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被低估的共情力,對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2023-09-22來源:公益中國網
14-30-43-89-136072

昨天下班路上,刷到一個網友分享的視頻。

本以為是稀松平常的碎碎念,可看著看著便發現原來并不簡單。

網友目前正在讀大學,課余時間會接些家教的兼職,家教的男孩總喜歡找個空隙跟她聊天。

有次,他問網友:“你為什么要做家教?”

“我要賺生活費呀。” 

男孩聽后還是嬉皮笑臉,網友也沒有把這對話放在心上。

但之后她發現男孩多了許多小動作,他總是給網友塞好吃的,網友也會給他帶零食,但每次他都會說“下次別給我帶了”。

起初,網友以為他嫌零食不好吃,男孩否認了,但也沒說為什么不要。

圖片1

來源:姚上進不上鏡

前兩周,男孩一家計劃出去旅游,不確定回來后是否還需要家教,于是網友打趣般地問他;“如果這是最后一天,你會想我嗎?”

只見男孩用衣服擋住臉后說了句:“我會想你的零食。”

他的口是心非自然一眼就暴露了。

前兩天,男孩追問網友是否喜歡哈利波特,在得到網友肯定后,硬是把他最愛的《哈利波特》給了網友。

因為過于貴重,網友強制還了回去,拗不過的男孩喊著:“你真是個大壞蛋!”

他們旅游回來后,家教繼續,男孩則指著中國地圖問網友去過哪里,網友告訴他自己還沒出過省。

這時,網友想起自己之前教的另一個學生也問過這個問題,那個孩子知道后很是驚訝,不敢相信網友這么大了還哪都沒去過。

但這個男孩卻沒有作聲,只說他要寫旅游作文,但忘了都玩了些什么,于是讓媽媽把照片都發給網友。

媽媽自然也明白男孩的心思,將照片一股腦都發到網友手機上。

男孩則慢慢介紹起這些景點來,最后用搞怪的語氣調侃:“看吧,其實也就這樣,沒什么特別的,你也看過了。”

后來因為有個家教課跟男孩的沖突了,網友就推掉了一個,男孩得知后很著急,他嘟囔著心里的疑惑:“你不排滿家教,你的生活費怎么辦?”

網友一時間也沒有反應過來,原來,從當初聽到網友那句“要賺生活費”開始,這個男孩就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平等地溫柔地關心著網友。

事后她動情地在網上分享了這段家教經歷。

分享的這段視頻看完了,奈何后勁兒太大,讓人根本靜不下心。

和評論區的萬千網友一樣,除了對男孩有滔滔不絕的夸贊,心頭還有個巨大的疑團——這么大點的孩子,怎么會用如此強的共情力?

有人說男孩是天性使然,他是一個本身就很好的人。

也有人說可能男孩很喜歡跟著這個老師學習,再加上比較感性,就有了對老師的這份共情。

......

大家火熱討論著,視頻的留言越來越多。

微信圖片_20230922153022

來源:抖音截圖

當評論再次刷新,有個網友提到的一處細節,似乎給了我們答案,他說:

“他的媽媽真的會把照片發過去,而我的家長會說你不要管別人,管好你自己,把自己的學上好。”

短短兩句話,讓人直接有了畫面感,這不就是我們從小就聽過的嘮叨,而這位網友的家長不也正是生活中大部分父母的真實寫照嘛。

我們恍然,原來男孩之所以有這么強的共情能力,他的媽媽功不可沒。

只是在家庭教育中,像男孩媽媽這樣的家長并不多見,對于共情能力的培養更是少之又少。

也正因如此,我們看到一個身上閃爍著共情力的孩子時內心便波瀾萬丈。

所以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聊聊這個被父母嚴重低估的能力——共情力。

圖片2

來源:圖怪獸

那么共情力究竟是什么,培養這種能力又有什么作用呢?

共情能力其實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也被叫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理解和感受別人情感的能力。

共情能力高的人不僅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情緒狀態,理解這種情緒產生的原因,還能將根據這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與他人形成良好的互動。

一般聽到這兒,許多家長就開始厭煩了,他們認為這樣做孩子就會受他人情緒的影響,變得多愁善感,再加之若總是根據別人的情緒左右自己言行舉止,那時間長了,也會變成討好型人格。

其實,這一點家長們真的多慮了。

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在有關共情一詞的表述中,曾說道共情是理解另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經歷,就好像你是那個人一般,但同時你也時刻記得,你和他還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個人,而不是成為了他。

發自內心的情感是共情的基本屬性,那些帶著情感的交流始終是建立在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基礎上,是一種站立的傾聽及思考。

每個生命都有其共通之處,共情力所呈現出的換位思考,是對他人的撫慰,也是對自己的照見。

圖片3

來源:圖怪獸

回到小孩子身上,不難發現,那些擁有共情能力的孩子,他們身上的特質與大多數家長所以為的恰恰相反。

學校里他們往往更受老師同學喜愛,也更容易交到知心朋友,生活中更是常常被人夸獎......試想,誰會不喜歡一個真誠有禮貌的孩子呢。

待他們成年后,大多會成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能正確處理大人世界中極其復雜的情緒,不會被困難輕易打倒。

同時,這種能力也會促使他們在工作中進行更為有效地溝通,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

而缺少共情能力的孩子,他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的傷心視而不見甚至故意“揭別人傷疤”。

于是冷漠、無禮、愛發脾氣就成了他們的標簽,表面上看似“威武無比”,但實際社交能力堪憂,長大之后時常碰壁,嚴重的還會誘發心理問題。

圖片4

來源:電視劇《三十而已》截圖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顧佳的兒子許子言也是個有著超強共情能力的小孩。

看到媽媽因為擔心外公而徹夜難眠,他就摘下自己的定位手表送給外公,好讓媽媽睡得踏實;看到爸爸因為脂肪肝被媽媽限制飲食,晚上餓得到處找食物時,他悄悄地把藏在被子里的零食分給了爸爸吃......

許子言和開頭提到的那個家教男孩一樣,讓人單是通過屏幕就如沐春風。

我們會羨慕他們的父母有個這么乖巧的孩子,也會在看到這類孩子時吐槽自己的孩子咋啥都不如人家。

殊不知,很多時候是自己忽略了對這一能力的培養。

圖怪獸_97a867f5c798f508fdcd0027cb773b13_21697

來源:圖怪獸

雖說孩子從出生時,就帶有一定的共情能力,但如果后期不進行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這種能力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弱化。

而培養這種能力的黃金時段就在幼兒期,此時打牢基礎,將終身受益。

那具體要怎樣引導呢?

首先,父母要懂得與孩子共情

孩子摔倒了,你覺得不嚴重,隨口說了句:“沒事,不疼”;

孩子拿到了好成績,你怕他驕傲,就一臉冷漠對她說:“下次要退步,看我不揍你”;

孩子被誤會委屈哭了,你覺得他太矯情,于是扔下一句:“幾歲了,再哭都笑話你”。

......

父母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對孩子的種種行為作出回應,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就是忽略別人的情緒和感受。

慢慢地,他們不愿再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情緒,也失去了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

要知道父母作為孩子最親密的陪伴,其一言一行都能對孩子產生直接影響,一個擁有共情能力的孩子,其身上的溫良多半是來自父母。

所以在與孩子相處中,我們也要努力做一個與孩子共情的父母,帶著一顆童心去理解、陪伴。

做孩子合格的解碼人,為他們創造平等有愛的環境,他們共情的幼苗才能茁壯成長。

其次,用生活場景予以啟迪

最好的教育資料,往往來源于生活。

生活的每一個場景都是啟發、培養孩子共情力的絕佳素材。

比如看到一張尋找失蹤狗狗的啟事,可以和孩子探討那個丟失寵物的人心情怎樣、你在看到這個消息時自己的心情是怎樣、寵物主人為什么要想找到那只狗狗......

真實的生活事件會讓孩子的感受更加貼切,在幼年時經常從生活場景中予以啟迪,他們就會有一種對于情感恰到好處地把控,共情力也就在不知不覺間鑄成。

一個人失去共情的能力,也就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所以,培養孩子共情的能力,也就是傳授了他們幸福的能力。

到時,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擁抱世界,世界也會對他以溫柔......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livelihood/show.php?itemid=38546

圖片已注明出處,版權類圖片獲得正規授權,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