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日報訊(記者黃合 江東記者站楊磊 張繪薇 通訊員徐琳)“這個外頭買不到的,是阿拉自制的有機肥。”日前,在丹頂鶴小區剛剛“開張”的公益街區,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花草醫院”擠滿了社區居民,30多袋自制的花草養料被一“搶”而空。
“現在居民們大多有了‘生態綠化’意識,但家里的花花草草總是種不活。”據丹頂鶴社區黨委書記黃菊芬介紹,此次在公益街區成立的過程中,特意采納群眾的建議,設立了家門口的“花草醫院”,免費提供花卉寄養服務。
“花草醫院”的“當家人”,是今年79歲高齡的鄭小毛師傅。鄭師傅種了30多年的花草,積攢了豐富的經驗,只要看一眼,就能分辨出花草的“病癥”所在。鄭師傅說,門口擺著的幾盆蘆薈,居民送來時已奄奄一息了,他照料了不到一個月,就重新活過來了。
不僅如此,每天一大早鄭師傅就到社區周邊巡邏,將狗的糞便撿來曬干、搗碎,不僅幫助社區維持良好的環境,而且可以制成有機肥料免費送給周邊居民。在過去的3年間,這樣的花草養料,鄭師傅已累積制作了近150公斤。
“太好了,以后一有問題就可以來登門請教了!”家住143幢的張先生養了近十盆花草,卻是個半路出家的“花草殺手”。他拉住鄭師傅的手,仔細詢問施肥的時間、澆水的方法。
據悉,這個公益街區的“前身”,是小區里一排老舊的自行車車棚。這些車棚被租客用來堆放雜物,不僅臟亂而且制造了不少噪音,所以成了居民的“心頭堵”。年初,社區把這6間房統一租過來,廣泛征求了居民代表、黨員代表、志愿者的各方意見,確定了建立“公益街區”、打造小區里“十分鐘”志愿服務圈的基本構想。
現在,正式“開張”的公益街區,除了人氣爆棚的“花草醫院”,還有放置電錘、電鉆、打氣筒等的“工具小屋”,提供磨剪磨刀、修拉鏈等服務的“貨郎鋪子”,普及中醫養生以及設置血壓計、血糖儀的“健康驛站”,縫縫補補和理發服務的“裁剪小店”,以及認領社區“微心愿”幫助困難戶的“愛心超市”,都有志愿者提供定時、定人、定崗的特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