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或將助力解決醫患關系
2015-02-15來源:健康報網
2014年,隨著大量資本的進入,移動醫療進入了井噴式的發展階段。作為移動醫療的先行者,好大夫在線于2月4日邀請了百余位知名醫學專家、醫療管理者、移動醫療研究者共聚一堂,圍繞“品牌、效率、價值——移動時代醫療新模式”的主題,從不同的維度探討當前移動醫療的發展態勢,美國移動醫療前沿觀察,以及在移動互聯時代醫生的品牌建設等內容,引起了在場嘉賓的強烈共鳴。
論壇有幸邀請到衛計委宣傳司毛群安司長蒞臨指導并發表了講話,毛群安司長肯定了好大夫在線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并表達了對好大夫在線的期待。
毛群安:移動醫療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
首先我想說三個關鍵詞——感謝、敬佩和期待。
第一個是感謝,感謝以王航為代表的好大夫在線同事們幾年來堅持不懈的追求,不管是以往在互聯網深水靜流的時期,還是現在移動醫療風起云涌的時期,好大夫在線依舊不改初衷,一直致力于為公眾的健康服務。在這樣一個互聯網發展迅速、社會人心浮躁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把這件事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做下去,非常不容易。今天在座這么多的專家共同來支持和見證,說明好大夫在線確實成功建立了一個這樣的平臺,確實為醫療衛生服務和社會公共健康做出了貢獻。
第二個是敬佩,敬佩今天在座的以及未能到場的好大夫們,你們是一群對新技術、新平臺有著天然親和力的人。今天的這些醫療專家們能夠及時與這個互聯網時代并駕齊驅,將為患者答疑解惑當成每日的習慣,真的很不容易。同時,作為大夫,大家平時的臨床工作、教學和科研非常繁忙,并且當人們對傳統的醫療模式比較得心應手時,就不可避免地對新的東西產生抵觸情緒,但是大家居然能夠快速地學習新東西,改變傳統的醫療模式,使用新技術、新平臺,還能用的非常得心應手、非常好,這也是令人深感敬佩之處。
第三個是期待,期待像好大夫在線這樣的互聯網服務平臺能夠繼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并在公眾醫療健康方面發揮科普的作用,在醫改政策的宣傳方面也能發揮溝通、互建互享的作用。眾所周知,當前社會的醫患關系比較緊張,我們要彌合這種關系,需要我們不僅在管理方面,同時也要借助新的媒體平臺,共同努力。
在提升患者滿意度方面,通過好大夫這幾年的努力可以看到,借助互聯網能夠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接受網絡平臺服務的絕大多數患者對這樣的服務是滿意的。同時,更希望能夠借助新的媒體平臺,將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東西傳輸給整個社會。
在就醫指導方面,很多專家可以借助該平臺,給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就醫指導,而這些內容也可以供其他的患者作為就醫參考,因為很多患者可能并未找到專家看病,但是當患者看到了專家給其他人回復的問題后,這些就醫指導就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了。
在醫學科普方面,當今社會,公眾對虛假醫療信息的辨識能力和抵抗能力比較弱,容易受到誤導,因此提升公眾的身體素質非常重要。這就需要開辟一個主流的醫療信息傳播渠道,讓專家們能夠真正占領科普陣地,也讓公眾直接獲取權威的醫療科普知識。加之現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有一個習慣就是有什么問題先上網查查看,因此,專家們可以借助這個平臺,傳播科普知識,也讓公眾最接近這些科普信息。
同時,也期待著好大夫在線在宣傳醫療政策方面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不久前,北京市進行了一項關于醫務人員對醫改政策知曉度的調查,通過調查發現,有近1/3的醫務人員對當前國家進行的醫改政策不是很了解,還有部分醫務人員表示不太關心這些事情。實際上,醫務人員是推動醫療改革的主力軍,如果醫務人員對國家推動的這些政策都不了解,就更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實施這些這政策了。
其實,醫務人員或者網站可以將這些宣傳醫改政策的材料發布出來,借助這個新的媒體平臺,供其他醫務人員分享,也讓那些來求醫治病的患者能夠看到新的醫療政策。比如,過去有的醫院會碰到一些三無病人(即指無治療費、無姓名和居住地、無責任承擔機構或人員的病人),看完病,沒有人支付醫療費用,現在,國家建立了疾病應急救助基金,通過好大夫在線,將這些信息傳播出來,醫務人員知曉后,就可以幫助這類患者,通過該渠道獲取醫療救助。并且,這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王航:移動互聯網對醫療服務的改變
好大夫在線創始人王航發表演講,分析互聯網對醫療服務的影響,并發布了《好大夫在線2014年度報告》。
王航認為,醫療領域有三個層面正在被移動互聯網所改變:
1、借助移動和互聯網,醫療服務已從院內擴展到院前和院后;
2、醫生的工作平臺將變成云端+HIS;
3、互聯網上的患者口碑成就醫生品牌。
此外,王航在現場還發布了《好大夫在線2014年度報告》。
去年整個醫療互聯網領域,最大的變化是用戶行為的“移動化”。2014年好大夫在線的移動端瀏覽量從1月份的50%多,上升到12月的70%,其原因是在手機上使用好大夫在線非常方便快捷。另外,很多醫生也開始使用好大夫在線的手機客戶端,其在2014年的增長率已經達到了226%。
我們選取了2014年和2013年每天醫生在線時間的分布圖,醫改一直在推動醫生們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向患者提供服務,在移動平臺上首先實現了。因為大家可以看到每天四點鐘以后,特別到了晚上九、十點鐘的時候,醫生在線達到了高峰,醫生們都是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為患者們提供服務。2014年中午12點的時間又形成一個高峰,因為醫生用手機開始回復患者問題,連中午的碎片時間都用上了,醫生為了患者還真是蠻拼的。
2014年,醫生與患者三次以上的咨詢在全部咨詢中的占比達到34.52%,而“醫患同省比例”已經超過了35%。對于患者來說,找到合適的大夫最重要。2014年好大夫在線為患者推薦的就診方案,患者滿意度達到了96%以上;2014年好大夫在線推薦給醫生的病例中,“受到醫生喜愛”的病例達到了44%,這是我們深化運營的收獲。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的醫患活躍度和粘性都有了大幅的增加,一個月中多次使用好大夫平臺的患者數超過了60%。
我們認為醫生的服務是有價值的,但在購買服務方面,患者需要一個相對長的觀念轉變期。然而,好大夫在線一直不遺余力地推動患者為有價值的醫療服務買單。2014年好大夫在線的電話咨詢付費數和網上咨詢付費數都有了40%的增長,超過6萬人多次使用了電話咨詢。其中,醫患異地的咨詢占八成,這意味著好大夫在線在幫患者節省非醫療部分的旅行成本。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