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在北京發布了最新的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2016年度報告。這份報告是全球首個基于品牌在華供應鏈環境管理表現而制訂的量化評價體系,幫助推動逾700家在華供應商改善自身環境表現。此次納入評價范圍的品牌涉及到IT、紡織、皮革、日化、食品飲料、汽車等9大行業,數量高達198個。根據此次CITI指數品牌得分和排行榜顯示,美國頂尖牛仔巨頭Levi Strauss & Co.(簡稱LS&Co.)今年上升兩位、位列第四名,已經連續三年躋身前十。
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并非偶然。自1990年LS&Co.開始從中國進行原料采購時起,就努力在中國推動綠色生產,促進污染治理和環境改善。1991年,LS&Co.通過一部在業內具有變革意義的《合伙人守則》(Term of Engagement),對每一家合作的供應商都設定了嚴格的可持續發展標準,成為紡織服裝行業打造綠色供應鏈的推動者。另一方面,LS&Co.將對工人權益的保護作為下一步可持續發展的愿景,于2011年設立了工人福祉項目(Worker Well-Being),從關懷一線工人權益出發,為生產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帶來了可持續的商業及社會效益。
據悉,工人福祉項目的設立源于LS&Co.的企業基金會——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近20年來對工人賦權項目的支持。自1952年LSF被設立以來,一直在資金、合作方及項目的選擇上為LS&Co.提供支持。同時,基金會還將目光投向LS&Co.開展業務的社區中的重點企業,資助它們通過創新的跨領域協作提升可持續性。LS&Co.通過基金會,從人、環境、產品及生產過程四個方面入手,一步步推動可持續發展,為當下紡織服裝行業的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做出了表率。因此,我們請到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亞太區高級經理黃逸文(Stanley Wong),請他分享LS&Co.和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對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特別是工人健康、權利和幸福方面的一些經驗。
黃逸文(Stanley Wong)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亞太區高級經理
公益中國:不久前LS&Co.宣布擴大并公布工人福祉項目,也是LS&Co.重點推進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它有什么獨到之處,是如何真正惠及產業工人的?
黃逸文:工人福祉項目是一個商業倡議。項目的關鍵點是能夠及時獲得工人們的反饋,了解他們需要什么,從而幫助他們更加融入,成為更健康、高效的員工;這個項目還能幫助分辨哪些訴求能夠被滿足,而哪些又迫切需要被解決。當然,我們也在積極地與工廠中層管理人員(如生產線管理人員和監管人)接洽,以確保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并參與進來。
這是一個聯合我們的供應商實施的長期戰略,會融入供應商的日常工作中,這不是在做慈善,也不是可有可無的商業點綴,而是實實在在的合作門檻。 就像LS&Co.的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hip Bergh近期所說,“從現在起,這就是我們對全球供應商的要求,也是我們之間的合作方式。”
李維•施特勞斯公司走近工人們,了解他們對生產和健康的需求
公益中國:可以談談工人福祉項目在中國的發展情況么?
黃逸文:在中國,工人福祉項目才剛起步,目前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有中國艾滋病關懷(Aids Care China)、女工健康教育計劃(HERproject)和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一直以來的工作重點是艾滋病防治,以及幫助提升服裝工人的權益和幸福感。LS&Co.計劃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增加更多的合作方。經過多年的合作,我們有些有趣的發現:與柬埔寨、孟加拉、海地的工人相比,中國工人的需求不太一樣。比如,中國工人對健康和衛生條件的認識更全面,享受的醫療條件也更完備,大部分中國工人無需擔心飲用水的清潔度和生活環境的衛生質量。LS&Co.和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計劃與工廠一起,關注中國工人們的需求,期待更多的發現。
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與相關組織合作,與女工們分享勞工、健康及財務知識
公益中國:您認為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在中國進行的這些項目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黃逸文:我們通過自身的實踐證明了,與民間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合作可以幫助更好地實現社會利益。我們對中國艾滋病關懷(AIDS Care China)及其各地的心理咨詢和醫療培訓項目的資助就卓有成效。這也讓我們確信在艾滋病患者和醫療服務團隊、醫院管理層之間的有效合作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李維•施特勞斯公司關愛女工項目讓女工綻放笑容
公益中國:推進工人福祉項目期間是否曾遇到困難?如果有,可以分享一下當時的情況和最終解決辦法嗎?
黃逸文:改變人們慣常的想法通常是困難的,在信任建立的初期我們確實遇到一些挑戰。在2011年項目試點期間,一家供應商的管理層不愿意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不希望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參加廠內的項目介紹會。管理層的這種強烈的不信任是出于此前與其他非政府組織的消極合作經歷。通過幾場會面之后,項目各方才逐漸建立起信任感,工廠管理方也同意讓非政府組織的員工進入工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供應商和工廠管理者逐漸對工人福祉項目以及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產生了熱情。他們積極發展項目,還自發投資將工人福祉項目擴展到它全部五個工廠。
公益中國:為什么LS&Co.投入如此大量的資源來促進服裝行業乃至整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黃逸文:因為我們相信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正確的,更重要的是它對企業有利。當今的消費環境下,消費者們的期望越來越高,他們需要我們堅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標準,我們不能走下坡路。而出于業務提升的考慮,我們需要降低成本,比如我們實行的Water <Less™項目。它幫助我們在制作牛仔褲的過程中節約了96%的用水率。我們在5年前開始的這個項目,到現在已經幫助我們節約了超過10億升的水。與此同時,電力能源的消耗也在減少,我們在每一件產品上都節省至少4分錢的成本,當這樣的成本節約擴大至幾百萬件衣服的時候,這筆費用就很可觀了。最后,考慮到風險管理的問題,我們不希望自己或是供應商的工廠出現一些事故。所有LS&Co.屬下的原料工廠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起火或是坍塌的情況,這也歸功于對標準的嚴格遵循。當然,也要感謝在我們身后,業內很多公司紛紛效仿,我們相信LS&Co.和整個服裝行業都能做到甚至貢獻更多。
LS&Co.研發Water <Less™技術并推出紡織行業首個水循環/再利用標準
公益中國:您如何理解LS&Co.的價值觀(創造力、同理心、正直以及勇氣)?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又是如何踐行這一價值觀的?
黃逸文:LS&Co.的價值觀(創造力、同理心、正直以及勇氣)是我們歷經163年的企業核心所在。價值觀教會我們如何經營的同時也激勵著我們,帶給我們更多的靈感。價值觀引領我們投身可持續發展建設,LS&Co.參與支持良好棉花倡議(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減少棉花種植過程中的用水和殺蟲劑用量,并在資金上為數十萬棉花種植戶提供支持。這套價值觀在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的工作原則中也得到很好的體現,比如我們在慈善事業中踐行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的領導力和冒險精神;對于當今的時代背景來說,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是一個很好的獨特的杠桿,通過創新撬動革新;而對于社會公平的問題以及日常社區的工作,我們也努力爭求真實性與可靠性。
LS&Co. 計劃在未來100%使用符合“良好棉花倡議”(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標準的棉花和再生棉
通過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的協助,以及與各地組織的合作,LS&Co.努力推動供應商實現規模化的可持續,并取得實質性進展。據了解,從1992年起至今,李維•施特勞斯基金會已向非營利組織提供了六百萬美元的捐助用于支持中國地區工人和組織的發展。LS&Co.預計至2017年底,將工人福祉項目延伸至其在中國的7個工廠、造福10,000名女工, 而到2025年,LS&Co.在全球的目標是把工人福祉項目做成用于物資采購的管理原則,并將適用規模擴大到生產產量的80%,借此造福超過30萬全球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