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扎根山區 揚帆奮進(寧夏)
2006-09-12

扎根山區   揚帆奮進

——記中衛市香山奕龍希望學校校長朱怡的先進事跡

 

朱怡是中衛市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今年35歲,大學文化程度,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很小的時候,他就對教師這個職業十分神往,立志要成為一名教師。參加工作后終于如愿當了一名教師,在中衛山區的這所學校奮斗了11年。11年來,他用真情在山區這片熱土上耕耘著,收獲著,用行動實踐著人生的理想。

 

為了山區的孩子,無怨無悔

香山鄉是中衛市城區最南端的一個山區鄉鎮,全鄉有人口一萬余人。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緊鄰窮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十年九旱,經濟基礎極為薄弱。朱怡就出生在該鄉深井村,由于學習刻苦,高中畢業后他成了本鄉同齡人中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大學期間,經過個人的積極進取,承擔了學生會的工作,并于1994年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957月從銀川師專畢業后,他放棄了在中衛縣城任教的好機會,毫不猶豫地回到家鄉,當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大學同學都說他傻,憑自身的條件,完全可以找一個理想的工作。“我是個山里娃,山里的這方水土養育了我,我現在回來為家鄉教育做點工作是應該的,要想實現山區早日脫貧,就必須提高山區教育水平。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經濟,這對我們山區來講,是百分之百的真理”,朱怡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參加工作后,先后擔任過學校團支書、政教主任、教務主任、副校長、校長等職。多年來他立足山區學校實際,千方百計改善學校硬件設施,強化學校管理,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山區教育注入了活力

中衛市香山奕龍希望學校是中衛市城區最偏遠的一所中學,由于地處偏僻,條件艱苦,歷年分配到學校工作的新教師,兩三年后都調到市區和川區學校工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了山區的孩子,為了留住教學人才,擔任校長后,朱怡在學校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用真情去感化教師和身邊的每一個人。很多教師都說,“朱校長不像一位領導,更像一位慈祥的長者”。一些新教師到學校工作后,看到自己的理想和現實的極大反差,總是不安心工作。新教師報到后,朱怡和他們逐個談心,談理想,談奉獻,談人生的價值,打消他們的顧慮。他嘴邊時常掛著這樣一句話,學生是教師的上帝,教師是校長的上帝。

近幾年有10多名回族教師分配到學校工作,由于該學校是純漢民地區,安排回族教師的生活就成了一項棘手的工作。為了能使回族教師安心工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學校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了灶房、灶具等生活用品。2003年,有位回族教師的家長來看望自己的女兒,看到學校對回族教師生活的關心,動情地說,“孩子在這樣的校長手下工作,我們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學校教師隊伍相對比較穩定,培育了一批市級、縣級骨干教師,為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言傳身教,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2002年,朱怡擔任了學校教務主任。為了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他多次到中衛一些學校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撲下身子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多視角、多層次開展教學教研活動,把教研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使得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擔任校長后,在抓好學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時,他并沒有象其他校長一樣離開課堂,仍然深入一線,承擔了一定的教學任務。雖然自己是校長,但仍然嚴格按照學校的教學管理要求,上好每一堂課,為其他教師作出了表率。

身為校長,他的生活就像一只上緊了發條的鬧鐘,每天緊張而又富有節奏。妻子在中衛郊區一所中學工作,從家到學校要騎自行車十幾分鐘,中午不能回家,工作很辛苦,還要一個人照顧8歲的女兒,時常有怨言。學校離縣城100多公里,交通不便,十幾年來朱怡一直堅持住校,除了到市教育局開會,半個月才能回一次家,絕大部分時間守在學校,以校為家,白天上課,晚上備課、批改作業,考慮安排學校的整體工作,很少在晚上十一點前休息。由于他的言傳身教,示范帶動,近幾年該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把愛給了每一個學生

香山奕龍希望學校服務半徑25公里,生源來自18個自然村。持續的干旱使得該地區群眾的生活長期處于溫飽線上,雖然近幾年發展了壓砂硒甜瓜,可靠天吃飯的現狀并沒有改變。

由于家庭經濟的原因,一些學生一度離開了他們喜愛的校園。為了不讓一個適齡兒童失學,朱怡經常深入農戶和村民促膝談心,苦口婆心地給村民講孩子讀書的好處,千方百計讓適齡兒童重返課堂。2005年,學校有3名失去雙親的孤兒和7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家庭生活十分困難,為了實現自己不讓一個孩子失學的諾言,學校為他們免去了全部費用,并自己掏錢為他們購買學習用品。有1名孤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隨時面臨輟學,學校得知情況后,在積極爭取上級“陽光工程”的同時,發動全校師生為該生捐款,使該同學的病情得到了及時的治療。

香山奕龍希望學校是個寄宿制學校,全校30多個宿舍住著近400名學生,學生從三年級起就開始住校。學生晚上休息后,按常理老師和校長也該休息了,可朱校長每晚非得挨個宿舍檢查一遍,才會放心地去做其他工作。“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我作為校長既要把他們培育成為合格的人才,還必須確保學生的安全,讓他們健康成長,到了學校,他們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哪個出了問題都是我的失職。”雖然學校規定晚上學生不能離校,可有的學生因為和同學鬧了矛盾,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打招呼私自離校,遇到這種情況,朱校長總是親自帶領教師分頭尋找,直到找到為止,有時回到學校已經凌晨兩三點了。

由于學校條件的限制,冬季生爐子燒煤取暖,為了防止發生煤氣中毒事故,學校制定了宿舍安全管理責任制,每個教師負責一個學生宿舍。一到晚上,雖然包宿舍的教師已經檢查了宿舍,可朱校長總要逐個看看爐子封好了沒有,窗子打開了沒有,孩子們都睡好了沒有。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不間斷。老師們都說,朱校長是我們學校最辛苦的,付出最多的。

 

多方投入,改善學校硬件設施

山區學校的基礎設施等硬件條件相對比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的吸引力,一些學生相繼轉學到城區條件優越的學校。擔任校長后,為了使山區的群眾和孩子看到希望,朱怡把改善學校硬件設施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先期計劃,多方投入,逐步實施。近幾年先后新建了學校大門,修整了校園操場。同時發動師生出物、出力,硬化、美化、綠化了校園。針對師生住宿條件差的問題,學校多方籌措資金,購置了一批爐具,維修了師生宿舍,改善了師生的住宿條件,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舒適、安全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多年來,學校飲用水一直是周邊的山泉水,2005年香山地區出現了50年不遇的大旱,地下水源幾乎枯竭,師生生活用水出現了嚴重困難。在學校資金緊張的不利情況下,擠出資金到十幾公里外拉水,確保了學校的穩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學校的規模逐步擴大,由原來不足400人的小學校,發展成為有13個教學班,500多名學生的寄宿制學校。

“踏踏實實干事,堂堂正正做人”,這是他的人生追求。在扎根山區工作的這十一年中,朱怡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獎勵。1998年、1999年、2002年連續三年被國家物理教學研究會、寧夏教育廳授予“優秀輔導員”光榮稱號;2001年撰寫的教學論文獲自治區級教學論文獎;先后四次被上級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公務員。學校也多次被上級命名為“課堂教學質量工程”先進集體、“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安全文明校園”。

回首往昔,他仍深愛著這片黃土地,用真情澆灌著屬于自己的這一塊責任田,用心血和汗水澆鑄著山區教育事業美好的明天。

 

                                20067月)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