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代表建議落地 上海告別"磁帶教學"
2017-09-11來源:檢察日報
        2017年秋季開學,上海約140萬中小學學生用教材配套音頻資料全面實現網絡下載,這標志著,上海中小學從此告別“磁帶教學”。事實上,早在一年前,上海市人大代表王玉香就提出,教材用磁帶應盡早“退役”。通過一年多的疾呼與各方奔走,這一代表建議終于圓滿“落地”。

       調研:使用僅三成支出上億元

       “提供英語mp3音頻,解學生和家長之憂”“按需登記供應,減少雞肋磁帶”“建立補償機制,推動磁帶改革”,2016年人代會上,上海市人大代表王玉香一口氣提交了三條代表建議,歷數磁帶的不合時宜:“都啥年代了,學習配套設備還這么落伍?”在王玉香看來,中小學課程配套英語磁帶被吐槽多年,原因之一是,面目老舊,使用不便。

       “學生英語學習的磁帶面孔從未改變,與校園內外的信息化普及氛圍儼然是兩個世界”,王玉香指出,磁帶的使用給家長、學生帶來很多不便和煩惱。對家長來說,錄音機早被淘汰,不得不四處尋覓。“每到開學季,‘磁帶的煩惱’就上演一次。對學生而言,現在的‘00后’滿眼皆數碼科技,學校也設置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電子閱覽室等,轉而面對磁帶和錄音機的笨重體積、古板操作、落后走帶,有種倒錯的穿越感。”王玉香提到。

       而對磁帶項目的另一個“槽點”是驚人的財物浪費。為了能夠準確把握事情癥結,推動政府部門解決,王玉香在提出建議前進行了深入調研,并仔細算了一筆賬:以磁帶量較少的牛津教材計算,中小學教材12年共45盒,按每盒5元、小學90萬人、初中30萬人、高中30萬人計,則義務教育階段政府財政支出為9900萬元;高中生自費部分為2250萬元。同時,王玉香通過調查發現,至少七八成的磁帶,學生根本不用甚至都不開封。此外,卡帶的生產、處理過程中,不斷產生環境污染。

       追問:磁帶為何成“老梗”

       對磁帶的“抗議”,王玉香并非第一人。在更早之前,也有上海市人大代表提出過相關建議,但都被“留作參考”。

       “磁帶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遲遲未解決,一定有深層的原因”,王玉香表示。為此,她多次與政府部門溝通,了解到政府部門主要是基于兩方面考慮:

       一是教育公平問題。購置能播放電子文件的手機、電腦等設備成本較高,而磁帶復讀機等價格相對低廉,所有家庭都能承擔。政府提供的教材及其配套材料,考慮的是面向全體中學生的基本適用性,即保障全體學生的教育教學使用公平性。

       二是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目前,教材及其配套磁帶是相關出版社的產品,改為可下載的音頻類電子文件,涉及版權保護等問題。

       對此,王玉香認為,就上海地區來說,用磁帶的學生比例非常低。為了不確切需求的小比例人群,卻要確切不需要的大比例人群來陪綁,實在浪費。她同時建議,可以在教育系統官網主頁,或在教育系統指定的其他網站集中設“英語教材音頻下載”欄,學生可通過提取碼等方式提取英語資料的mp3音頻。

       為照顧到部分仍有磁帶需求的學生,王玉香提出,對磁帶供需探索登記制,如學生因某些原因仍需磁帶,在統計數據后,學校可以根據統計數據購買磁帶。

       落實:分步走完成中小學全覆蓋

       對于代表的提議,政府部門也給予了積極回應,并實施“分步走”戰略:

       去年春季開學后,上海市教委啟動了部分學段部分學科磁帶需求的登記工作,同步與相關出版社和教材發行部門共同研究和實施教材配套音像資源的載體和配送方式。

       同年秋季,上海在初中、高中學段試行學生用教材配套音頻資料升級工程,取消了磁帶與課本捆綁配送方式,采用網絡下載mp3格式數字化音頻文件的形式配送。

       在今年的人代會上,王玉香代表再次向市教委提議,希望“去磁帶化”政策可以盡快在小學階段推廣。

       “一年來,音頻資料升級工程運行順利,不僅滿足了學生語言學習的功能要求,還減少了資源浪費”,市教委負責人表示。

       在總結試行經驗的基礎上,今年,上海市教委進一步推進音頻資料升級工作的落實。這個秋季開學,該市約140萬中小學學生用教材配套音頻資料全面實現網絡下載,覆蓋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段,涉及100種教材,共計337個音頻文件。同時,提供的音頻資料,拓展到小學語文、英語、數學學科。至此,“雞肋”磁帶正式“退役”。

       “這次的建議,雖然由我提出,但是能夠最終圓滿落地,是社會共同呼吁的結果”,王玉香提到,一方面要感謝之前提出相關建議的代表,使她的建議能夠更加有的放矢,同時,在此過程中,媒體等社會各方予以大力關注,政府部門努力克服諸多難點,積極協調各方,力促問題的解決。“代表的責任,就是反映民情民意。只有社會協同、政府給力、各方齊心,才能真正把民生呼吁落到實處。”王玉香表示。(詹順婉)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