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提示
“青春寫作旅”的招牌上冠以北京大學的名稱,被證實冒用了北大的校名和校徽。
8月8日,“青春寫作旅”在一片爭議聲中講授完了本期的最后一節課。面對諸多質疑,大師舒乙、吳福輝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舒乙說,他在北京締造文化中心掛銜但沒有報酬;吳福輝稱開班一周前才接到講課邀請,對“青春寫作旅”6月底登廣告時就把他的名字寫了上去,表示不知情。
2006年7月31日上午,北京大雨如注。錢理群、曹文軒、孔慶東等北大教授和舒乙等著名學者來到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的博雅會議中心,參加“青春寫作旅”開旅儀式。次日,本報率先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一時間,輿論嘩然,網民紛紛質疑這一寫作班8天收費4900元定價的合理性,有人說“天價寫作班不是育人,而是圈錢”,有人追問“天價寫作班想愚弄誰”,甚至有人“懷疑北大教授都鑲了滿口金牙,開口噴金”。8月8日,“青春寫作旅”在一片紛紛擾擾之中講授完了本期的最后一節課。當天,其主辦方負責人吳濤稱,他們辦班的目的是為了讓青少年接近文學大師,接受大師的點撥和熏陶。該活動的執行總監、北京大學副教授孔慶東則公開“辟謠”:“‘青春寫作旅’與北大沒有任何關系。”
“青春寫作旅”的舉辦真相到底是什么?它真的與北大沒有一點關系嗎?
記者探營:“青春寫作旅”冒用北大校名
8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北京大學。在北大東門附近,記者一連問了五六個人,都不知道博雅會議中心在哪里。最后經打聽,得知“青春寫作旅”由一個名叫北京締造文化中心的公司運作,該公司地址在頤和園路北京資源賓館1616室。
在締造文化中心的辦公室,一位姓陳的女工作人員聽說記者想給孩子報名,馬上拿出一份招生宣傳冊。在這份彩印的冊子上,寫著“誕生于北大未名湖畔的‘青春寫作旅’,是今日中國高品質的寫作人才培養機構,由舒乙、曹文軒、孔慶東等文學大師和北京締造文化中心攜手創建。”“聯合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未名湖畔締造中國寫作的‘黃埔軍校’。”
根據她的指引,記者來到博雅會議中心所在地——北大第一體育館南樓。遠遠望去,門口橫豎放著兩塊招牌。走近一看,招牌都是“青春寫作旅”的,但前面都冠以北京大學的名稱,還貼了北大的校徽。
北大相關部門一位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們沒有同意“青春寫作旅”使用北大校名和校徽。“青春寫作旅”和北大沒有任何關系。
聽課1天半得交1000元
就在記者即將走出資源賓館時,巧遇締造文化中心法人代表、主任吳濤。當記者向他咨詢現在可否報名時,他急切地說:“后天就結束了,課還剩一天半,你們要聽交1000元就行,抓緊機會趕快辦手續。明天上午是曹文軒教授講,他是作家、北大中文系主任(記者事后了解到,北大中文系主任應為溫儒敏)、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你的孩子即使考上北大也不一定能見到他。”
問能否便宜點,他說這和社會上那些亂七八糟的作文班不一樣,是高品質低價位,原來計劃比現在的收費還高。當記者提出能否試聽半小時時,被吳濤斷然拒絕。
據了解,北京締造文化中心是在海淀區注冊的一家公司,公司宣稱致力于傳播優秀文化,造就文化英才。法人代表吳濤今年43歲,早年在北大旁聽學習,后在某醫藥報任副刊編輯,自稱文化戰略專家、評論家,幾年前辦起了這家文化公司。記者在該中心的網頁上看到,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慶東為該中心文化總監,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為中心下設的名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一些學員稱聽課感覺不錯
中午12點,“青春寫作旅”的學員們陸續走出教室,有的還有家長陪同。
北京匯文中學的一名高二女生說,感覺挺不錯的,因為講課的很多是大師,不是能給你提高多少分,而是給你開拓一下思路。效果不是短期的,對長遠來說很有幫助。
來自陜西安康的王姓男生每天都由媽媽陪同,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聽課。
“一開始也覺得有點貴,但聽下來覺得值,孩子光筆記記了快一本了。”王姓男生的媽媽說。該男生告訴記者,這樣的課在學校根本不可能聽到,他是帶著對大師的仰慕之情來聽課的。
一位初二的學生認為名家講得很有趣,也很認真,但有些內容太專業,他聽不懂,不過他記了筆記,準備聽完課后再慢慢消化。
博導表態:“寫作旅”登廣告前沒通知我
吳福輝,著名學者,語文教育家,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是“青春寫作旅”授課教師之一。8月8日,記者在吳教授的家里見到了67歲的他。
吳福輝告訴記者,他曾經在遼寧做過19年的中學語文教師,對新中國語文教育走過的路非常了解。所以1997年,有人提出中學語文教育遠離了人文修養,過分強調工具性時,他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吳福輝說,他和吳濤認識十幾年了,是吳濤在北大旁聽時經人介紹認識的。“締造文化中心成立時,吳濤說讓我參加什么名家委員會,但我當時沒有當回事。‘青春寫作旅’開旅一周前,吳濤打電話邀請我給孩子們講課,我才知道有個‘青春寫作旅’。”
“至于吳濤在6月底登廣告以及印制招生簡章時把我的名字寫了上去,我根本不知情。”吳福輝說。
講三個課時付給我1000元
談到“青春寫作旅”的講課費問題,吳福輝說講課前他不會問、也沒有問這個問題,舒乙、錢理群等大家也不會問這個問題。吳濤事先也沒有說。第一次開旅儀式他是坐文學館的車去的,第二次去就是講課,他打出租車去的,都沒有給什么出場費、車馬費,講完課吳濤給了他1000元,這是三個課時的錢。
“錢給得不多,不過吳濤這次辦班招的學員少,沒賺多少錢。”吳教授說。
問到4900元的辦班收費標準,吳福輝說他之前不知道收這么多,他認為收費確實高了,否則不會只招來28個人。
吳福輝說,他和舒乙都是前年從中國現代文學館領導崗位退下來的,現在他只做博導,所以“青春寫作旅”招生簡章和廣告上印的他的職務“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不準確,丟了“原”字。
專訪舒乙:我在文化中心掛銜沒報酬
8月9日,著名作家老舍的兒子舒乙就他與北京締造文化中心“青春寫作旅”的關系等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華夏時報》記者:“青春寫作旅”是誰發起的?您何時接到講課的邀請?
舒乙:是吳濤聯系的。起碼三個月了吧,5月份左右。
《華夏時報》記者:您和吳濤是什么關系?
舒乙:認識很早了。是朋友關系。
《華夏時報》記者:在“青春寫作旅”講課,吳濤給了您多少錢?舒乙:之前沒有講過車馬費、講課費之類的,講完之后給了1000元。
《華夏時報》記者:您在吳濤的公司中擔任一定的職務嗎?
舒乙:沒有吧!
《華夏時報》記者:在締造文化中心的網頁上看到您在其中擔任名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舒乙:那都是一種名義上的事情,我不會去管的。頂多他來向我咨詢一下學術上的什么事情,給他支點兒招而已。(跟吳濤)只是一種朋友關系,是沒有報酬的。
知識的價格應該高過歌星
《華夏時報》記者:吳濤跟您說過掛頭銜的事情嗎?
舒乙:他隱隱約約說過,至于是什么頭銜我是從來不去注意的。
《華夏時報》記者:他跟您商量過“青春寫作旅”收費的事情嗎?
舒乙:沒有和我說過。
《華夏時報》記者:您覺得4900元的價格如何?
舒乙:這個事情應該分兩個方面來說,要明確知識應該是有價值的,我剛剛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開始發起講演活動的時候,為了振興這個事業,我是免費的,而且我叫得很響,叫做義務信息講座,是不收費的。當時不收費都沒人來,收費就更沒人來了。這個講座辦得很早,快20年了。
那么現在不一樣了,經過大家的倡導,經過我們跟國外的交流,已經明確知識應該是有價的,而且知識的價格應該高,應該高過歌星,高過演藝方面的,應該是很值錢的,這個只要看看國外的講演價格就知道了。
收一定的費用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合理的。有一些人心里頭有一些不平衡,主要是不知道知識是有價的,看到歌星、球星收那么多費心里非常坦然,看到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學者講演也要收費,他覺得非常奇怪,這是非常反常的,非常不對的,是不應該跟著吵吵的。
《華夏時報》記者:當時有沒有考慮過讓更多的學生來聽?
舒乙:他們招多少人收多少錢,我們一概不管。吳濤跟很多講演人、學者、文人商量過這些事情,我想他主要是靠北大的一些有名的教授,另外是一些社會上有名的講演家。
《華夏時報》記者:哪位老師參與策劃比較多?
舒乙:這個我不清楚。
五大追問
追問1:到底有幾名北大博導講課?
有報道說:“‘青春寫作旅’匯集了舒乙、張頤武、曹文軒等10位知名學者,其中大多數為北大教授。”8月8日,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慶東在媒體上發表評論說:“這幾天一些不負責任的人說,錢理群、曹文軒、張頤武、孔慶東等北大博導開設了一個天價寫作班。其實那個班跟北大沒有任何關系,主辦方是請我們去給學員做個有關寫作的講座而已。”
記者在北京大學的網站首頁點擊“博士生導師//文學”看到,這次參與“青春寫作旅”講課的北大博導只有四個人,他們是錢理群、曹文軒、張頤武、陳曉明。
追問2:名師職稱職務少了“副”、“原”?
記者調查發現,講課的大師在“青春寫作旅”的廣告中除了吳福輝的“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丟了“原”字,還有三位丟了“副”字。
廣告中這樣寫著:孔慶東,著名學者、散文家、北大教授、高考語文命題權威;何西來,著名文學理論家、國學家、原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所長;崔道怡,著名編輯家、散文家、原《人民文學》主編。而事實上,孔慶東至今還是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國學家何西來在退休前一直是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所長,崔道怡原任《人民文學》副主編。
追問3:4900元的價格到底貴不貴?
記者在網上搜索“青春寫作旅”發現,質疑8天課程收4900元“天價”的評論和帖子占到50%以上。有人提出一個小時150元,比起家教來還是劃算。但網友“老潘胡噴”在《北大開辦大師班》的帖子中說:可別忘了,這是一群孩子每個人都交150元,同時接受大師的點撥。
一名從外地來的家長穿著樸素,她是陪著讀高中的兒子慕名而來的,學習期間兩人住在北大一招待所,路費、學費,加上食宿花費近萬元。“雖然貴,但能讓喜歡文學的兒子會會名家也值。”這位家長說。
記者在培訓資料中看到,主辦方承諾:凡“青春寫作旅”學員,每個人都會有一篇習作收入《青春寫作旅文集》,并附上名家點評、作者照片以及自創語錄。結業時將頒發由全部授課名家簽名的學員證書。授課結束后還會得到半年時間的跟蹤指導。很多家長認為這張證書在孩子升學擇校的時候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追問4:是公益行為還是商業運作?
此前,北大博導陳曉明在他的博客中說:(青春寫作旅)4900元的收費標準完全是主辦者的商業行為,與講課的老師無關,講課的老師也都是事后才從媒體上得知“青春寫作旅”的收費標準。然而,締造文化中心法人代表、主任吳濤稱,他們不是商業辦班,目的只是為了讓青少年接近文學大師,接受大師的點撥。記者經調查了解到,“青春寫作旅”在今年6月份正式對外招生,主辦方向全國的中學寄送宣傳單,并且在多所學校實地宣傳,推廣活動持續近半個月。由于咨詢者多、報名者少,6月30日開始,“青春寫作旅”在北京晚報登出了廣告。原計劃招生100名,但到7月20日招生結束,實際報名人數只有28人。
追問5:“寫作旅”賺了多少鈔票?
就在“青春寫作旅”即將收旅時,兼任締造文化中心文化總監和“青春寫作旅”執行總監的孔慶東透露,主辦方一共招了20多個人,收了十多萬塊錢,結果光是刊登了8次廣告就用掉了幾十萬。給人的印象是締造文化中心這次虧本了。事實果真如此嗎?
承接“青春寫作旅”北晚廣告業務的北京創世長城廣告公司經理王女士告訴記者:“不會有幾十萬那么多,在現在廣告市場競爭這么激烈的情況下怎么可能?沒有過10萬。”當記者問有沒有5萬時,對方答道:“錢不是那么好賺的,你可以去看我們開給他們的發票。”
另據了解,由北大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負責的博雅會議中心可租給校內校外任何公司、個人,無須經過北大校方。第三會議室即“青春寫作旅”所租的教室相對差些,租金1600元/天,若是租用幾天以上的話,價格還可以優惠,而且免費提供投影儀等設備,同時還免費提供紙杯、白板等。本報記者李國生實習生南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