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舊教室,我們都沒想到竟然可以變成這樣!”方振峰校長說,“非常感謝你們幫著這里的孩子們!”方校長帶著向榮公益基金會榮譽理事長丁永慶、理事劉士力等愛心人士參觀,并為變“廢”為寶的閱覽室進行揭牌。孩子們和大家走進了閱覽室,由此開始一段全新的閱讀體驗。
孩子們疑惑地盯著“元雙圖書閱覽室”的銘牌,向榮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道,這是取自與愛心人士劉葉元雙女士的“元雙”二字。她是河南鞏義人,雖去國離鄉已數十載,卻一直心念家鄉的孩子們。依其夙愿,家人便找到向榮公益基金會想在家鄉學校盡一份綿薄之力。
向榮向劉葉元雙女士的家人,介紹了鄉村學校的普遍現狀。據《中國教育報》調查顯示,鄉村兒童閱讀量僅為城市兒童的1/7,有20%的鄉村兒童甚至一本課外讀物都沒有。鄉村學校圖書室受限于發展,適齡兒童讀物極少。
向榮在實地調查完河南鞏義鄉村學校的基本情況后,向他們推薦了這所芝田鎮中心小學。這是一所在校學生超過600名的鄉鎮中心小學,學校老師注重閱讀活動的開展,編制校本課程“童聲詩韻”,引領學生誦讀經典詩文、沐浴書香,但學校原有藏書可讀性、豐富性、適用性較弱,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閱讀需求。
經過雙方的充分溝通,劉葉元雙女士的家人希望通過捐建閱覽室,給孩子們一處心靈滋養的港灣,充分享受閱讀快樂的空間,改善鄉村兒童閱讀環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鼓勵每一個孩子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愛祖國、愛家鄉的有志少年。
向榮認為在鄉村學校建設閱覽室不應該是推倒重建,而是要根據每一地區的風土人情、每一間學校的現狀進行充分利用和有益的改造,希望孩子們的閱覽室是一個開放、豐富的空間,它應該是對兒童友好,并且能夠愜意閱讀的空間。閱覽室應該是富有變化的建筑空間,通過閱讀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性。
從2019年8月確定基本方向之后,向榮邀請清華大學美學學院包林老師團隊,并帶領專業設計師、監理工程師多次進行實地勘探、討論設計,與本地施工團隊建立工作小組,實時跟進工程進度,將舊教室改建而成圖書閱覽室,采用安全、綠色、無污染的裝修材料和家具為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經過各個團隊不懈努力,如今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圖書閱覽室,具有分區閱讀功能,在為孩子們營造良好氛圍的同時,還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實現了閱讀、觀影、遠程教學等多項功能。
圖書是閱覽室最為核心的內容,向榮根據學校原有圖書情況,參考了小學圖書館基本配備書目,以及國內專家評選出的適合兒童閱讀的優質童書目錄,還有大量項目學校的反饋意見,為學校增補了經典性、啟發性、趣味性、本土性、國際性相結合的兒童圖書,供同學、老師閱讀和使用。
特別的是,我們注意到墻壁顏色變得更為清新,燈光不再是冷光源的白熾燈。以及原有刻板的桌椅也變成了柔軟的沙發座位,希望能夠帶給孩子們一種溫暖的閱讀體驗。在鄉村學校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如果能夠有種類繁多的課外書籍,為他們提供放松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孩子們的情緒,以書為伴的日子給他們一點點安慰。
圖書室啟用后,向榮希望孩子們能夠承擔起“小小圖書管理員”的責任,真正成為自己閱覽室的主人。期待孩子們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共同制定圖書閱覽室的管理守則,實現自助、自主閱讀,在借閱中培養孩子們的自覺和管理能力,促進他們養成良好行為規范。老師們也能夠利用這些書籍,組織更多有趣、接地氣的閱讀活動。
此次,“元雙圖書閱覽室”的落成寄托著向榮對鄉村教育發生變化的美好祝愿。這也是向榮“欣智閱讀”項目建設班級圖書角取得了一定經驗之后的積極探索。希望能夠以此作為示范,在需要的鄉村學校建設更多圖書閱覽室,聯合更多愛心人士、專業學者、各個領域的專業力量,不斷優化發展。通過全方位的支持,為鄉村老師賦能,組織更具有創造性、承載在地文化情感的閱讀活動,共同助力鄉土書香校園建設。
為了使鄉村兒童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孩子們從“能讀書”到“讀好書”,北京市向榮公益基金會自2017年成立兩年來,深入鄉村,走訪了上百所鄉鎮小學和鄉村小學,與鄉村孩子和老師們多層次的交流,并開展了班級圖書角、鄉村教師培訓、鄉村夏令營等切合鄉村實際的項目,努力解決中國鄉村教育面臨的切實困境。截至2019年8月底,向榮已為256名鄉村校長和教師提供能力建設培訓,在全國15個省44所鄉村學校開展公益項目,受益兒童達16515名。
鄉村教育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希望能惠及更多處在教育神經末梢的鄉村小學,為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