妝容精致、打扮時髦,坐在聚光燈下的主播“紫薇”看起來與其他互聯網主播并無差別。唯一不同的是,在鏡頭前推薦著一款零食的她是一名聾啞人,在用手語與買家們進行溝通。
“紫薇”(右一)正在進行淘寶直播
27日,持續三天的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在浙江嘉興拉開帷幕,展能節上展示了國內各地殘疾人的特殊職業技能。其中,“紫薇”所在的“聾人淘寶直播秀”展位便吸引了不少人圍觀駐足。
在鏡頭前,笑容燦爛的“紫薇”不斷用手語向觀眾和買家介紹產品內容,在線觀看量節節攀升。然而作為一名青春靚麗的“95后”,過去的她卻略顯自卑。直到在杭州加入某互聯網文化企業的公益電商事業部,一扇嶄新的大門朝她打開了。
在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上,“紫薇”認真地記下了密密麻麻的“知識點”,“動作不要太快,觀眾容易看不清”“多互動多回答問題”……作為一名新晉主播,她與所有互聯網主播一樣,每天持續直播5小時以上“帶貨”。而她的受眾,也以聾啞人為主。
過去聾啞人通過互聯網直播平臺購物者寥寥,溝通是為其中一大障礙。而有了“紫薇”這樣的手語主播,貨品信息也就更為實時地傳達到鏡頭的另一端。如今“紫薇”的粉絲量已經上萬,這在手語主播界已是不錯的成績。
“謝謝美女主播給我們這么好的推薦。”“紫薇美美噠,加油!”在直播平臺上,此類鼓勵留言幾乎每次都在“刷屏”。這是“紫薇”最開心的時刻,她用手語表達道,“我現在對自己很有信心,會繼續加油的。”
目前,中國約有8500萬殘疾人,處于就業年齡段的約有3200萬人。在過去,受身體殘疾和受教育程度的影響,殘疾人在就業創業過程中要比健全人遇到更多障礙,也面臨更大挑戰。而當下,殘疾人就業創業機會越來越多,其謀生手段也越來越豐富。
與“紫薇”每日直播5小時的“動如脫兔”不同,史春杰每天要靜靜在位置上坐5-6小時。肢體殘疾的她是一名京繡傳人,已學習京繡長達十年。在展位前,她低頭穿針引線,認真地完成眼前的一幅牡丹作品。
史春杰正在專心制作刺繡作品
史春杰介紹,京繡又稱宮繡,是一門古老的中國傳統刺繡工藝,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一幅刺繡作品總要繡個兩個月,手工刺繡就是‘慢工出細活’。”史春杰說,“現在機器刺繡已經很發達,但是手工刺繡的細膩程度能達到普通棉線的十分之一,這是機器完全做不到的。”
“手工刺繡是有人的溫度的。”史春杰說,“過去我也找過別的工作,總感覺不適合自己。但當摸到了針和線,我覺得自己又‘有用’了,我也在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
創造價值,是不少殘疾人最大的心愿。除卻自身努力,其中不乏就業平臺為其創造的就業條件及搭建的愛心橋梁。
“如今很多企業不是不想招聘殘疾人職工,而是很多崗位條件不匹配。我們致力于深入企業,在企業需求中盡可能挖掘與殘疾人相符的選項,再牽線搭橋輔導殘疾人就業。”互聯網+殘疾人就業平臺“宜生無憂”創始人孫金政說,多年來該平臺已合作了4000余家企業,幫助萬人次以上殘疾人就業。
如何在自立自強中改變生活與命運,殘疾人群體困惑過,更付出許多。在如今這個社會萬花筒中,“他們”也有了屬于自己的那枚絢麗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