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益榜搭建全省公益交流平臺
2014-12-24來源:大江網
“企業有錢缺項目,公益組織有項目缺錢”成為江西公益乃至全國公益界的一個怪圈。為此,搭建政府、企業、公益組織溝通交流、資源共享的平臺,成為2014年度江西公益榜發布的初衷之一。我們希望,通過益榜發布這一平臺,讓政府、企業、公益組織能夠消除隔閡,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共同促進江西公益的變革。
“政府兜底”是公益項目的保障
公益是什么?維基百科的解釋為“一般大眾的福利或福祉”。這一含義表示,公益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慈善,而是涵蓋了幫扶、環保、科教、衛生等多個領域的一個大概念。
公益的受益人是社會公眾,這也意味著其執行者并不局限于大家熟知的志愿者和好心人,企業、社會組織更應該成為踐行公益的“主人公”。而當企業或社會組織關注某個社會問題,形成公益項目并獲得廣泛關注時,政府就會站出來,最終達成社會管理體制的某項改變。這樣的成功案例有很多,如2011年政府接棒“免費午餐”項目,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又如2009年以來,江西省對兒童先心病、尿毒癥血透等6種重大疾病實行全省免費救助,都離不開公益組織前赴后繼地對這類案例進行呼吁。
江西公益榜旨在搭建交流平臺
在江西,由于各方溝通渠道不暢,極大地影響了江西公益發展的大環境。在過去一年的公益榜發布活動中,記者比照各個企業和公益組織的本年度公益數據發現,盡管部分企業在捐贈、活動方面毫不吝嗇,但在公益項目上,普遍呈現出一種較為薄弱的局面,不僅將公益活動通過項目運作的企業寥寥無幾,而且這些項目大多集中在傳統的助學、扶貧方面,同時缺乏有效的追蹤和反饋。
而對于公益組織,生存依舊是一大問題。2014年初,本報曾發起“圓你一個公益夢”大型活動,其間,陸續有公益組織將自己的項目書提交給本報,其中有不少優質公益項目,如“漁公益”的“心‘戲’盲童”項目、崛美行動的“為鄉村留守老人送光明”項目。然而,由于資金匱乏,能夠最終落地的項目屈指可數。
企業有錢,卻無項目;公益組織項目多,卻缺資金。這一尷尬局面,在現今江西公益界凸顯。為此,2014年度江西公益榜旨在打破這一僵局。組委會透露,2015年1月中旬將借2014年度江西公益榜發布之際,舉辦一場隆重的公益盛典。“屆時,我們將邀請專家評審團、相關政府部門代表、企業、公益組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江西公益的發展和未來的走勢。”
《2014年度江西公益白皮書》將發布
“通常,我們看到的助學畫面往往是‘捐助人站成一排,受捐人鞠著躬接受捐助款’,但其實這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公益的初衷。”江西公益人彭海惠表示,公益具有對等性,對于幫助別人的人而言,那些受助者其實也給予了他們一次幫助別人的機會。
這類公益理念將逐一在公益榜發布盛典上呈現。屆時,我們將邀請由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領銜的、省內外各界公益領軍人物,為到場的政府、企業、公益組織代表,“烹制”一場豐厚的精神盛宴。此外,對于關注江西公益的廣大市民,我們將制作《2014年度江西公益白皮書》,展現江西公益的發展現狀,并對其未來的發展軌跡進行探討和勾勒。
公益的魅力在于何處?企業該如何做公益?草根公益組織的生存之道是什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三者的關系如何協調?這些問題,都將逐一在公益榜發布盛典和《2014年度江西公益白皮書》中為公眾呈現。
鏈接
省外專業公益組織 將帶來新理念
湖南愛彌爾是湖南首個專業社工機構,從1999年正式創辦,經過15年發展,如今已成立長沙市愛樂社工服務中心、長沙市天心區愛彌爾智障兒童康復中心、岳陽市愛彌爾自閉癥兒童訓練中心、長沙市愛彌爾成人服務中心等4個服務分部。其中三個分部承接了“政府購買服務”,是當地社會組織與政府合作辦公益的一個典型案例。
記者了解到,這一成功的社工機構明年將入駐江西,成立江西愛彌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對于江西弱勢群體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福音。同時,由于經過多年發展,愛彌爾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社工服務體系,對于江西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社工服務工作,將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