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被拘押在看守所里,22歲的陳峰偉也不改往日的老成鎮定。這個南京郵電大學數理學院的休學學生,南京“唐電”電器銷售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好整以暇地坐在南京市玄武區看守所提審室里,面對記者,舉重若輕地拋出一句:“沒什么好吃驚的,一切皆有可能。”
在自己創辦的企業“唐電”電器銷售公司在南京仙林大學城開業開張大喜后僅僅11天,7月6日,陳峰偉被南京市后宰門派出所的民警拘捕。8月5日,檢察院正式批捕。其罪名涉及詐騙和非法集資。
2005年12月,時為南京郵電大學大二學生的陳峰偉曾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自主創辦電器銷售企業,并向外界公布了他宏偉而大膽的商業計劃:年銷售額4000萬;3年超過南京本地電器銷售龍頭“蘇寧”;5年上市,年銷售額達到8億元。他說,他要做“蘇寧”的掘墓人。
在僅僅半年的時間里,陳峰偉經歷了什么?他的創業之夢剛剛開頭,卻為什么以一場夢魘般的方式結束?
“我已經做好出名的準備了”
“成為中國首富,以前我定的期限是28歲,現在覺得用不著到那么晚,改成26歲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江蘇商報》記者林立在南京仙林大學城從一個學生手里買了一部手機。賣手機的學生個子不高,相貌平常。“我以為他就是一般的做點小生意的大學生”。
那學生得知林立是記者,立即要求留下聯系方法,“過些時間我有新聞讓你們報道”。林立有些好笑地留下了名片,幾乎一轉身就把這個學生忘了。
一個月后,2005年12月27日,林立接到了一個電話,邀請他參加一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新聞發布會。他趕到會場,驚訝地發現那個賣手機的學生西裝革履,端坐主席臺正中。他正是這場發布會的主角陳峰偉。
面對云集的南京媒體,二十出頭的陳峰偉宣布了“3年打敗蘇寧,5年成功上市”的計劃。“這可能是我參加過的最高調的新聞發布會。”林立說。
發布會出手不凡,會場選在南京名人酒店,布置豪華;陳峰偉和他的管理團隊乘坐高級轎車而來。陳峰偉表現得像一名商界巨子,從轎車中鉆出,緩步步入會場,向聚集的學生們揮手致意。面對記者們拋出的問題,他面帶微笑,沉穩而冷靜地回答或者拒絕。
陳峰偉向記者們解釋了他創辦企業的資金構成:自己做生意積攢30萬,同學的父親借款70萬;從河南老鄉處籌集100萬;江蘇某地產商風險投資100萬。簡稱3個100萬。更讓記者們吃驚的是,陳峰偉宣布,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二的太平洋發展有限公司老板嚴介和,受邀擔任他所創辦企業的名譽董事長。而太平洋副總強煒也親臨現場致詞。
陳峰偉繼續拋出重磅炸彈,號稱要在26歲以前成為中國首富,“以前我定的期限是28歲,現在覺得用不著到那么晚,改成26歲了。”
惟一的不和諧發生在有記者詢問經營賣場的可行性依據時。陳峰偉解釋,“賣一部手機賺200,仙林大學城每天有300部的需求。仙林大學城12萬學生每人每年換一部2000元的手機,一年就是2.4億的市場,這還不算電腦等消費在內。”
無比簡單卻又極其自信的分析。發布會出現了近10分鐘的冷場。“我們都不知道該對這個分析問什么問題。”林立說。
陳峰偉從此成了媒體的寵兒。童年往事也被挖掘了出來。他曾對一家媒體表示,他“已經做好了出名的準備”。事實上,采訪過他的很多記者都覺得,他似乎天生習慣出名。“他真的很擅長跟媒體打交道。”《南京日報》記者王茸評價,“跟記者聯系的時候他絕對不卑不亢又不乏吸引力,感覺就是:我這里有新聞,你看著辦。”
學生明星浮現
“一顆珍珠放在沙子里,不會有人知道。只有撿出來不斷地擦拭,別人才會知道珍珠的光芒。”
當《南京日報》記者王茸再一次在仙林大學城見到陳峰偉的時候,這個學生中的明星和以前又不一樣了。
他總是打著領帶,戴無框眼鏡,頭發向后梳。他2006年起辦理了退學,搬進了校外自己租用的一套辦公室內,整日被下屬兼追隨者們圍繞。接電話的時候,他習慣把手機拿得遠遠的,慢條斯理地說話。而唐電的員工們一見到他就必恭必敬,遞東西必用雙手。
和記者談話的時候,他的旁邊總跟著“總裁助理”,南京師范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陳峰偉說的每一句話,她都會認認真真地記錄在本子上。當記者詢問某個細節,陳峰偉會接過記者的本子,推給她,“小唐,你給寫一下。”
幾乎每周都有關于陳峰偉的豪言壯語新消息見報,“他總是讓人打電話來,說有個獨家消息。”《南京日報》記者趙琰說,“大多時候,就是把他上一次說出的話詳細解釋一下。”
陳峰偉的形象在報紙上,在他的追隨者們的口耳相傳中,在學校網絡論壇的反復討論里,越來越豐滿起來:他通過給嚴介和發短消息自薦到太平洋實習,繼而為“嚴主席”所賞識;他偶然在火車上認識了一位北京的商人,對方為他的計劃所打動,投下100萬資金;他的創業往事也被搬上報紙,有報道說,他剛進大學就靠賣膠鞋賺了一大筆,其后又賣過辭典、手機,回河南老家做過招生代理。一個天生的商業奇才躍然紙上。
陳峰偉很快成為仙林大學城內最炙手可熱的學生偶像,他經常應邀為同學們開辦講座,傳授自己成功地經驗。陳峰偉最喜歡講的,是他近乎神奇的融資經歷。每當他講到自己毛遂自薦獲得嚴介和的賞識,臺下就掌聲一片;講到在火車上成功的拉到100萬投資,聽眾們眼里就頓時滿是希望。講座往往從原定的兩個小時延長到三四個小時,其中一半時間用來回答聽眾們對各個細節的熱情探究,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展望。“最好的商人,就是用別人的錢來賺錢!”這是陳峰偉最喜歡用來做總結的一句話。
南京郵電大學表示,學校對陳峰偉創業的態度是“不支持不反對”。不過陳峰偉和校方的交流顯然很順利。辦理休學一路綠燈;在校內開講座總能得到有關部門的方便;而南郵校內媒體,也不失時機地對陳峰偉進行了報道。
而陳峰偉每天的必修功課,就是在辦公室仔細翻閱當天南京所有的報紙,仔細搜尋有關自己的報道。他似乎對公共形象天生敏感,總會根據當前具體情況,決定出該跟哪家媒體接觸,又該放出什么消息。
“一顆珍珠放在沙子里,不會有人知道。只有撿出來不斷地擦拭,別人才會知道珍珠的光芒。”唐電的工作人員,幾乎都能背出陳峰偉的這一名言。
出名之后,這個原本土氣的河南小伙身邊也不乏漂亮女生追隨。但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陳峰偉選擇了一個其貌不揚的南郵女生。
真實的原因可能只有陳峰偉自己最清楚,他曾向史福全、胡春年等高管提到過,這個女生的舅舅,在山西經營煤礦。“上億的身家,對我們創業很感興趣。”
隨著名氣的急劇增長,追隨者隨即紛至沓來,陳峰偉的管理團隊也迅速成型。
胡春年是南京師范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從進入大學開始,胡春年就自己做數碼產品的銷售生意。去年12月,胡春年在學校內看到“唐電”公司招聘管理人員的張貼廣告。在陳峰偉極具膽量的創業計劃面前,雖然是在冬天,胡春年也被觸動得有些身體發熱。兩人一拍即合,陳峰偉當即決定,由有數碼產品銷售經驗的胡春年擔任公司的營銷部長。
史福全則是在陳峰偉的一次講座上第一次認識這位已經成為名人的學生董事長。史福全是一個在大學城內做學生生意的通訊業務代理。在今年4月的一次講座后,史福全找到陳峰偉,兩人互相欣賞。在談話中,史福全有意傳授一些生意上的小竅門,“他對這些實戰操作的確不太懂,但很識貨,一聽就感興趣。”史福全回憶。短暫的幾次接觸后,陳峰偉在一次飯局上向唐電成員們宣布,史福全出任公司副總。
不停有大學生慕名而來,或想加入公司,或來談合作。陳峰偉通常先讓下屬,通常是秘書或者“總裁助理”了解情況,然后決定是否面談。他在有意無意“拉開和普通人的距離”。
幾乎所有前來投奔的人都看重兩點:陳峰偉的名氣和陳峰偉的資金。而他們對陳峰偉投以信任的基礎又源自媒體的報道和背后嚴介和的影子。“他就是我們的核心。名氣能帶來市場,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毫不懷疑他的資金基礎,嚴介和支持還會有問題么?”胡春年說,“很多人都相信,創業真的可以成功了!”
陳峰偉(左)和他的加盟者們
偶像的饑渴與鎮定
“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陳峰偉要開店,如果你不支持他,他就開不起來,那峰偉就完了。”
在和供貨商談生意的時候,胡春年有了揮灑自如的感覺。以前自己做買賣,小本經營,總是很謹慎;但現在代表“唐電”,和供貨商們談的都是“大單”。如此瀟灑是有原因的,陳峰偉告訴他,資金沒有問題,“已經到賬幾百萬了,還有幾百萬在路上”。
原定2006年2月在仙林大學城“大成名店”商場租用店面開業,臨近開業時間,胡春年找到商場負責人,才知道陳峰偉一直沒有預交租金,租賃合同都還沒有簽訂。
“到那個時候我才有點懷疑他的資金狀況了。”胡春年找到陳峰偉詢問,陳峰偉回答說,正在積極融資。
陳峰偉說得沒錯,其實他也正在為資金發愁。就在2月份,他和公司副總史福全一起回了一趟河南老家,目的只有一個,勸說他父親拿出錢來,支持他的創業。
陳峰偉專門為此花了3000元錢包了一輛別克轎車往返,“他說排場一定要擺足,不然沒人會相信他,連他父親也不會。”
到了家中,陳峰偉告訴家人,這輛別克,是太平洋的嚴介和主席派給他用的。
作為精明的生意人,史福全已經洞悉了陳峰偉的資金狀況。他告訴陳峰偉的父親,“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陳峰偉要開店,如果你不支持他,他就開不起來,那峰偉就完了。”
“這么說我還能怎樣呢?”陳峰偉的父親回憶說,“只能家里親戚湊湊。”
陳峰偉的父親在河南太康縣做點道路綠化一類的小工程,“賺的錢剛夠供峰偉上學。”最后,父親給陳峰偉前后一共匯去了五六萬塊錢。
“除了他從學生那里的集資,這就是最大的一塊資金來源了。”史福全說,“所謂的風險投資,都是他編出來的。”
從學生中集資,也是重要的資金來源。陳峰偉經常組織講座,在對公司前景一番慷慨激昂的描繪之后,“唐電”的工作人員便會發動聽講的同學向“唐電”“投資”。“最多的一回,講座過后收到了大概2萬多元錢。”原唐電管理層成員黃功(化名)透露說,“他的演講真的很有鼓動性,很多人聽得熱血沸騰。”
但零零星星的幾萬塊錢根本撐不起陳峰偉曾經描繪的宏大計劃。在一次拿出將近7萬元錢預交店面租金后,陳峰偉的資金又面臨枯竭。
“唐電”管理層也開始逐漸感覺到陳峰偉資金上的困窘,原“唐電”副總邢永攀回憶,春節前后,他就陸續收到陳峰偉發來的短信,希望能夠借錢周轉,“甚至連手機費都要我們幫他充”。
從河南老家回南京后不久,陳峰偉又去了一趟山西,他新結識的女朋友有親戚在山西經營煤礦,陳峰偉對“唐電”高層宣布,他已經和“煤老板們”達成合作意向,此去山西,就是去談融資事宜。
但很快陳峰偉就從山西返回,并不再提起合作的事情。史福全等人向他問起,陳峰偉解釋說:煤礦剛好發生礦難,女朋友的親戚自身難保,暫時不能投資了。
4月份之后,陳峰偉召集管理層開會,提出再搞一次“規模宏大”的開業前新聞發布會。“他說要租用南師大的學術交流中心,請名人前來助陣,還要請記者吃飯等等。”胡春年回憶,“我們算了賬,沒5萬塊拿不下來,哪有那么多預算啊!”
按照胡春年的想法,“新聞發布會最好在學生食堂開,顯出我們學生創業的艱苦精神!”不過陳峰偉告訴下屬們,“隔一段時間一定要有個大動作,要保持熱度,這樣才有關注度,投資才會來!”
新聞發布會最后還是沒能開成,陳峰偉實在湊不齊那筆巨款。
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沒錢吃飯。前管理層成員黃功回憶,有一段時間,陳峰偉每天只吃一頓飯,一碗面條或者一個大餅就解決一天,“但我從來沒見到他慌張過。”黃功說,“你問他資金的事情,他仍然會告訴你,正在談幾筆投資,都是百萬級的。”
區區兩萬刺破肥皂泡
“他后來就像芙蓉姐姐,走在路上,背后總有人指指點點說笑話。”
《南京日報》記者王茸已經記不清“唐電”的第一個門店開業日期推遲過幾次了,反正每次她都會接到“唐電”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門店即將開業。過一兩個月,又是同樣內容的下一個電話。
史福全也記不清陳峰偉找他借過幾次錢了,“他總是告訴我,開店就缺一點兒錢了,希望我投入一點,把局面打開。”他說,“但是我始終不放心,沒有借給他。”
直到4月底,史福全陪同陳峰偉和“大成名店”商場的一位經理洽談,不耐煩的經理指責陳峰偉言而無信,始終拿不出剩余的首付款,還氣憤地將企劃書摔到了陳峰偉面前。陳峰偉尷尬得說不出話,史福全覺得臉上實在掛不住,終于表態,愿意拿出2萬元先交給商場,條件是讓“唐電”進場裝修,為開業做準備。
胡春年卻不同意開業,他認為在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開業無異于自殺,“這個時候開業,除了做給別人看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重新調整思路,好好想想現實的辦法。”
但陳峰偉堅持,“他對我說,全國人民都知道他要開業,他非開不可。”胡春年回憶。
對于門店的經營思路,“唐電”內部一直沒有統一,陳峰偉也從來沒有做出過決斷,“他又想開店,又讓我們把生意做起來,問到具體的操作方法,他也說不出來。”史福全說,“他對炒作很在行,實在做事就不懂了。”
實際上的情況是,開店一拖再拖,生意也從未開展。原管理層內的人員已經有人明確表示對陳峰偉的失望,包括副總在內的邢永攀等人陸續退出了“唐電”,基層員工也大量散失。
一直持信任態度的胡春年也漸漸發現了陳峰偉的弱點,“他好面子,又好酒。幾次有外地朋友來談合作,他請人家吃飯,每次吃著吃著就喝醉了,什么也沒談成。”但是,“他再沒錢,出去吃飯都一定要咬牙把單埋了。他把架子看得比什么都重,他內心絕對受不了大家對他的懷疑。”
在仙林大學城,質疑陳峰偉的聲音越來越大,“他后來就像芙蓉姐姐,走在路上,背后總有人指指點點說笑話。”南郵一位學生說。
報紙上也開始出現針對陳峰偉的報道,媒體對于開業一拖再拖,明顯失去了耐心。南京著名的調查類新聞節目組“東升工作室”開始派出記者,調查陳峰偉的真實資金狀況。陳峰偉曾經夸下的海口開始出現負作用,媒體開始一一清算他講過的大話,包括著名的“3年超過蘇寧,5年成功上市”。
“最可氣的是,他還是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講新的大話。”史福全說,“動不動就又拉到了幾百萬投資。”
最讓陳峰偉不安的是,他正在失去太平洋的支持。他常去太平洋總部,聲稱找“嚴主席”幫助,但總是什么也帶不回來。
“那段時間,能感覺到陳峰偉消沉了。”原管理層成員黃功說,“經常見他一個人在辦公室呆到凌晨兩三點,也不做什么事,偶爾發發短消息。”
4月底的一個深夜,史福全突然接到陳峰偉的一個電話,電話里的聲音低沉沙啞,還帶些哭腔,“史哥,我真的不想做了,我把公司交給你吧。”
“那是我見他惟一一次崩潰。”史福全回憶說,“的確壓力太大了,正常人早受不了了。”
誰也不會想到,號稱要做中國首富的陳峰偉,最終被絆倒在2萬元錢上。
這2萬元錢,正是史福全借給陳峰偉的2萬。5月中旬,史福全已經決定退出。“我覺得他不可能做成了”。更重要的是,史福全開始接到很多學生打來的電話,內容相同,找“唐電”還錢。
與此同時,陳峰偉開始操作另一個“融資項目”。他和學生私下簽訂協議,以每張卡200元的報酬獲得學生們的信用卡使用權,然后用信用卡套現。據悉,陳峰偉用這種手法從學生中收集的信用卡在50張左右,套現總額度約18萬元。
“我沒賺到就算了,關鍵我不能跟著摔跟頭。”史福全坦白地說,“他的操作手法已經比較危險了。”
史福全開始找陳峰偉討還那2萬元錢,最終跟“唐電”撕破了臉,5月中旬的一天,在大成名店商場外,史福全還差點跟胡春年打了一架。“我也理解胡春年。”史福全說,“他還在真心想幫著陳創業,還想維護陳的面子。”
之后沒幾天,一位自稱《現代快報》記者的人采訪史福全,借口領導要驗證材料,將史福全手中的借條拿走,從此失蹤。
6月25日,“唐電”首家門店終于開業,盡管陳峰偉的講話依然充滿熱情,但細心的記者們還是發現,他事先宣稱將會前來助興的“超女”等當紅娛樂人士并未出現;門店里的數碼商品寥寥無幾。“那天進的一些U盤啊MP3啊最多也就幾千塊錢,撐門面的筆記本電腦,都是我去找朋友借來的。”胡春年事后承認。
最為關鍵的是,嚴介和的太平洋沒有再派一個工作人員前來捧場。當媒體紛紛轉而詢問太平洋,得到的回答是,太平洋跟“唐電”沒有關系。
史福全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他報了警。7月,警方抓獲了騙走借條的假記者———“唐電”員工、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劉小杰(化名),劉小杰供認,指使他騙走借條的,正是陳峰偉。
陳峰偉隨即被刑拘。
在南京電視臺隨后的報道畫面中,陳峰偉身穿號衣,帶著手銬出現。這一畫面立即在仙林大學城引起不小的恐慌,“我現在想的,都是我投資的錢。”南京郵電大學一名學生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說。
《南京日報》記者趙琰在第二天采訪了看守所內的陳峰偉,出現在她面前的陳峰偉,胡子刮得干干凈凈,號衣也理得平整。他像以往西裝革履時一樣,優雅地半靠在椅子上,微微傾斜著腦袋跟她說話。
“一次失敗,不能說明我這個人就失敗了。”他依然自信,“我告訴你,我和那些現在呼風喚雨的商人相比,惟一的區別,就是他們當初成功了,而我現在失敗了。”
記者告訴陳峰偉,在他出事之后,太平洋已經向媒體表態,跟“唐電”沒有任何實質關系。陳峰偉漸漸地直起了身子,像一個被雷聲嚇壞了的孩子。
惟有那一刻,他臉如死灰。(曹筠武)
向春/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