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
當今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它已日益影響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長,究其原因,主要有:
“角色轉換和適應障礙” - 進入大學,每個人都要經歷角色轉換與適應環境的過程,此時往往會出現許多心理問題。導致學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現實中的大學與他們心目中的大學不統一,由此產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對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新的教學模式和自己以往的生活環境不適應,產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調;另外,新生作為大學中普通的一員,尤其是在名牌大學,與其以前在中學里作為佼佼者的感覺大不一樣,這也是導致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大學生對新環境不適應,如得不到及時調整,便會產生失落、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有的學生還會因長期不適應而退學。所以,應該特別注重對新生入學后的心理調適,幫助他們度過心理失衡期,成功地進行角色轉換。
“交際困難”- 的心理壓力現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為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際或其它目的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導致大學生交際困難有以下幾個原因:現在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從小教育不當造成了一些負面效果,如任性自私、為所欲為;從小缺乏集體環境而導致缺乏集體榮譽感與合作精神;家長的過分包辦使獨生子女上大學后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缺乏坦誠的心態和理解偏激等等。由于交際困難,一方面導致大學生產生自閉偏執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無傾述對象,會加重心理壓力。
“就業壓力”- 近幾年來由于高校擴招,社會競爭的加劇,就業市場的不景氣,畢業時的就業狀況和入學時天之驕子的心理預期差距太大。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這對大學里眾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對“網絡的依賴”-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這樣,久而久之,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還可能導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觀的塑造。其次,迷戀網絡還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舉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亂語、行為怪異。
“低調的人們”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