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如何參與社會創新,履行設計師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是當下設計師群體十分關注的話題。一直以來,中意設計創新中心在美克家居、芒果V基金、微軟等企業的支持下,探索以“文創公益”為基礎的社會企業商業模式。“2015米蘭-國際文化創客設計聯展”分享了“Elephant”、 “梭說”、“花瑤花”、“雅安雨城·安家”等公益創業與社會創新的故事。這些故事中活躍著一群80 、90后的青年設計師,他們身體力行,取得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文創公益”利用經濟落后地區的手工藝、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資源,通過設計與社會創新方法,扶持當地傳統產業的發展,促成新的文化產業輸出,解決當地居民的就業,實現地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文創公益”的本質是以設計實踐的創新力量推動當地產業振興和文化可持續。它為經濟落后地區而設計、為公共安全和災后重建而設計、為多元化的文化生態而設計、為可持續的生態環境而設計,為不同生活形態的人創造共同的幸福感。
Elephant:廢棄編織袋的可持續設計公益
“2015米蘭-國際文化創客設計聯展”分享了“Elephant”、 “梭說”、“花瑤花”、“雅安雨城·安家”等公益創業與社會創新的故事。這些故事中活躍著一群80 、90后的青年設計師,他們身體力行,取得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Elephant 品牌是由26歲的英國設計師 James Munro Boon 一手創立的社會公益服務品牌。James 通過對廢棄編織袋的回收和再利用,制成年輕人喜愛的背包。每出售一個背包,便為非洲和亞洲貧困地區的孩子捐出一個精心設計的書包套裝。這一生產銷售模式,既循環利用了當地的廢料,又為村民提供了不錯的薪水和學習專業技術的機會,為當地村民和收到書包的孩子們帶去長久積極而又可持續的改變。
作為年輕有為的設計師和創業者,James 由于在公益服務做出的突出貢獻受到了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的親切接見,并在全球各地擁有粉絲,成為年輕一代的公益創業偶像。此外,James 出色的品牌運營能力,使得大象品牌迅速成長,不僅在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地開設實體店,還將在緬甸籌建“Elephant品牌度假村”,使游客可以在度假村旅游休閑的同時,參觀背包的制作和捐贈過程,更深入的參與到整個公益的過程。
梭說:基于傳統手工藝的公益創業
梭說緣起于湖南通道,由美克·新通道項目孵化而來,是一個致力推廣侗族織錦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社會企業”。梭說設計師與當地侗錦手工藝人協同創作,通過設計使其憑借文化優勢和資源特點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構建以文化創新和設計參與為導向的“鄉村生活方式”的價值體系。
“梭說”與通道當地的織娘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和可持續的手工作業方式,提供合理的薪資、靈活的作業時間、定期的手工技藝交流與新產品開發培訓等互動的社區合作,并將售出所得一部分捐贈給通道當地的兒童歌唱隊,使留守兒童能夠更加快樂地生活。消費者則通過梭說的手工產品便能直接參與傳統文化保護和當地的公益活動。
2015年,“梭說”項目組又在湖南隆回啟動了 “花瑤花”項目。目前已經基本完成當地的非遺文化的知識平臺構建以及影像設計工作,今年暑假,一大批國際設計師又將入駐虎行山鄉挑花工作基地,以花瑤挑花工藝為重點開發文化產品等。
雅安雨城·安家:災后重建的社會公益創新
“雅安雨城·安家”源于芒果V基金與“芙蓉杯”大賽的合作。V基金在雅安地震一年后,以“雅安”為題在“芙蓉杯”征集災后重建方案。由湖南大學、清華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的師生組成的三校聯合團隊在“芙蓉杯”獲獎設計方案的基礎上,繼續開展以“愛心公益和幫扶”、“設計支持和可持續運營”為目標的社會創新計劃 --“雅安雨城·安家”計劃。
通過多次調研和實踐,為深度融合雅安當地政府災后重建工作,項目組選擇了當地的滎經砂器產業。通過對黑砂器形的再設計,優化砂器生產制作過程,使黑砂獲得質的飛躍,并與當地砂器博覽、砂器體驗、砂器旅游等產業發展規劃相契合,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推動雅安砂器文化和產業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