4月25日晚,首批為西藏地震災區募集的20萬元1000個“母親郵包”暖心包已運往西藏地震災區,暖心包主要以保暖御寒物品為主,內含毛毯、棉服、手套、護膝等16種保暖生活品,可以為災區群眾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第二批價值30萬元的“母親郵包”也已裝車完畢,近日將發往災區。
三、網絡平臺聚集起公眾愛心
網上募款平臺,更能直觀地顯示公眾愛心之沸騰。災難發生第一時間,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在騰訊、支付寶、新浪、眾籌網、優酷等平臺為社會公眾開通8個便捷的捐贈通道,僅3天時間募集善款近72萬元,并接到眾多愛心人士電話,了解善款流向,流露關愛災區之情。“互聯網+”對傳統公益的擁抱和改造,使捐贈更加便利,利用朋友圈社交關系鏈擴散的“一起捐”方式,讓公益得到滾雪球式的傳播、擴大。可以說,尼泊爾西藏災情是網友愛心跨越國界的一次展示,也是“互聯網+”悄然間帶來的改變。
四、愛心企業慷慨捐助
地震災情發生后,許多愛心企業積極響應通過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緊急救援行動,積極捐贈善款和物資,表達對災區婦女兒童的關愛。
滴滴快的送救災快車盼愛心傳遞
滴滴快的4月28日宣布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款100萬元,支持“母親健康快車”公益項目,主要用于為尼泊爾、西藏地震災區配備醫療救護用車,提高震災地區醫護救災效率,有效幫助當地醫療衛生事業恢復重建。事實上,滴滴快的一直關注公益事業,此前曾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粉愛行動”,并推出了針對女性出行幫助的專項基金——“粉愛基金”,主要方向為解決女性出行難的各類公益事業。
廣東富迪捐贈100萬元婦女衛生用品
4月27日,廣東省富迪慈善基金會通過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表示向尼泊爾、西藏災區婦女捐贈價值100萬元的婦女衛生用品。
廣東省富迪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胡靜表示,這次捐贈不僅是對災區人民的支持和救助,也是希望用實際行動體現富迪作為直銷民族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情懷,更希望藉此體現富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的企業文化精神。今后富迪將繼續密切關注尼泊爾西藏地震災區救援的進展,做好進一步支持搶救和災后恢復工作的準備。
截至4月29日16時,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已接受社會各界捐贈資金、物資3739451.03元。目前,社會各界通過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災區的各類資金、物資正在按計劃,有序組織運送、發放。除已經發送的20萬元“母親郵包”外,后續救援資金物資將根據災區需求陸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