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8月7日電(記者沈汝發)福建省漳州市今年的中考招生工作已接近尾聲,但這個市出臺的一項政策——民營企業納稅大戶子女可以加20分(課改縣13分)照顧錄取,在當地引起廣泛爭議。
“納稅大戶子女中考加分”被質疑
8月2日下午,漳州二中門口。莊曉靈還沒有從中考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她報考了漳州最好的學?!闹菀恢?,但由于1分之差,結果只能上二類校——漳州二中?!昂茈y說與這種加分政策沒有關系”,莊曉靈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她說的加分政策,是漳州市中招辦制訂的“納稅大戶子女中考加分”政策。根據這項政策,經市政府辦審核公布的漳州市民營企業前100名的納稅大戶,其控股企業主的子女可享受加20分(課改縣13分)的照顧。
這一政策出臺后,引發不少考生對其合理性的質疑。漳州三中考生鄭君表示,“納稅多只是父母的功勞,并不是孩子創造的,他們憑什么可以加分?”
考生林菁也表示,“納稅大戶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兩碼事,現在納稅大戶的子女可以加分,等于有錢就可以買分一樣。這樣對沒錢的學生,尤其是農村貧困生很不公平?!?/P>
“這種不合理的加分會將其他考生的名額擠掉,尤其處于分數線邊緣的考生會深受其害?!币晃恍樟值目忌f。
漳州五中的生物教師陳海斌也認為,在招生時,不應將這一因素納入照顧范疇,“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而且也會讓孩子從小就對教育的公平性產生懷疑。”
加分的幅度是考生和老師質疑的另一個焦點?!凹词挂疹櫍膊粦撜疹?3分甚至20分”,陳海斌說,“中考的大多數題目是基礎題,一般科目的區分度也只有20分左右?!?/P>
考生林藝琳告訴記者,13分或20分的加分可以把只夠擇校分數線的考生變成正取生,只夠二類校分數線的考生變成一類校學生,“差1分就差很多人,更別說差13分甚至20分了。”
漳州市中招辦公布的數據驗證了這一說法。2006年漳州市中考總分只有450分,一類校漳州一中正取生與擇校生的分數線只相差27分,漳州三中正取生與漳州一中擇校生分數線只相差16分,二類校漳州八中正取生與一類校漳州三中擇校生分數線只相差26分。
教育局:鼓勵民營經濟優化投資環境之舉
為何出臺這樣一個照顧納稅大戶子女的加分政策呢?漳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駱沙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是市委市政府的決定,主要考慮到漳州市民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工業立市進程緩慢,此舉是為了鼓勵民營企業,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記者了解到,漳州市委市政府在2003年7月和2006年3月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全面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都明確要求要為納稅子女中考加分。
最新的規定是,“民營企業納稅大戶,其控股企業主的子女在高中招生錄取時,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顧?!?/P>
漳州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市長助理黃浦江說:“市里出臺這樣一個文件,主要就是為了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
漳州三中教務處主任蔡垂川分析這一政策時表示,從市政府的角度看,“鼓勵重點民營企業,就像對臺商提供優惠政策一樣,思路是合理的。”
漳州一中校長連思標認為,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不僅包括經濟方面,讓孩子能讀到好學校也是一個方面?!笆欣镞@樣做,是讓‘教育服務經濟’。”
而漳州市一位中學負責人卻認為:“納稅大戶的子女可以加分,那部隊子女能不能加分?邊防哨所官兵的子女能不能加分?他們的貢獻也很大?!?/P>
專家:財富成為加分標準有違教育公平
如何評價這一關系數萬名中考考生及其家庭的政策呢?“這一政策對考生的影響并不是很大?!闭闹菔薪逃指本珠L駱沙舟堅持這樣認為。
但教育部門的說法并沒有得到更多的認同?!凹{稅大戶在經濟上作出貢獻,完全可以通過經濟上的回報進行獎勵”,漳州二中一位姓林的男學生表示,“教育資源是公共資源,政府不應該將它當作獎品賞給納稅大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家長也有同感。他表示,“中考是高一級學校通過考試檢驗考生發展潛能以便選擇錄取學生的方式,中考的分數應當反映考生的真實學力。”
學生家長韓貴明質疑說:“如果納稅大戶可以加分,那么勞動模范、科技人才、優秀共產黨員又為什么不能加分呢?”
漳州一中校長連思標也坦言:“從整個招生的趨勢來看,包括中考、高考都在逐步淡化‘第三人’的加分,為考生提供同一條起跑線,依靠學生自身的努力,才能彰顯教育公平?!?/P>
福州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甘滿堂博士表示,按照國家規定,能夠享受加分政策的學生,主要分為2種:一類體現自然屬性,如少數民族、歸僑等;另一類是后天表現優秀的學生,如三好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獎的學生等?!岸闹菔羞@一政策將財富作為決定是否加分的標準,并使它成為一項制度化的公共政策。這種‘起點的不公正’會加劇社會不平等,破壞教育公平的原則。”
“政府優化投資環境是好事,但絕不能以犧牲教育公平為代價?!备蕽M堂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