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建設屢現面子工程 “水平不夠樓房湊”的現象司空見慣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網站合作實施的一項調查(4618人參與)顯示,83.9%的人認為,現在不少大學的建設存在“面子工程”和“過度消費”問題。西北政法大學的楊老師告訴記者,去年,在該校新校區落成典禮上,現任校領導把已經退休的老領導請來參觀剪彩。老領導在參觀完星級賓館式的行政樓和大型噴泉后很生氣,把現任領導痛罵了一頓,說樓蓋得太奢侈,錢應該用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刀刃”上。
去年9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官方網站——“人大新聞網”上,一篇題為《校園服務設施暑期大改造》的消息稱,“新學期伊始,人民大學中區食堂大樓外墻的玻璃幕墻已不復存在,為方便同學就餐,這里將安裝上電梯。”記者在人大校園里看到,這個僅有3層的食堂,現已裝上了兩部觀光電梯。對此,老師同學都有微詞,有人在“天地人大BBS”上把此事選入了非官方版的“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新聞”。后勤集團負責此次電梯安裝事宜的陳副總經理對此表示,因為教工餐廳設在3層,“安裝電梯主要是為了老年人和身體行動不方便的教師”。但仍有很多學生對此不解:“把教工餐廳挪到1層不就行了嗎?就算要安電梯,一個普通電梯也就夠了,何必要建兩個觀光電梯呢?”
對于高校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突飛猛進”,前任復旦大學校長、現任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教授說:“我國高校在經歷了合并、調整后,現在又進入了另一個高潮——興建新校區、興建大學城……中國高等院校蓋大樓的速度是高校發展史上的‘世界第一’。”據了解,目前在國內眾多大學排行榜的評價體系中,除了教學質量、科研成果等評價指標外,校舍面積和科研基地的數量也是影響總得分的評價指標。因此,“水平不夠樓房湊”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本次調查顯示,在談到對大學硬件設施建設的期待時,45.7%的人認為“至少要看得過去”,39.9%的人覺得“能用就行”,只有11.3%的人希望“越高級越好”。
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