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憤怒的綿羊
最近關于底褲的新聞比較頻繁地出現:先是超女孫藝心超短裙下的白光乍現,接著就是深圳城管給下級城管扒了褲子,后來比較熱鬧的是高鶯鶯那條沾染了重重疑點的底褲,現在,又出現了江蘇一貧困的準大學生穿著底褲祼奔以威逼父母大擺謝師宴。
這真是一個思想的時代,一向被認為不宜拿到太陽底下涼曬的裈物,現如今堂皇地登上大眾媒體,成了公眾關注的焦點。在公眾交頭接耳的議論聲中,一個時代的悲哀明晃晃地擺在我們面前。父親蹬三輪,可以想見,家庭支出是靠老人一滴汗珠摔八瓣來維持的;21歲才考上大學,顯然也不是什么能成大器的料子,然而,只要有點廉恥心,就是朽木也不自甘的,這不,家庭的貧困成了他最大的恥辱,一個即將成為天之嬌子的人,父母居然不幫著整一桌謝師宴,七尺男兒,顏面何在?于是大膽地祼奔了一把,讓父母因自己的無能來為兒子的無顏陪綁吧。
確實,中華民族是要面子的民族,攀比因而在中國一直很是流行,大到城市建設,小到吃飯穿衣,動輒國際名牌,張口世界第一,就是家里養一條狗,還要經常拉到一起溜溜,溜的過程是比較的過程,但凡能找出一星半點自己的狗勝于他人的狗的地方,狗不知道有沒有感覺,養狗的人頓時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往往會面色潮紅,艷若桃花,而失敗者則垂頭喪氣,恨狗不成鐵。生兒育女就更不用說,父母再累死累活,都不能讓兒女在人面前矮一分,據說這就是所謂的“苦了誰也不能苦了孩子”。一旦孩子考個大學啥地,就跟母雞變鳳凰,是很能光宗耀祖的事情,大肆張揚一下,老少臉上都有閃兒。
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作為兒女,尤其是獨生子女,往往從小就在嬌慣中養成了攀比的習慣,吃要比人好,穿要比人貴,出手要比人大方,稍有不如人處,輕則以沉默示威,重則以死相要挾,父母能做的除了更進一步苦自己,幾乎別無選擇。
可怕的是,長期的盲目攀比,本來已經使年輕人的心態逐漸扭曲,沒有了基本的是非觀念,而社會不良現象又客觀地為這種惡性攀比添柴助力,甚至人為創造攀比的機會,近幾年出現的謝師宴無非是無數惡性社會現象中的一種而已。
面子無光便自絕于父母,這在過去是時有所聞的,對此,媒體已經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專家學者關于這方便的討論也相當多,但自殺的做法雖然應該批判,但至少自殺者很有勇氣,而因臉上無光而選擇祼奔,這是羊聽說的第一次。
傳統地看,中國人是很重視自己的身體私隱的,不容人稍窺,一旦一個人的私處包括底褲給人曝了光,那是跟失身差不多的要緊事,如果是少女就擔心自己的出嫁問題,是少婦則擔心會接到休書,也正因為此,當孫藝心裙下一閃,臺下的觀眾就興奮地勃起,電視機前的觀眾也興奮地勃起,媒體同樣為此興奮地勃起。男性在這方面雖然沒有這么嚴重,但至少也會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的,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覺得頭比較沉重。
這種舊傳統無論如何是該破了。正是基于對舊傳統的破壞,女作家陳嵐提出引起強烈爭議的對強奸要半推半就的觀點。觀點的是非見仁見智,但對于打破傳統思維是有好處的。也許這準大學生就是看了陳嵐的觀點,思想才解放了,強奸都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況祼奔乎?但這怪不得陳嵐,即便陳嵐不寫這破文章,該祼奔的時候還是有人祼奔的,至少在這個準大學生的內心里,祼奔比擺不起謝師宴更有面子,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否則,一個熱愛面子的人,一個把貧窮當成沒有面子的人,是絕對不會拿出祼奔的勇氣的。
祼奔比貧窮更有面子,事情是這個年輕人干出來的,而理論的存在則有一段時間了,這幾年,笑貧不笑娼的事情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著,而且大家都已經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了,既然出賣身體都已經成為時尚,看一看底褲又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年輕人無非是用自己新鮮的肉體與不太干凈的底褲再為笑貧不笑娼的時代做了個注解而已。
時代既然如此,我不想多說年輕人什么,但我對他的父母卻頗有微詞,既然已經沒有面子了,除了脫貧是沒有什么法子補救的,干脆就沒面子到底。而他們在已經讓兒子“丟人現眼“之后,還非要再去進一步干丟人的事,到處借錢設宴,借錢送年輕人去讀書,這又何必呢?難道父母還要送他到大學去學習穿褲子不成?至于這謝師宴,我不知道還有哪個老師愿意或者敢于相赴,即便去了,話題估計不是酒香肉肥,不是師生情誼,而只能是年輕人的底褲。
補記:
最讓羊遺憾的是,這準大學生思想解放地不夠徹底,還穿了一條底褲,在臉面問題上遮遮掩掩,否則,羊就贊助他一頓謝師宴,總不能讓老師辛苦若干年而連一頓感謝的飯都吃不到,這也太有些師道不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