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一名農村青年教師的成長之路(天津 朱玉賓)
2006-09-06

朱玉賓,男,漢族,今年33歲,共產黨員,小學高級教師,大本在學。教育學會會員、縣級學科帶頭人、縣教研室小學數學兼職教研員。從1992年至今,我一直工作在天津市靜海縣唐官屯鎮大十八戶小學(三星anycall希望小學)。除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外,還負責本校的數學教研組的工作。
十年磨礪一劍,百年樹就一人。14年來,伴隨著太多的風風雨雨,我逐步走向了成熟。現在我就把這一段的工作情況匯報給大家。
一、崇德敬業,樹立遠大目標
我剛到大十八戶小學時才19歲,是全校最年輕從教時間最短的新教師。短短14年中,由于學校條件差,校長、主任、教師,換了一茬又一茬,當年的11名教師中,現在只剩下一位年近50的老教師和我這個年輕的三朝元老堅守了下來。記得在1998年,時任縣實驗小學校長的朱志華校長就想把我“挖”走,但我舍不得我的學校和我的學生,委婉地謝絕了;我的一位同學兼好友曾多次勸我去大邱莊工作,說那里的經濟發達,工作環境好,待遇高,我只是笑了笑;一次,我到蔡公莊小學做公開課,還沒出校門,豪爽的孫校長便熱情地說:“到我們這來吧,……”我還是笑了笑。我也曾想過離開,像小鳥一樣憧憬著飛向藍天,飛向那更寬廣的空間,但我的翅膀卻是如此的沉重。其實,我能走,但我不想走。我割舍不下從一年級帶大的學生,我割舍不下培養我成長的大十八戶小學,我割舍不下這片貧瘠卻是生我養我的熱土。我想把我的滿腔熱情、乃至青春,都獻給他們,把自己的這點所有播撒在這里。也許有人說我的想法保守、愚鈍。其實,我也曾動搖過,眼見別人都走了,我也曾想過離開,離開這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但我始終割舍不下那熟悉的校園,那朝夕相處的學生。我想把他們教得更好,想讓他們和城里的孩子們一樣,他們的身上承載著我太多太多的希望。正因為如此,我默默地工作,努力地工作,無怨無悔。這些年來,我始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待工作,從不挑剔,對每一項任務都竭盡全力做好,從無怨言。即使在自己包班的7年中(1~5年級都包過,語文、數學、思品、自然、社會都教過),也是默默地工作,勇挑重擔。前年剛開學,我原本教三年級的數學、社會和自然,當別人都不愿意教新一年級的新教材時,我便主動請戰:由自己同時教一年級和三年級的數學。每周都要上近20節課,整天忙忙碌碌,超負荷的工作量常常令我雙腿無力,身心疲憊,但我始終堅持著,沒發過一句牢騷。因為教好我的學生,讓他們健康、活潑、快樂地成長就是我追求的目標,這是我教育生命的唯一支撐,正是它激勵著我堅定不悔地向前,再向前。
二、為人師表,關愛每一位學生
人們常把教師比作“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道德風貌直接影響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因此,我時時、處處、事事都以“為人師者”警誡自己,恪守職業道德,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只想教好我的學生,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平時自己努力做到嘴勤、眼勤、手勤和腿勤,關心體恤每一個學生,認真地解決好他們的每一件事,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環境。我們班的學生王浩楠在音樂課上因鬧肚子拉了一褲子的屎,躲進了廁所。我發現后,先幫他洗干凈了身上的屎,又借來了褲子讓他穿上,并親自把沾滿屎的褲子洗干凈晾上,雖然正值寒秋時節,但學生卻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學生牛洪娟的家長經常吵架,影響了學習,我就登門調解;學生牛學亮逃學,我就到四鄰八村去找;孤兒王以圣,犯胃病時,我就帶他去看醫生,送他回家,并親自把裝滿熱水的瓶子塞進他的懷里。就這樣,我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更是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當他們是我的朋友。下課了,孩子們就像我的影子一樣圍著我,追著我,探討問題,問這問那,說些心里話。能身處孩子們中間,能擁有這么多可愛的學生,我還有什么奢求呢?“做一個好老師,教好我的學生” 是我為師的宗旨,更是我一生的追求,。
三、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在課堂教學中有所創新,首要的,就是要及時地更新教育理念。因為反思目前農村課堂教學的現狀,我清楚地意識到:雖然教師們在教學中主觀上很努力,很認真,但由于教育觀念的相對滯后和教育手段、設備的匱乏,我們的課堂教學仍沿襲著老的教學模式,重復著上一輩人所走過的路,仍是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仍是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仍是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個體的發展和需要。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求得學生的發展,我們只有樹立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才能尋找到新的出路,才能使課堂教學獲得新的生命。因此,我時常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學習教育教學改革最前沿的信息動態,及時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以此為突破口,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煥發了新的活力。
四、苦練教學基本功,夯實技能基礎
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必須要有一身過硬的教學基本功,這是我們教好學生最基本的,也是最必要的。在平時,我特別注重外功的訓練,如對著鏡子練教態、體勢和眼神,每天在上班途中練繞口令,用錄音機訓練語言,站在空教室里模擬講課等;同時,還加強內功的訓練,即分析教材,選擇教法,進行教研的能力訓練。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經常獨立地設計教學預案、練習說課。有時為了一個新課的導入環節,我就會設計出七、八種方案或思路,經過反復地推敲,再從中選出最好的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可以說,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是我不斷前進的基石。
五、自覺學習,強化業務素質的提高。
要想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必須要有堅實的教育理論作為基礎,并以此來指導改革和創新。每當外出聽課、學習,我總是感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這種危機感和緊迫感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頭。因此,我積極地參加了繼續教育,進修了大專、大本的學歷,自覺參加了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英特爾未來教育等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通過不斷地學習,自己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沒有機會親自聆聽名師大家的學說,我就從各種刊物、雜志上搜集學習他們的教育理論,汲取營養。此外,我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了《小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書籍,并于1996年開始自費訂閱了《小學數學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教育》、《福建教育》等教學刊物,每年都要花去三四百元。在學習中,我增長了知識,拓展了眼界,提高了理論水平和文化底蘊。全新的教育理論不僅為教學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為課堂教學的創新指明了方向。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教育教學現代化的趨勢愈加強勁。因此,熟練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成為最為緊迫的任務。對于這一點,我感悟頗深。我先后參加了2000年4月的天津市雙優杯、2003年和2005年的天津市競賽課、2004年4月全國課題實驗優質課四次大的競賽。每次做課都用到課件,可我們學校從2002年開始,才先后擁有了2臺586電腦,一個復雜的教學課件根本無法制作完成。“實物投影、大屏幕”對于我們來說就是那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在這種條件下,前兩次比賽的教學課件,都是求爺爺,告奶奶,求人制作的。特別是2003年4月的比賽,明天就要到天津比賽了,可只到今天下午課件還沒制作。又是托人求人,連夜用flash做了一個課件,第二天連實際演練都沒顧上就倉促上陣了。由于個人的出色發揮,取得了一等獎的成績。但我始終感到缺憾。那次以后,我為了自己能做課件,一狠心,攢了十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臺新電腦,自己買書、買光盤,自己學,自己做。現在,我已熟練掌握了多種課件制作的技能。2004年4月參加國家課題實驗優質課評比,課件是自己在家做的,可大屏幕卻沒有。我們的校長到處求人找關系,借助一個遠親的關系,幾番輾轉,終于來到蔡公莊鎮四黨口小學。我站在多媒體教室里準備上課,學生是人家的,所有的設備也是人家的,連攝影師也是人家的,只有我是自己的。結果,我沒有辜負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兄弟學校熱情無私的幫助,取得了國家級一等獎。從教以來,我參加了各級各類數不清的調研課、公開課、觀摩課、交流課,特別是參加了四次大賽,身處農村的我經歷了其中的種種艱辛和磨難,可以說每做一次課就要脫一層皮。盡管如此,我心中總是有一種渴盼在不斷地升騰:只要有機會,我還要講,還要上。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即使再脫一層皮,我也一定要上。因為這是我難得的學習機會、提高的機會,再難再苦,我也不怕。只有迎難而上,充實自己,鍛煉自己,才能使自己在風雨中走向成熟。
六、積極探索,尋求改革創新之路。
1、 借鑒學習“嘗試教學法”。
    在學習中,我發現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是一種具有現代教學論的基本特征和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吸收了國內外先進教學法的積極因素,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以及師生之間信息的多向交流。于是,我結合實際教學開始將“嘗試教學法”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在嘗試運用的過程中,我又借鑒了吉林省教育學院設計的“發散——聚合”式的課堂教學結構,特別是學習并運用了其中的10個教學環節,不僅使課堂便得活躍豐滿,而且也傳授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2、 大力推進“目標教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目標教學的新思路也應運而生。目標教學是以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本杰明S布盧姆(Benjamin SBloom) 所開創的掌握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目標教學是把教學目標作用于教與學的全過程,師生共同努力,密切協作,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掌握學習”的一種教學機制。它在教學過程中的操作要求簡單易行,容易掌握,特別是對中、差生效果顯著。因此,在縣教研室提出實施目標教學后,我就開始認真學習相關理論,同時,積極地把目標教學逐步地運用于教學之中,使課堂教學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3、 實施“學生‘分組式’自主學習”的研究。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的動力。21世紀的人類社會所需要的是具有學習能力、富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在當前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深化階段,課堂教學以“創新”為主旋律,奏響了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的號角。我清楚地認識到:當前,必須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教學思想的更新為先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教育主線,使學生能主動地構建知識體系,并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因此,在教學中,我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將創新的教育理念與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緊密結合,進行“分組式自主教學”,構建了“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群”,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挖掘自身潛力,發揮自身優勢,與新的課堂教學融為一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4、 課題立項,進行教育科學研究。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們遇到了大量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在已有的教育理論中是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開展教育科學研究,解釋新情況,回答新問題,使教育理論走到教育實踐的前面,指導教育實踐,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2001年9月,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我作為課題牽頭人成立了大十八戶中心校數學教科研課題組。我親自起草了課題實施計劃、實施方案和實驗方案。經逐級審核,被確立為靜海縣教育科學“十五”重點研究項目專項課題,受到了縣教科室領導的重視。由此,我校的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便開始走入了一個新的紀元。此后,作為負責人我又承擔了一項縣級課題實驗。2003年,我校又參加了一項“十五”計劃國家重點課題的實驗研究,自己有幸被聘為課題實驗成員、骨干教師,并負責本校的課題實驗。至此,我校的課堂教學又掀開了新的一頁。
七、點滴成績
在各級領導的悉心關懷和老師們的熱情幫助下,自己取得了一點成績,現匯報如下:并擔任學校數學教研組長工作。
(一) 做課情況:
1、曾應靜海實驗小學、王口鎮教委、梁頭鎮、長張屯中心校和滿意莊中心校邀請作觀摩課。
2、曾作縣、鎮等各級各類觀摩課、調研課、交流課數十節。
3、曾參加縣教研室數學“送課下鄉”活動,分別到大莊子、胡連莊、蔡公莊鎮作示范課。
4、在天津市第三屆“雙優杯”競賽中獲數學三等獎。
5、在靜海縣第四屆“雙優課”競賽中獲社會二等獎。
6、在社會“說課”競賽中獲縣級一等獎;在天津市社會說課評課競賽中獲市級評課一等獎;在全縣中小學教師五項全能達標競賽中獲一等獎;在全縣小學優秀課評選活動中數學、社會同時獲縣級一等獎。
7、2003年4月,在天津市小學數學觀摩課競賽中獲得一等獎。2005年9月又參加了市數學觀摩課的決賽,獲得二等獎。
8、執教的《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長方體的認識》均被評為全國優質課一等獎。
(二) 論文情況:
1、創新課例《巧解“圍成” 》榮獲縣級一等獎。另有7篇論文分獲縣一、二等獎,《淺談如何撰寫教學創新片斷》一文刊載于《靜海信息報》。
2、教案曾在全縣聯評聯展活動中被評為縣級一、三等獎。
3、《在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以教學目標為主線,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被評為市獎。
4、《在社會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全國“德才杯”優秀教育論文評選中,榮獲教研成果一等獎,并編入《民族的脊梁》一書。
5、《在社會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獲取社會信息的能力》在天津市第三屆世紀杯論文評比中獲市級二等獎。
6、《營造民主氛圍  培養創新精神》一文編入《天津市第二屆青年教師學術講壇集粹》一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加強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發表于《天津教育》。
有4篇論文先后收入《靜海縣“十五”教育科研叢書》。
7、參加全國小學數學經驗交流會撰寫的一片論文《在數學教學中注重數學與生活的整合》獲國家級二等獎,同時一篇教學課例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學設計。
8、論文《時隔一年的反思》被評為市級一等獎,并被選送參加全國第11屆年會,獲得三等獎。
9、《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一文被評為國家級優秀論文二等獎。
10、撰寫的論文《適時關注數學問題的生活化》一文發表在《江蘇教育》第九期。
(三) 其它方面:
1、分別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縣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改積極分子、教學創新先進個人、“三育人” 先進個人、新長征突擊手、十佳教師、學科帶頭人。
2、多次指導的學生作文獲全國三等獎,自己分獲園丁獎、育才獎。
3、曾指導少兒珠心算3次獲縣團體三等獎,自己獲優秀指導獎。
4、指導的學生小品文《排隊的學問》被評為縣級一等獎。
5、指導的學生王維超、王曰銀參加學科競賽獲縣級三等獎。
6、被聘為“十五”計劃國家重點課題實驗《教育與發展》課題組實驗員、骨干教師。
7、先多次為教研室修訂社會學科學習質量監測,數學學習質量監測。
8、曾多次在縣少年宮、縣教研室等地為全縣數學和社會教師做教材教法輔導。9、參加了靜海縣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片斷的評選工作。
10、多次參加全縣演講比賽分獲一、二等獎。參加全縣第一屆師德論壇和市的演講獲一等獎,兩篇論稿均編入縣《師德論壇集粹》。
11、參加縣第二屆學術論壇講演活動獲得第一名,并代表靜海縣參加了天津市第二屆青年教師學術論壇講演活動榮獲市級二等獎,同時被選為5名代表之一參加了市教育局頒獎匯報演出。參加縣第三屆學術講壇活動又獲得第一名,并參加了天津市第三屆青年教師學術論壇參加,受到專家組的高度評價,獲得三等獎的第一名。
12、制作的課件獲縣二等獎。
13、親自指導的王曰敏老師的優秀課獲縣級一等獎。
14、為國家級課題實驗教材編寫組編寫了部分數學教材、教學參考書及相應的課程練習冊。
15、負責的課題《數學學科學生自主學習實驗研究》經專家評審鑒定予以結題,級別為縣級A等。

 

朱玉賓
2006年6月1日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