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為改善如廁環境,他打算設廁所學院
2019-08-16來源:CC講壇演講
       吃喝拉撒睡,他關心拉撒。日本、印度、甘孜,他為了改善廁所,行萬里路。他說,要為改善人類如廁環境而“糞斗”在600所學校掀起廁所革命,打算在清華大學設立廁所學院。11月19日,世界廁所日!廁所學院的院長——錢軍,“糞”戰到底!

       你肯定無數次地上過廁所,可是,你會上廁所嗎?從如廁環境,到便器的使用,再到小小的一張廁紙。廁所學院的院長錢軍,一直為中國沒有廁所文化感到可惜。他曾是江蘇昆山的企業家,不要命地加班到天亮,最終得了腫瘤——幸好是良性。這件事讓這位佛教徒反思,是不是需要做點什么,因為自己曾經許過愿,要為他者盡份力。在一次課堂上,關于廁所革命的想法涌現出來,就這樣,中國的“廁所先生”為廁所“糞斗”了4年多。

       一生花三年待在廁所里,如何把廁所做得和日本一樣好?

       吃喝拉撒睡,人生五大事。吃喝在我們的文化里面有著很多很多的關注,那拉撒我們有多少關注呢?我們可以一天不吃飯,能一天不拉撒嗎?

       全世界目前還有二十五億人沒有一個衛生的如廁環境,因為這樣的一個如廁環境造成的細菌傳播,每天平均導致五千名孩子死亡。人的一生大概要上十六萬次廁所,女生上一次小便的時間是93秒,男生上一次廁所時間是31.7秒,大家可以試一試這個時間準不準。人的一生大概有三年的時間要待在廁所里度過,我們可能很難想象真的要有三年的時間待在廁所里嗎?

       說到廁所,我們一定會想到日本,日本的廁所文化是做得非常非常極致的。那他為什么能夠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我們去做了相關的研究,發現他們有三個特點,第一他們認為廁所里有一位神,這位神在日本是一位廁神;第二個是教育,在日本的教科書里面有非常多的教育的一些文化在這里面體現和融入,特別是他們上小學第一堂課就是讓孩子們去管理廁所、打掃廁所;最后一個是不給下一位使用者添麻煩,這也是日本廁所文化的典型代表。

       我們的鄰國印度也同樣有著很濃重的廁所文化,印度因為受宗教的影響,在宗教里面廁所應該遠離我們的住所,因為它是一個污垢的地方。他們的如廁文化和我們有著非常不一樣的區別,他們是用水洗的方式,右手吃飯 左手擦屁股,所以他們絕對不會跟您用左手來握手的。

       我們中國的廁所又是怎么樣子的?十月黃金周就要到了,我相信大家都有這個感觸,景區永遠有一道風景女廁所總是在排隊。廁所的臟亂差在這兩年的廁所革命的推進中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提升的空間還是非常大。

       2015年我應邀去四川的甘孜州,甘孜州山美、人美,唯獨廁所不美。它的廁所就特別的簡單,用幾塊板攔一攔,下面挖幾個坑用幾塊木板鋪一下,當你踩上去的時候吱吱嘎嘎的,你都在擔心會不會一起跟糞便掉下去了。當地因為受藏傳佛教的影響,他們每年會舉辦一些佛事活動,他們當初人口只有一萬人左右,到那個時間會有二十萬人的聚集。

       因為當地文化的影響,也是因為所有的男廁所里面是找不到小便池的,大家都是野外的排便方式。七八月份是他們最熱的時候,整座山全是尿味,而且對下游的水源都造成了污染。我特別擔心的是這么大的人口密集,又有這么大的排便的話,如果一旦發生疫情那將是災難性的后果。

87177AF23A4DE9D68FE9F96F88E85CC0277DCB93_size297_w960_h540_副本
 
       中國沒有廁所文化?中國人要怎么“糞斗”改善如廁環境?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為什么我們的廁所沒有跟上?我們翻遍所有的教科書里面幾乎找不到關于廁所的議題,我們唯獨能記得的可能就是一句話:飯前便后要洗手。所以我們認為中國在廁所的文化里面是一個缺失的文化。

       2014年3月份成立了昱庭基金會,我們提出了一個愿景:為改善人類如廁環境而糞斗。這一個“糞斗”原來不是這個“糞”,一個月前剛剛改的。當初我們做廁所的時候也想去做公共廁所,我們跟政府提出公共廁所里面現在沒有衛生紙,沒有洗手液,更不用說烘干機之類的。那么我們說政府開放一些資源給我們,我們在公共廁所里面放一些廣告,靠這些廣告的收入來反哺公共廁所,為廁所里面提供相關的服務。那么政府說這是一個公共資源,公共資源里面是不允許有任何商業。

       我們想去學校做一些公益活動,我們免費為學校的孩子提供廁紙,用一張小小的廁紙去影響中國所有的公民能夠關注到廁所這個點去。我先跟大家在這里科普一個小知識,廁紙和面巾紙我們現在都用錯了,我們很多是把廁紙當成了面巾紙,面巾紙當成了廁紙。大家買的這種這么大圓筒的或者是機場這種大的卷子的是廁紙,它的制造工藝跟面巾紙是不一樣的,它遇到水就化了。

       那么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廁所里面都有一個紙簍,廁紙是不需要放進紙簍的,直接沖馬桶沖走,因為它遇到水就爛掉了,放到紙簍里面反而會造成二次的污染嗅覺和視覺上的污染。那么面巾紙因為有時候比如說要擦臉,臉上有很多汗,如果這個紙張也溶于水的話那擦得滿臉都是紙,所以它的密度是很厚的,紙的纖維是非常長的,如果這個紙當廁紙去大量使用的話就會容易堵塞下水道,以后注意,公共廁所里面盡量用廁紙而不要用面巾紙。

       廁所院長決定了,今天你來做小所長!

       那么2014年3月份,我們在昆山試點了第一所學校。我們從自己的理解,上一次廁所要用多少紙我們去做一個折算,大概我們測算下來一個孩子一年在校使用廁紙的費用是十七塊。但是我們發現使用的廁紙的費用一直在往下掉,從第一所學校的十七塊到第一年的八塊六,到最后的六塊多,到現在的五塊四毛七,就是五塊四毛七能夠讓孩子在校用一年的廁紙。為什么會低于這樣的預算?我們就請了專業的機構一起去學校里面去調查,到底什么原因?

       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孩子們早上去上學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跟孩子說:“小明啊,在學校里要多喝一點水啊!”每天早上給他倒一杯水,學校三點半放學的時候很多的孩子會拿著這杯水去倒掉。原來發現孩子們在學校里面不愿意去上廁所,一是廁所氣味比較大,第二,學校要么就是一下子上課了,要么就是一下子下課了,人數非常集中,這也是導致孩子不愿意去上廁所的很重要的原因。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們有便秘的情況,三四天便便一次,有個別現象可能一個禮拜才便便一次,我們相信這跟喝水的多少肯定是有著直接的關聯,雖然我們還沒有相關的數據去證明它的關聯性。人體本身也是一個自然循環的系統,如果我們只注重吃而不注重排的話,那一定會給身體造成負擔。

       我們的公益項目實施了已經四年了,我們在這項目里面想了很多的點子,比如剛才說到的我們為學校免費提供廁紙。我們覺得自己去管理的話,這個廁所相對來說保持的環境可能會更好,我們設置了一個小所長,就是讓孩子去當一個廁所的所長。孩子們覺得很好玩自告奮勇地參與了報名,半個月以后家長陸陸續續找到學校里去:“老師, 是不是我這孩子在班里面調皮搗蛋不聽話?怎么讓他當個管廁所的?”家長認為這是一種懲罰,所以這種反應也是反映出了我們對廁所的一種認知。

       一張廁紙引發出來的思索,中國為什么沒有發達的廁所....那么我們的公益項目怎么樣能夠讓孩子們參與進去?我們動盡了腦筋。那么如何能夠讓它可持續發展?我們也一直在嘗試著新的模式。去年的六月份我們做了一個創新的設想,學校里面什么東西最多?中國的孩子作業最多,作業本、試卷、課外書,可能每個孩子一個學期有幾十斤,我們發現紙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我們在學校里面發起了回收廢紙、置換廁紙,我們把孩子們平常學習產生的廢紙回收起來放在一個點。我們也鼓勵孩子和家長把家里的廢紙和快遞包裹捐到學校里面去。這個活動受到了阿里巴巴、京東、58同城的關注和參與。那么我們這個公益項目在目前應該是全中國投入和產出比最高的項目,五塊四毛七能夠讓孩子在校兩百多天天天有廁紙使用。

       一般的一個小學大概有一千五百個左右的孩子,最少能夠回收五噸以上的廢紙,這五噸以上的廢紙僅僅局限于在學校自己產生的廢紙。那么這五噸的廢紙能夠再生紙4.2噸,能夠減少砍伐八十五棵二十年樹齡的大樹,每年能減少1130.5公斤的碳排放。將近四年的時間,我們的項目在全國二十個省市落地了545所,參與的學生人數超過了一百萬,我們這些項目在全國這么多的地方在做,同樣我們也受到了很多的質疑,同樣我們在發展當中受到了很多的挑戰。

CBAD52C95FF83A6904C78AF57936B7F01065710A_size225_w960_h540_副本

       大家就覺得公益項目公益不是慈善?不是救助嗎?應該是給西部這些貧困孩子的地方去給他提供廁紙,你怎么大多數的地方都是聚集在沿海發達地區?這就是我們項目的一個特點,今天中國最好的高校你可以去看看,它的廁所里面現在有廁紙嗎?我告訴大家,沒有。缺錢嗎?不是,缺理念。所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廁所里面都沒有廁紙,所以我們從這方面去投入,讓東部的沿海發達地區的廁所里面有廁紙,然后再去往西部、往中部去推廣。

       我們推廣的這六百多所學校里面,我們發現有很多共性。大家可以看到照片里面小孩子們踮著腳在洗手,很多廁所里面對隱私的保護非常少,有些老的學校里面可能就有一個廁所或者兩個廁所,它對年級根本就沒有區分,就是一個簡單的解決生理需求的地方。這也印證了:經濟發展了,我們的廁所沒有跟上去。

       五谷輪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結晶,人和自然就在我們這樣的循環當中,我們吃進去、排泄出來,變成肥料去還田,我們每一年排出來的糞便里面的有機質和肥料是非常非常多的。但是現在我們就按一下全部沖到下水道里,對于我們城市的污染造成了非常非常大的嚴峻的挑戰。我們太湖的藍藻爆發就是因為富營養化,水里面含了大量的磷和氮,造成了藍藻的爆發。那如果這些東西能夠有效地提煉的話,不僅污染解決了,而且能夠提煉很多很多這樣的肥料用于農業發展。

       基于這樣的一個理念,我們跟清華大學聯合做了一些研究,我們想在廁所里面做一個循環,讓孩子們從小在廁所里面去參與、去了解廁所。我們做了這樣的一個實踐,這里有六個模塊,第一個模塊是個正常的廁所,孩子們進了廁所以后就是一個正常的功能;第二個模塊是一套處理系統,孩子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套處理系統是如何把糞便和尿液進行處理,是用什么樣的原理能夠變成肥料;第三個模塊,孩子們可以拿著這些肥料到一個種植區里面去種花、種菜、種草,他們覺得特別好玩,能夠拿著自己的便便、尿尿種菜,種成的菜還拿回家讓爸爸媽媽給他做;第四個模塊是一個科普的模塊,這里圍繞著所有的知識點都會在這個科普館里展示出來。

       因為是小學,我們在第五個模塊是一個孩子們在參與玩的時候,產生的一些動能轉換成電能供這些設備的使用;第六個模塊是個DIY的模塊,孩子們在這個里面覺得有很多靈感的話他可以到第六個模塊里面去畫出來。那這個廁所在今年的6月份歐盟可持續論壇上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全世界唯一一套以廁所為載體的創新教育,我們把廁所變成了一個教育的產品。在這個廁所之前我們已經在清華做了將近兩年的試點,這個就是清華現在的這個模型。

       這個模型有很多的其它的功能,包括尿液里面提取很多的尿激酶做胰腺炎的相關藥材的提煉,那么我們給學校提煉就是想以后做肥料的提煉。這些菜每一筐都插著孩子們的名字。我們把一個廁所放在一個學校的角落里面,平均每天超過一千兩百人次去使用,可想而知這個廁所多么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2A43BDD9A70E3501C0F8C03EE3D74DDD99DFF1D6_size67_w960_h540_副本

       清華大學要建廁所學院!您會去嗎?

       前段時間昆山有個美國大學——杜克大學邀請我們去做路演,大家一聽搞廁所的,很好玩,也和今天一樣大家來了很多的學生聽。但是最終有很多志愿者來加入的時候,老外覺得這個事情很有意思,最終我們成立了一個小組,四個人,里面有幾個都是老外,這個也反映出了我們的文化的差別,我們對廁所的這種認知。

       我們這個是跟清華聯合給中國的西部做的廁所,我們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創新。大家都知道大型的廁所,比如說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廁所,我們進去之后發現這個門一條直線,不知道哪個是空的,我們可能要跑到每一個點上去看到哪個廁所才是空的,那么我們現在這樣的一個設計,我們的設計是有一個16度的角,你只要一進門就能看到所有的廁所,哪個廁所里面是有人,哪個廁所里面是沒人,我們發明的水龍頭開始的時候是正常的一個水龍頭,我們設置了一個時間六到十一秒,六到十一秒之后水龍頭直接變成了一個烘干機,強風直接把你的手上的水全部烘干。

       這一個廁所也非常有特點,大家可能從來沒有看到過這個廁所,一般的廁所一開門這個蹲便器是直角的對著自己,很少也有橫著的,我們這個廁所是45度角,那為什么我們會是45度角?

       我們跟西部合作開發的這套產品,西部天氣非常冷,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大家穿著的衣服會特別多,比如說西藏是個旅游勝地,背包客特別多,我們就是希望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面能夠讓他蹲的這個姿勢是最舒適的。那么我們實踐證明,這個45度角在有限的空間里面利用率是最高的。類似這樣的項目我們在這個廁所里面大概有將近三十項的創新。

       我們現在還在做一件大家也許聽起來是件天方夜譚的事情,我們正在籌建全世界第一所高校的廁所學院,并且在我們的清華大學。全世界目前沒有任何一所高校有專門研究廁所領域的科系或者院系,那么我們這個廁所學院未來想做什么?我們想做人與廁所的關系和廁所與自然的關系,我們會把糞便和尿液去做提煉,我們會去做生態的保護,在廁所里面做可持續的發展,能夠在前端做設計讓糞便和尿液排出去的都是零污染的、沒有任何病菌的。

       如果說這樣的學院成立并邀請您去上學,您會去嗎?如果我們改一個名字,我們改成可持續發展學院,變得高大上一點,您會去嗎?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