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頭發劃胳膊 女孩自虐6年
父母管教嚴厲粗暴 花季少女壓抑異常
記者手記
學會語言表達是最重要的一步
采訪過程中,記者在醫院里遇見了另一個與小晴遭遇相似的孩子。一樣的美好年華,一樣失去了笑容。
醫生告訴記者,因為家庭問題而患有心理疾病,是他們接觸的病例中最多的。而且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無法有效溝通。有時,甚至相互間連完整的意見表達都沒有。對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曾經多次在媒體上見到。而這次采訪中,有一點讓記者感觸很深,就是作為孩子,總是覺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趙醫生講的關于他自己的故事,讓記者很感慨。
他說,自己當年選擇做心理醫生時,母親不支持。經過長時間認真的思考,他認為還是心理醫生更適合自己。于是畢業時,他用了一個小小的計策:告訴母親,大醫院里,有兩個可以去,一個是治療傳染病的,另一個是治療心理疾病的。母親一聽就說,還是做心理醫生吧。溝通是需要技巧的,作為孩子,學會表達自己,同時傾聽父母的意見,才是走向成熟的標志。
晨報記者 張睿
一名18歲的女孩,用手將腦袋拔成禿頂,用刀將胳膊劃得滿是傷痕,甚至試圖自殺。這些自虐行為持續近6年,但女孩始終不愿告訴父母。正處于花季的女孩,為何要將自己的身體弄得慘不忍睹?父母眼中的乖女兒,何以走到不得不輟學進行心理治療的地步?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了小晴(化名)的內心世界。
緣起
父親怒撕明星海報
治療室里,小晴獨自靜靜地坐著,頭發垂到肩膀,但頭頂頭發稀少,幾乎已經禿頂,手腕上有一條條的疤痕。她正在一個本子上寫寫畫畫。“她喜歡唱歌、畫畫,是個很乖的孩子。”護士告訴記者。
小晴用“奴隸主”來形容自己的父親,稱自己是“小奴隸”。她說,父親事業上十分成功,對待家庭成員也像是領導要求下屬。在生活上,父母給她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將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好。
父母對她管教很嚴格,一切以學業為中心。六年級時,小晴買了一張外國女歌星的海報,還沒貼到墻上,便被爸爸撕碎。她哭著辯解。“哭什么哭,不許哭。”她清楚地記得父親當時嚴厲的樣子。她說,從此之后她便再沒有哭過。之后,因為想換窗簾,小晴和父母的意見又一次發生沖突。當父母表示不同意時,小晴選擇了沉默。“家里人之間的語言交流很少,沒有交流的習慣。”雖然她按照父母的說法去做了,但內心壓抑的想法和反抗的意識始終揮之不去。也就是從這段時間起,她不知不覺地開始一根一根地拔自己頭頂的頭發。
持續
自虐6年父母不知
小晴說,每次她都是一個人找個地方偷偷地將拔下來的頭發整齊地放在手心里,每次都是一小把。“在學校、家里,只要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我就會這樣做。”當拔頭發時,她感到有一種釋放的感覺,有時又覺得是父母在傷害自己——是他們的手在拔自己的頭發。
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小晴升入高一,面對文理分班,她表示希望大學學習音樂,提出選擇文科。但父親認為應該學習理科。小晴依舊沒有過多地與父母爭執,而選擇了理科。小晴的情緒一直很低落。一次不小心將自己劃傷后,她發現這種方式也很“舒服”,于是,她用裁紙刀在胳膊上劃了一個個口子,看著血滲出來。
在高考的壓力和對前途感到渺茫的情形下,她曾經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她說,她經常會做噩夢。夢中有奇怪的大石頭,還有吃人的山洞。這夢魘一直纏繞著她,直到現在。
六年中,每次拔頭發、劃胳膊的時候,她都沉浸在自己的心事中,幾乎沒有意識到這是對自己的傷害。
露餡
告訴醫生很想治療
父母一直沒有發現她的這個習慣。直到在一年前,她幾乎禿頂。雖然梳辮子時盡量掩蓋,但父母還是發現了她頭發的問題。父母以為孩子學習太累,便買了各種補腦的營養品。由于情況一直沒有好轉,她跟著父母到醫院做各種檢查,她始終沒說出真相。直到一位老醫生在檢查過之后,問她:“孩子,這頭發不是自己掉的吧?”她才承認了拔頭發的行為。
在父母眼中這是一個壞毛病,便開始約束她的行為。在她沒有事情的時候,就找一些課外習題集,讓她的手不要閑著。但這些始終沒有見到任何成效。今年年初,她無心學習,不得不輟學回家。去看心理醫生時,她表示自己“很想治療”。
記者了解到,小晴目前的治療大約要持續4個月,之后需要每周進行心理輔導。什么時候心理恢復正常,醫生表示,要看病人的具體情況,現在一切都是未知。父親自述
家中缺少情感表達
“她一直很聽話,別人的孩子十幾歲的時候會反抗家長,但她基本上沒有過。我們知道她這個問題的時候,感到很疑惑。”
“作為父母,我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過去管得嚴厲了一些,現在已經有意識地放松了。醫生告訴我,家庭的氛圍對治病有很大影響,我和她媽媽可能生活中的交流也比較少,或者說沒有太多情感的表達,所以讓孩子不敢跟我們說話。”
“她病好了以后,也不能完全由著她的想法做,有些問題必須要管,不能因為這個就讓她放縱自己。當然,溝通和交流是最關鍵的。”
專家把脈
傷害自己表達憤怒
分析:小晴童年時由于父母過于嚴格的管教,而這個家庭中不允許也不習慣于用語言直接去表達情感和需要,所以她不得不把內心對父母的憤怒情緒深深壓抑到潛意識中。憤怒情緒需要對外宣泄,可她的這些情緒通過潛意識中的一些心理防御機制,轉換成了自我傷害的癥狀。這在精神分析學中被稱為“將指向外界的攻擊沖動轉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