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宏茂,男,45歲,布依,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25年。從1986年開始,先后在水慶小學任教導主任,瑤慶民族小學、茂蘭小學任校長,茂蘭教育輔導站任站長, 2000年8月通過全縣應聘到鄧恩銘可口可樂希望小學擔任校長至今。現是玉屏鎮第十屆黨代表,荔波縣第六屆政協委員,荔波縣人民檢察院監督員。他任水慶小學教導主任,水慶小學成為全區的優秀學校;他來到瑤慶民族小學,瑤慶民族小學就變成了全縣的“三化示范校”,得到省州縣領導的多次稱贊;他來到茂蘭小學,狹窄、破爛的茂蘭小學就遷到了新校址,成為全縣教育系統的窗口,他來到鄧恩銘可口可樂希望小學,在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的大力扶持和當地黨政的高度重視下, 鄧恩銘可口可樂希望小學發生了質的變化,幾年內成為“貴州模范希望小學”和“全國模范希望小學”。一直以來,他懷著對黨、對人民的無限深情,25年如一日,把全部心血傾注在黨的教育事業上,改變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制造了一個又一個荔波教育的“神話”,在教育改革中做出了突出成績,在師生中享有崇高威望,贏得了上級領導、社會、家長和全校師生的贊譽。
九四年榮獲“荔波縣優秀科技人才、知識分子”三等獎、九七年榮獲“貴州省優秀校長”稱號、九九年榮獲縣級“校長管理先進獎”、二00一年被評為黔南州“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第一階段先進個人”、二00三年被評為黔南州“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先進工作者”,同時有學校管理論文分別在《貴州教育報》、《黔南日報》等省、州級刊物上發表。
一、 大膽改革成績斐然
2000年,由于鄧恩銘可口可樂希望小學領導班子意見不一,學校工作管理不善,大多數教師無心工作,教學質量呈大幅度下滑趨勢,學生家長紛紛把子女轉出其他學校就讀,九九年前新生入學均超出三個班,九九年后新生入學不足兩個班,在這種情況下,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責成荔波縣教育局把鄧恩銘可口可樂希望小學作為面向全縣公開招聘校長的唯一實驗校。覃校長通過激烈的競爭,當上了鄧恩銘可口可樂希望小學校長。他深知,身為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烈士母校和可口可樂公司資助的希望小學校長,擔子比原來更重了,壓力大了,不僅要辦好希望小學的示范校,而且還要發揮全縣小學教育龍頭的作用。作為“學校靈魂”的校長,他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迎難而上。所以上任的前幾天,他深入師生、社區、學生家長之中去調查了解學校的管理情況,認真聽取各方面對學校今后管理的建議和要求,后來又與可口可樂上海申美飲料食品有限公司陳曉鋒經理取得聯系,得到了公司長期的大力幫扶。在開學的第一周,他召開了全校教職工會議,明確提出了 “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科研興教,創特色,創名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辦學目標。并以此為工作思路,努力推進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接著陸續出臺《教職工競爭上崗辦法》、《教師崗位職責》、《任課教師量化考核辦法》、《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等三十多個規章制度。同時穩妥有序地將精心設計的辦學育人藍圖付諸實施,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活動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環環相扣,落到實處,并親自率領全校教職工到各社區、村寨去宣傳學校辦學目標和理念,并深入每一位學生家中宣傳和動員學生到我校就讀。第一學期,有些教師對于學校實施的各種改革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些教師在會上拍桌子、摔板凳,大聲武氣地吼過他,率領教師到各村寨挨家挨戶動員適齡兒童入學時,也被個別家長當場挖苦諷刺和辱罵過,說他是鄉巴佬,什么也不懂,小縣城里的教師關系比較復雜,你一個鄉巴佬不可能管得動,學校也不會辦得好,所以都不愿意送子女到鄧恩銘可口可樂希望小學來就讀。但是遇到這種事情,他從來不生氣,也未灰心過,對因不理解而當面吼過他、或在背后講過他的老師,他每一次都主動面帶笑容去與教師談心、細致地作好教師的思想工作,同時經常組織全校教職工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教育法律法規、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和有關校長負責制的知識。經常召開學生家長會與學生家長相互溝通,并多次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學校的辦學目標、辦學理念和取得的成果。通過2000—2001學年度大刀闊斧的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在全縣率先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和校本培訓,同時親手編制了近五萬字的《荔波一小規章制度匯編》,成為學校的一部“法”,并始終堅持依法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不斷加強對師生的素質教育,最大限度地激發師生積極性,形成了嚴明的校風、嚴格的教風、嚴謹的學風,教育教學成績斐然,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贊揚,得到了全體教職工、社會、家長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在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的大力扶持和他先進管理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全體師生的不懈奮斗和努力,學校得到了快速發展,幾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 “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先進單位、“全國模范希望小學”;“貴州省模范希望小學”,貴州省“普實”示范校、“貴州省校務公開先進集體”、“貴州省特色少先隊先進單位”、貴州省“雙合格”優秀家長學校、“貴州省先進教育工會”;“黔南州推動科教進步先進單位”、“黔南州先進家長學校”、“黔南州除陋習、樹新風先進單位”,“黔南州消防示范校”、“黔南州環保綠色示范校”,“黔南州‘小繼教’示范校“,多次被評為縣級先進單位等;學生家長看在眼里,喜在心頭,紛紛將子女送來學校就讀。由于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工作都上了一個新臺階,教育質量穩步上升,引起了周邊省州市縣的注意,目前已有外省的環江縣、外州的容江縣、本州的都勻四小、都勻八小、平塘縣、三都縣、羅甸縣和本縣十多所兄弟校組織學校領導班子、教師近2000人到學校參觀學習。學生家長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不再需要上門去動員入學工作,紛紛要求將子女送來我校就讀。僅僅三年中,學生數已由原來的560多人增加到了現在的1200多人,目前我校學生已爆滿。鄉巴佬“不可能”管好縣城學校的預言,被他無情地粉碎了。
二、搞好擴大開放,加強對外合作交流
開放,才能拓展視野、更新觀念,避免坐井觀天、封閉自大,才能及時吸收先進的成果、經驗,充分利用能促進自身發展的外部條件,才能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不斷進步。在2000—2005年度中,他堅持開放辦學思想,為學校進一步擴大開放、提高開放水平作了較大的努力,進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
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首先是輸送教師到發達地區去學習,三年來,在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的大力資助下,輸送教師到上海、北京、廣州、廣西、湖南、江蘇學習65人次,組織教師到貴陽、貴定、都勻、遵義等地學習210人次;參加縣舉辦專家講課和培訓學習200人次;其次是請進來,三年來,邀請上海、貴陽、州教研室和縣局等教育專家到校講課、聽課21人次,迎接外省廣西環江、外縣平塘、三都、獨山、本縣佳榮小學、茂蘭小學、瑤慶小學、瑤麓小學、永康小學和玉屏鎮各小學等兄弟校到校開展教學聯誼活動達近2000人次,第三是改革教學評價標準,完善教學評估體系,對教學的評價中不僅要考評教師教的怎么樣,更要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加大學生反饋情況所占的比重,按照《任課教師量化考核表》進行細致考核,實現評價指標的多樣化和多元化。三年來學校教學實行對外開放制度,每月最后一周五作為全校開放日,敞開校門,請各級領導、教育專家、全縣各校小學教師和學生家長到校聽課、評課,提出寶貴的建議,與校領導、老師進行座談、交流,堅持讓家長參與課堂與教師的評價,使我校師-生-家長三方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探討交流氛圍。
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教育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他不但狠抓教學中心工作不動搖,而且還十分重視品德教育和課外活動,如對學生經常進行黨的基本路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法律法規和社會主義教育,近代史、現代史和國情教育。同時在時間方面,每年都利用重要節日、紀念日開展各種形式的慶祝、紀念活動,時刻提醒全校師生要牢牢記住我校是一所希望小學,每年都得到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的大力扶持,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們也要用自已的愛心去幫助比我們更加困難的學校和學生。因此,幾年來,他親自帶頭,發動全校師生向本縣貧困的紅泥小學、水堯小學和佳榮小學等捐款捐物價值達1萬多元。通過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全校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師德師風好,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逐年形成,學習雷鋒做好事蔚然成風,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激發了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思想感情,樹立遠大理想。同時支持特長生參加英語、書畫、音樂舞蹈、體育、手工、小記者等活動,鼓勵學生發展特長。幾年來學校在公司和各級領導的愛心輔佐下,學校工作有條不紊,綜合改革初見成效,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2002年5月我校組織參加全縣六年級數學競賽中,有五位同學囊括前五名,有一位同學獲第三名,占全縣獲獎率的33.3%; 2002年9月組織參加《荔波縣第二屆中小學藝術節》活動中,有一個節目獲一等獎,一個節目獲二等獎,兩個節目獲三等獎;有四位教師作品分別獲一、三等獎和優秀獎,學生美術作品有兩幅分別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儀仗隊隊列表演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贊揚;
2004年組織四、五年級學生參加全國“希望杯”競賽中,有9位同學獲三等獎;2004年11月組織參加《荔波縣第三屆中小學藝術節》活動中,組織七個文藝節目參加荔波縣第三屆藝術節九十七個節目評比中,有兩個節目獲一等獎、一個節目獲二等獎、兩個節目獲三等獎、兩個節目獲優秀獎,是全縣參賽節目最多,獲獎率最高的唯一學校;同時我校希望之星何周玲同學從一萬多所希望小學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年雅典北京奧運火炬接力活動中,年齡最小的火炬接力手。
2005年4月,組織兩名學生赴西安參加“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比賽中均獲二等獎,同時學校被評為“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先進單位, 5月組織師生參加荔波縣“普實”技能大賽分別獲得一、二等獎。八月組織學生代表貴州省希望小學參加全國28個省市首屆歌詠大賽,我校獲最佳組織獎、才藝二等獎、古詩文朗誦三等獎和團體總分第四名的好成績。實現了荔波教育史上多個“零”的突破,提升了荔波教育知名度和品位。
四、嚴于律己,愛校如家
在工作中他首先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堅持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勤政務實,廉潔自律,模范履行為人師表的職責,為全體教工做出榜樣。幾年來,他沒休過一天假,為了學校管理和創建省州級示范性小學。每天工作都在12個小時以上。全校21個班級的班風、學風以及后進生,他都了如指掌;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受不受歡迎、有無進步,都有第一手資料,以深厚文化底蘊和高尚的人格,感召著班子成員和教職員工去努力工作,并深受全體師生的尊敬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