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誰來解答:大學還值得上么?
2006-09-01
來源: 三聯生活周刊

地球人都知道,如今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不容易。本以為公眾早就見怪不怪了,哪知還是經常聽到有人驚詫于“大學畢業=失業”。鄙人1997年本科畢業,當時剛剛開始不包分配,要找個理想的工作已經很難,盡管當年畢業生只有90萬人,只相當于今年畢業生總數410萬人的22%。9年來,我國GDP增長1.7倍,社會就業人員總數僅僅增長9%,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卻增長了3.6倍,就業形勢怎么可能不惡化?更壞的消息還在后頭,2008年、2009年畢業生人數將分別增至大約450萬、500萬。

大學擴招的動力之一是學費的提高。不少大學校長都曾經哭訴過,大學生的培養成本遠高于目前所收的學費,這是一樁賠本買賣啊。我們姑且信之。但校長們沒有講到規模經濟:招生人數擴大后,攤到每個學生頭上的培養成本將會下降。當然,教育質量也可能隨之下降,只是學費依舊不變或略漲。只要學費高于學校的可變成本,擴招就有利可圖。舉個例子,某大學在校生1萬人,本科學費約5000元/年,培養成本約1.5萬元/年,一年教育支出為1.5億元,其中1億元是財政撥款。擴招至2萬人時,大學教育支出只增加到1.8億元(教室面積、教師數量增長少,利用度提高),培養成本降至約9000元/年。顯然,縱使學費水平不變,學校盈余也從0增加到了2000萬元,可用于增加教職工福利、建樓、購買電梯。錢永遠是不夠花的;你敢剩下來,明年的財政撥款就可能減少。

家長們也盼著大學擴招。按理說,雙方一拍即合,各得其所。可惜人們的忘性都大,等到自家孩子考上大學,就該抱怨學費與就業率了。沒錯,若非高學費,大學不會有強烈的擴招動機;若非擴招,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還可以穩定在90%以上,目前卻只有60%左右。從理論上講,并非義務教育的大學是該收些學費。若按英美國家標準,公立大學每年的學費約為社會平均工資的1/6~1/5,折到國內的水平大約就是1000~1300元人民幣/年。然而,目前國內的大學學費普遍高達4000~6000元/年,而我國農村居民2005年的人均純收入只有3255元/年。在貧富差距較大的中國,如此的學費水平顯然偏高了。我們不敢指望學費會降下來,那么,就業率有沒有可能止跌回升?有專家介紹,近年來美國大學應屆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也就是55%~58%左右。2009年之前,由于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還將逐年增長,供給增長率每年約為7%,預計需求增長率每年不超過5%,供需缺口還會擴大。

倘若只考慮到錢的因素,純粹的量化計算,這大學上得真不太值。2006年,北京市公布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月薪指導價位,中位數為1872元。這個數字遠低于2005年北京市職工的月均工資(2734元),略高于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的月均工資(1530元)。但從全國范圍來看,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也只在1500元左右。京滬兩地“三校生”(中專、職校、技校學生)畢業后首次就業的平均月薪約為1600元。以京滬收入水平為例,我們假設三校生少交2萬元學費,月薪年均增長5%;大學生滯后4年參加工作,月薪年均增長10%,折現率(時間價值)為8%,都不考慮生活費的支出,則:大學畢業當年,三校生累計收入約為9.29萬元,大學生累計損失為2.43萬元。大學畢業10年后,三校生累計收入約為61.3萬元,大學生累計收入為44.1萬元;兩者的累計收入總額相等須等到大學畢業17年之后,都快要熬到退休了。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支出生活費;假設大學剛畢業時生活費1.5萬元/年,且年均增長5%,三校生與大學生的累計凈收入總額相等也必須等到大學畢業14年之后。

話說回來,我們知道,上大學的好處不能只靠錢來衡量。比方說,找對象時,有個大學文憑還是管用的。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